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尋龍訣》聊聊北京城風水布局!

《尋龍訣》聊聊北京城風水布局!

《尋龍訣》上映最讓大家感興趣的,估計是片子裡面有關風水的學問。

原著小說和電影都有提到一本天下奇書——風水殘卷《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號稱清代摸金校尉所創,其中囊括風水陰陽之術,《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雖然名為十六字,可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十六卷,每卷以周天古卦中的一個字為代表,共計一十六字。

到底是真的有這麼一本書,還是作者的發揮想像,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就拿十六個字的前兩字:天、地來說,看風水尋龍脈「上觀天星、下審地脈」的尋龍訣和真正堪輿學「仰知天文,俯察地理」的講究可謂如出一轍。

中國歷代王朝的都城,都與堪輿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諸如北京紫禁城是由地理大師廖均卿和建築大師蒯祥等人合力營造,所謂「地理大師」,其實就是風水師。

廖均卿被永樂皇帝從南京指派到北京去選陵,在察看了南京孝陵風水之後,廖均卿走訪了京西燕台驛、玉泉山、譚柘寺、香山,京北的陽山茶湖嶺,懷柔的洪羅山、百葉山等等一大片地方。遍覽京郊之後,於永樂五年六月初一,前往昌平黃土山(即後來的天壽山十三陵所在地)登高縱目,見該處風水絕妙,迅疾繪成地圖,於八月初一日到南京上朝,獻上地圖,並親自點穴挖金井。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紫禁城從始建到竣工,歷時十四年。相傳建築風水的總策劃也是出自廖均卿之手。雖然廖均卿在紫禁城未完工時便已病逝,但上文書說到他對選址十三陵(當時還不叫十三陵)有功,被封為欽天監靈台博士。那麼有關紫禁城建築風水布局,自然也是這位靈台博士份內之事。

紫禁城中隱藏的風水布局

紫禁城背面矗立著一座峰高45米的景山,在當年那個沒有高層建築的北京平原上,景山顯得峻拔秀麗,是當時北京城內登高觀覽全城的最佳去處。元朝這裡只是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屬於元大內後苑。明成祖朱棣營建紫禁城時,以這座北京平原隆起的龍脈作為後靠山,並特意堆築加高造景。

按照四象,紫禁城之北為玄武,應有垂頭入首,故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積在青山,形成一座東西伸展、兩端略向南抱攏的五峰形筆架山,清代乾隆時五峰之上各建樓亭一座。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因此,它又有皇城「鎮山」作用,故稱「萬歲山」。

紫禁城內外景觀大多是動用人工建造而形成。沒有山,明人建造一座山,名曰萬歲山;沒有水,明人開鑿一條河,名曰金水河;使它具備了依山環水,把「生氣」匯聚在萬歲山與金水河之間,紫禁城就在這片理想的風水穴場中建造。紫禁城外建皇城,皇城外建內外京城,城廓層層包圍,使紫禁城藏風聚氣,處於重重護衛的安全中心。

明朝皇家按照正統風水術的要求,對北京城進行了總體布局規劃,與自然和諧統一,使其更加雄偉美麗。皇城位於北京城的中心,皇城城內有天安門(原對應的還有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紫禁城、中南海、北海、景山、社稷壇、太廟等名勝古迹。雖說皇城的城牆沒了,但皇城內的建築仍基本保存完好,原有的格局沒有變動。

從一些流傳出來的衛星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紫禁城外皇城之內的環境明堂風水布局。北依景山、西擁三海池、南面金水河。如果以紫禁城的太和殿為中心,把整個皇城區域作為一個羅盤:北海在的壬宮、乾亥宮,中海在辛戌、庚酉宮,南海在坤申宮。人工挖掘金水河把南海的水引向巽巳宮,這正是堪輿學中「辛壬會而聚辰」水局的完美格局。

紫禁城建築嚴格地按照中軸對稱的原則進行布局。紫禁城中軸線,是規劃紫禁城全部宮殿及北京城的基準線。紫禁城內的朝政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後寢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均位於中軸線上。其他宮殿若不建在中軸線上。也是嚴格按照對稱規則,分布在中軸線兩端。

整個紫禁城建築都按照坐北朝南統一布局。太和門前的內金水橋造型像一張巨型的弓,也意味著金水朝拱護主的觀念。紫禁城與外城的通道只有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和午門,位置分別設在天盤的坤申、壬子、乙辰和丙午宮位,傳統風水對陽宅門戶的特殊設置可見一斑。

哪裡才是北京城的龍脈?

