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渦扇15推力將大增!新材料破國際最高溫度,全球僅中國獨有
當今的渦輪風扇航天發動機,一直難以突破的瓶頸就是發動機渦輪前的進口溫度,進口溫度越高,發動機的推力也就越大,而這對發動機內渦輪葉片和燃燒室的抗高溫性能有很高要求,其抗高溫的渦輪葉片材料研製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錸,是被發現最晚的天然元素,全球已探明的儲量僅2500噸,價格更是達到白金的價位,它能保持在1700度的航空發動機火焰中不被融化,因此幾十年來一直被作為渦輪的製作材料,但是這樣的金屬是非常稀缺的。
渦輪葉片關鍵材料錸
出品|國器
製造發動機的關鍵材料「錸」非常稀缺
從上世紀美國F22戰機所使用的F119渦扇發動機,其渦輪進口溫度就就已經高達1650度,但隨後的十年,美國F35戰機發動機的進口溫度也在1600度徘徊。雖然美國坐擁全世界最大的錸市場,80%的錸都被用於製造航空發動機,即使美國已經將發動機錸含量提高到6%,但是還是因為錸資源稀缺難以量產,何況是中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控著全球的錸市場,對中國錸資源的進口採取著嚴格的限制。於是,尋求航空發動機材料的新途徑對中國是迫在眉睫的。
新型陶瓷熱障塗層
高溫熱障塗層的研發成為發動機突破的關鍵口
在目前航空發動機的研發中,在金屬表面添加抗熱塗層就是提高渦輪進口溫度的有效途徑,來自昆明理工大學的材料研究團隊就研發出一種新型陶瓷熱障塗層,如果經過後期的完善和驗證通過,有望使我國的航空發動機進口溫度達到1600度到1800度的範圍,打破國際上的最高使用溫度,屆時國產發動機的推力將會大大提升一個台階。如果運用到國產的渦扇—15航空發動機上,在結合五代單晶高溫合金配合使用,新一代國產發動機的性能將必定有一次質的飛躍。
渦扇—15國產發動機
我國新型塗層將打破國際最高溫度
我國的熱障塗層起步晚,仍然與國際有一定的差距。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熱障塗層的研究,並在70年代後成功應用。而我國的熱障塗層研究起步僅靠從烏克蘭,俄羅斯引進的設備,其應用更是晚到2000年後,但是經過近10幾年的研發,我國已經基本能成熟研發塗層材料並加以應用。傳統渦輪發動機的熱障塗層大都採用氧化鋯陶瓷,在渦輪上塗上一層氧化鋯,可以使其承受的溫度增加100度左右。未來航空發動機的溫度將會朝著2000度的關口突破,於是新型熱障的研究也被各國提上日程,中國自然也是如此。
新材料研究團隊全球僅中國一家
此次我國團隊研發的新型稀土鉭酸鹽陶瓷熱障塗層,其最高承受溫度可達1800度,相比於氧化鋯降低表層溫度100度,它可降低近200度,其抗熱性能更加明顯,使用壽命也大大增加。在全世界範圍內,該塗層的研究團隊僅中國一個,從發現到最後的應用體系也全部由中國建立,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目前,該塗層已經在航天領域開始試用,隨著國內各團隊的聯合攻關,其最後的應用也將到來,中國的熱障塗層技術也將在國際上佔據一席之地。


※殲10B超級機動是花拳繡腿?在實戰當中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中國又一裝備出口,外軍:20年前我們是中國師傅,現在成了學生
TAG:國器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