古人認為,建都城之前要先為國都找到一座依靠的山脈,只有國都背後有高大雄峰作為屏障,才會堅固而為萬世不拔之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山脈就神話成為龍脈,天壽山便可視為北京城的龍脈主山。

按中國傳統風水思想,定龍脈是建城的首要原則,即建城之前要先尋找龍脈,道理如建壙墓之前先尋山一樣。而龍脈不是隨意可尋的,定龍脈要望勢、察跡、辨形、觀色,即要求山脈具有深度、廣度,有縈繞之氣。又因山即是氣,那麼山大,則氣大。天下龍脈發源於昆崙山才是最有氣勢的龍脈。

從早期戰國時代的屈原一直到清代,都從沒有改變過。昆崙山是宇宙間最高大的山,氣勢雄偉壯觀,風水認為它上載天上五氣,並且陰陽在此交會,又具備五形,所以由此發端出五支山脈,其中三支向東南進入中國,分為北干、中乾和南干,這三大幹就是中國歷代視為龍脈走向的山脈。

北干龍起源於昆崙山,終止於天壽山,所以天壽山為龍脈萬里而來的聚結之處。北京城就位於北干龍之上,起自昆崙山,經太行山從西南走東北山脊,蜿蜒逶迤的太行山山脈自南向北奔騰而來。

中國人講究一脈相承,故宮的龍脈起自昆崙山,昆崙山接連天上的元氣,就似氣上通天,那故宮就具有了天上的元氣。在明清時代諸多的典籍中,許多學者都在論證北京城即故宮的山脈的走向與昆崙山相連,實際上就是在論證中國人對於宇宙的認識和所形成的宇宙哲學思想:氣是萬物之源,亦是萬物之本。

八臂哪吒城到底怎麼回事?

在民間傳說中,明代北京城的規劃營造是兩大奇人劉伯溫與姚廣孝合力完成,圍繞兩大軍師的鬥法還有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關於八臂哪吒城的傳說,關於這個傳說的源流和北京的建城歷史,推薦大家去看台灣學者陳學霖的一本書《劉伯溫與哪吒城》。

傳說永樂皇帝朱棣要修建北京城的時候,有大臣趕忙上奏:「北京這塊地方,原來是苦海幽州,那裡有條孽龍十分厲害,凡人降服不了,請皇上另派高人去吧!」朱棣一想,那就只能勞煩有通天化地之能的兩位軍師劉伯溫和姚廣孝辛苦一趟了。

怎麼叫八臂哪吒城?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是這樣給姚廣孝解釋的:「這正南中間的一座門,叫正陽門,是哪吒的腦袋,腦袋嘛,就應該有耳朵,他的瓮城東西開門,就是哪吒的耳朵;正陽門裡的兩眼井,就是哪吒的眼睛;正陽門東邊的崇文門、東便門、東面城門的朝陽門、東直門,是哪吒這半邊身子的四臂;正陽門西邊的宣武門、西便門、西面城門的阜成門、西直門,是哪吒那半邊身子的四臂:北面城門的安定門、德勝門,是哪吒的兩隻腳。」

姚廣孝指著圖笑問:「這個哪吒沒有五臟,空有八臂行嗎?」劉伯溫說:「哪裡有沒五髒的哪吒呀!死哪吒鎮服得了孽龍嗎?」說著,急急地一指城圖:「老弟你看,那城裡四方形兒的是『皇城』,皇城是哪吒的五臟,皇城的正門——天安門是五臟口,從五臟口到正陽門哪吒腦袋,中間這條長長的平道,是哪吒的食道。」

兩人相對哈哈大笑,後文書還引出了《高亮趕水》、《北新橋》等一系列傳說。

中軸線竟然是歪的?!

中軸線是北京城最為人熟知的標誌之一。近年來,許多媒體陸續報道,一直被認為是正南正北貫穿紫禁城和北京城的中軸線,實際上並沒有與地球子午線重合。從谷歌衛星圖片中,也可看到紫禁城中軸線明顯的偏離了。它和地球子午線之間是有一個夾角,經中國測繪科學院實地測定,這個夾角為2度10分。從南端永定門起始點,向北延伸時呈逆時針方向偏離子午線,直到終點鐘樓位置,偏離了子午線約300米之寬。

關於中軸線,據《周禮》中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以為民極」,是說國都的方位必須辨定正位,也即是中軸線要正。所謂正,就是都城中軸線應與所在地的子午線相平行。但航測專家指出,自元代始至清朝亡,共有33代皇帝的龍椅事實上是坐歪的,即皇宮並非 「正南正北」朝向。

據報道,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在北京的規劃部門就已經發現了南北中軸線偏離子午線。經過測量證實,當初的東、西兩城牆也不是正南正北,均與北京中軸線平行。也就是說整個北京城並非正南正北的。這對於人們的常識造成了衝擊。

究其原因,一種說法是:堪輿布局常用的是指南針羅盤,它的磁極北與地極北(子午線)存在著角度偏差,即磁偏角,並因各地的經緯度不同而不同。北京的磁偏角為5度50分西,北京城中軸線偏離子午線2度10分,兩數相差就是3度40分,這就是紫禁城及其北京城中軸線所在羅盤的周天度數。

至於為何中軸線既不是地極的正子午,也不是磁極的正子午呢?從堪輿學的角度來說:庚子屬土,水土同卦、龍水連珠,紫禁城的龍穴砂水共同組成了「辛壬會而聚辰」風水格局。

北京城的金木水火土

五方說緣於中國古代一種樸素的地理觀,即天圓地方,方就有中心和四個方向,這5個方位分別與五行學說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對應,按「天干」順序排序,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得出5個方位的相應鎮物,保證各方安寧。

北京五方說,有資料為證的可追溯到明朝初年。與燕京八景類似,五方說自形成以來有過多個版本,但到清乾隆年間基本固定下來。由於缺乏文字材料,它們多是靠民間故老相傳承遞至今。

東方甲乙木:皇木場神木

明永樂初年,因修建皇宮,大量木料從運河運來,此地因此得名。皇宮建成後留下了一棵最大的金絲楠木作為京城東方的鎮物。現在乾隆《神木謠》碑仍在,位於東三環南路黃木場6號北京鋼琴廠內。

南方丙丁火:良鄉昊天塔

昊天塔坐落在燎石崗,為京城南方鎮物,與五行中的火相對應,這裡土石皆呈紅色也恰好與火的說法相襯。在昊天公園內還有盜屍洞等景點。地質專家認為,這裡的土石呈赤紅色是自然形成的。

中央戊己土:景山

景山是明朝修建皇宮時所築的鎮山,由挖筒子河和南海的土堆積而成。清朝沿用了明朝的宮室建築,城市中心仍在景山。

關於景山還有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從衛星遙感照片上可以看到,景山公園的整體建築群落酷似一尊閉目盤坐著的人像。人像面帶微笑,公園的壽皇殿建築群為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組成眼、鼻、口,眉毛由樹組成,兩邊非常對稱的三角形樹林組成了鬍鬚,但它被壽皇殿外牆隔開了。

景山的這個坐像到底是誰?最有名的一種說法,故宮中軸線上最北端的一座宮殿欽安殿,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多年沒有開放,那裡供奉著被稱為水神的玄武帝的造像。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但是這個說法至今沒有得到證實。

西方庚辛金:永樂大鐘

鑄造這口大鐘是明遷都北京的大事之一,取定鼎北京城之意,是皇權的重要象徵。據記載,鑄鐘的地點在鐘鼓樓西的鑄鐘廠衚衕,鍾鑄好後先是安放在蒿祝寺(明代的漢經廠和番經廠),不久後移至萬壽寺,清初又移至現址大鐘寺。幾次遷移,它都在北京城的西方。

北方壬癸水:玉泉山昆明湖

這是皇家園林的重要水源區,也是皇城用水水源。當時,玉泉山流過昆明湖後,再經高粱河入西直門水關,最後引入皇宮。 進皇宮的水道還設有過濾裝置。玉泉山昆明湖的水因其特殊地位而成了京城北方的鎮物。昆明湖在乾隆年間修建清漪園時還沒有現在這麼大水面,只是一個叫瓮山泊的小湖。

像景山坐像一樣,俯瞰頤和園也有令人驚訝的發現。從遙感照片上來看,昆明湖確實酷似一隻壽桃,只見壽桃的「歪嘴」,偏向東南方向的長河閘口。壽桃的梗蒂,是頤和園西北角西宮門外的引水河道。最為稱奇的是,斜貫湖面的狹長的西堤,構成了桃體上的溝痕。而萬壽山下瀕臨昆明湖北岸的輪廓線,則恰似一隻蝙蝠,振翅欲飛。

昆明湖北岸的輪廓線,明顯地呈一個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分,形成蝙蝠的頭部。弧頂正中凸出的排雲門遊船碼頭,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長廊,恰似蝙蝠張開的雙翼。東段長廊探入水面的對鷗肪和西段長廊探入水面的漁藻軒,適成蝙蝠的兩隻前爪,而萬壽山及山後的後湖,則共同構成了蝙蝠的身軀。

北京城為什麼缺個角

細心的人會發現,北京二號線西直門一帶與對應的東直門有所不同,西直門路段就像被砍去一角。其實這個現象從明代開始就有,內城沒有西北角。看起來破壞了北京城整體的對稱性,從整體布局上看似有缺憾,箇中原因到底是什麼?

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北京城在元大都時期,大都的西北角和其他三個方位相同,都是直角。但在明代重修的北京城時候,往南移了五六千米。這樣一來,北城牆就要穿過積水潭最窄處,然後折向西南,為了把積水潭攔在郊外,城牆因此也變成了斜角。在明代時,積水潭的面積比如今大,水也比如今深,為了使城牆鞏固,城牆就順勢按照地形建成了拐彎抹角。

還有一種說法是,根據現在衛星遙感照片顯示,在城牆西北角外側,車公庄到德勝門有一條斷裂帶,這就造成了地基不牢,城牆布紋,建成後屢次坍毀。工匠們為了不誤工期,不得不把城牆建成如今這種樣子。

東華門的門釘有蹊蹺

北京故宮的宮門上有很多銅質鎏金門釘,最多的為81個,少的為25個,不管多少都是奇數。但是也有例外,紫禁城的東大門東華門的門釘就是偶數,並且只有72個,比午門、西華門、神武門等都少9個,這是為什麼呢?

在大門上裝門釘,本是構造需要----加固門板。關於門釘使用的數量,明代以前無明文規定。到了清代,才把門釘數量和等級制度聯繫起來。《大清會典》規定,門釘只用在皇宮、壇廟和皇室成員府第上。皇宮、壇廟大門,每扇門板門釘九行,每行九枚;親王九行,每行七枚;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九行,每行五枚。

這裡有一個傳說,從明朝末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皇帝從東華門倉皇逃出,在煤山自縊。後來,崇禎的靈柩曾停放在東華門外數日,無人埋葬。清軍入關後,認為東華門是個不吉利之門,決定以後皇帝及皇后死後,都要出東華門送殯,進東華門迎靈。按人死為鬼的迷信說法,故稱東華門為「鬼門」。

另外,從南北中軸線上來看紫禁城建築,陰陽、風水學認為,午門、太和殿、神武門,生入克出(即火生土,土克水),吉;從東西中軸線看:東華門、太和殿、西華門,為克入生出(即木克土,土生金),凶,克入即門克主(木克土)為凶。如何才能改變其凶宅之相呢?設計者採用了逢凶化吉的方法,使東華門的門釘數為縱九橫八(9×9=81,表示陽木或甲木;而8×9=72,表示陰木或乙木)。陰木(乙木)是克不了陽土的,這樣就改變了門克主凶宅之慮。

道教記 ID:bjpgywm

福生無量天尊

崇善道人

得善緣,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道教記

漫漫弘道路,請君同行,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回大道 的精彩文章:

善事沒少做,但福報越修越少,原因是這樣!
助印孝經功德簿,祈願天下父母遠離災難,一生吉祥安康!

TAG:夢回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