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姓渾氏系匈奴或鮮卑後裔

漢姓渾氏系匈奴或鮮卑後裔

漢姓渾氏

來源一,源於匈奴族,出自匈奴族分支鐵勒族之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按史籍《舊唐書·渾瑊傳》、《唐書·回鶻傳·渾部》等的記載:隋唐時期,漠北地區棲息有匈奴民族的一分支鐵勒族,其中有一個較大的部落稱「渾部」,據該部自傳為匈奴渾邪王的後裔。鐵勒族渾部有記載的世係為渾阿貪支渾元慶渾大壽渾釋之渾瑊……。在史籍《回鶻傳》中,渾元慶亦作渾回貴。學者姚薇元考證後指出,渾回貴乃其人原名之音譯,一如渾阿貪支,而渾元慶則是漢名,渾大壽、渾釋之等亦是;因此,渾回貴與渾元慶實乃一人。在史籍《唐書·渾氏》中記載「渾元慶為渾回貴之子」,實誤,以致偽增了一代人。按《唐書》、《文苑英華》、《渾瑊碑》等文獻、文物的記載,該支渾氏族人皆為匈奴渾邪王之裔,從此傳下渾氏一族。

該支渾氏族人多以渾元慶為渾姓始祖。

來源二,

源於匈奴族,出自古代匈奴鐵勒部酋首渾邪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西漢武帝劉徹元狩二年(公元121年)秋季,匈奴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由於數次為漢朝大軍所破,部族傷亡數萬人,遂遷怒於渾邪王,欲召回渾邪王誅之。渾邪,亦稱昆邪,是匈奴的一個分支部落,其首領渾邪王得到消息後,連忙與休屠王等密謀反匈奴降漢,於是派遣使者先至邊境。當時,大將李息駐紮在成河上,得到渾邪王之使者的消息侯,連夜馳報朝廷。不久,休屠王又反悔,匈奴渾邪王就乾脆殺了休屠王,吞併了休屠王的部眾,之後親率部眾四萬餘人歸降漢朝。

匈奴渾邪王入中原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部落名稱之諧音漢字「渾」為姓氏者,稱渾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三,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吐谷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吐谷渾部,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為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涉歸之庶長子,涉歸分戶七百使別部以牧。公元四世紀初,涉歸死,其嫡子奕洛環(一作若洛環)繼為單于,與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佨罕(今甘肅臨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後逐漸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了准國家政權。唐高宗李治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渾部族被吐蕃王朝所滅,酋首諾曷缽奔至涼州,後率數千帳內附於大唐王朝。唐高宗徙其部眾於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直至唐貞元期間(公元785~804年)為止。五代時期,吐谷渾族人散處在蔚州(今河北張家口蔚縣)等地,一度曾附屬於突厥的分支沙陀部李氏,後又屬後晉政權的石氏。到了後晉天福初年(公元936年),燕雲地區被割屬於契丹,吐谷渾族人則入附契丹遼國,後大多融合於漢族或其他少數民族。

進入中原後,吐谷渾族人以部族稱謂為漢化姓氏,後有漢化改為渾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吐谷渾,是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吐谷渾部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為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涉歸之庶長子,涉歸分戶七百使別部以牧。公元四世紀初,涉歸死,其嫡子奕(一作若)洛環繼為單于,與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佨罕(今甘肅臨夏桴罕山,即大力加山),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後逐漸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吐谷渾死後,長子吐延繼位。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刺吐延,傷致命,死時囑咐其子葉延迅速保衛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今青海貴南穆克灘)建立慕克川總部,設置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南朝時期稱吐谷渾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唐朝後期稱之為退渾、吐渾。葉延傳子辟奚。辟奚傳子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羆,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羆傳弟烏紇提,曾敗於西秦,求保持於南涼。烏紇提傳位於視羆之子樹洛干,勢力復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曾敗於西秦,被西秦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自吐谷渾至樹洛干,經六世八傳,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時正當十六國割據混亂,吐谷渾部得據甘、青間,實控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北鄰南涼,東為西秦。

公元420年左右,樹洛干傳弟阿才,兼并氐羌數千里,居澆河(今青海貴德),處諸羌中,號為強部。曾登上西傾山,尋找江源,以求至長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健康,通貢於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阿才傳弟慕瞶,宋封為隴西公、隴西王。慕瞶曾擒獲與北魏為敵的赫連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為西秦王,佔有金城、隴西等郡。慕瞶傳弟慕利延。吐谷渾部族主要從事畜牧,產良馬,兼營農業,後居廬帳,後漸有城居。使用漢文。吐谷渾部族與北魏政權及南朝諸政權均有密切交往。這一時期的吐谷渾部族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四座大城,分別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位於樹洛乾子拾寅,始邑於伏羅川,總部西移。拾寅受南朝宋過封為河南王,又受北魏王朝封為西平王。拾寅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誇呂,居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十五里,即今共和石及亥鐵卜加古城),始稱可汗。後來隋王朝曾兩次征戰吐谷渾部族,在吐谷渾部族所居地區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隋朝末期,吐谷渾部族漸復故地。誇呂傳子世伏,曾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風俗,仍以公主為妻。

唐朝初期,吐谷渾部族累為邊患,到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伏允兵敗,奔走至鄯善,在唐朝大軍的威逼下自殺。從此吐谷渾部族分成東西二部。西部族由伏允子達延芒結波率領,居鄯善,後來降伏於吐蕃族,吐蕃族人稱其作「阿柴」或「阿轄」。東部族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居伏俟城,唐王朝封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順死,子諾曷缽繼位,唐王朝封為河源郡王,號烏地也拔勒豆可汗,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國王。他的兩個兒子又娶唐朝的金城縣主和金明縣主為妻。吐谷渾部族最盛時有王、公等號及僕射、尚書、將軍、郎中等官職。伏俟城中有小城、宮殿,布局受漢地影響較多。王公服式略同於漢族。使用漢文。主要從事畜牧業,馬、牛、羊、駝數量很多。有良馬號為「青海驄」。所產牲畜曾大量輸往內地。喜射獵。以肉酪為糧,兼營農業,農作物有青稞、麥、豆。北界祁連山一帶,氣候較冷,產蔓菁、青稞。出產銅、鐵、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渾部族的商隊很活躍,遠至長江和黃河下游,西至波斯。國無常賦,需要時向富室、商人收稅以充國用。刑罰簡略,殺人及盜馬者處死,其餘則征物以贖罪。吐谷渾部族原信奉薩滿教,西遷後,逐步信仰佛教。吐蕃族興起以後,向甘青地區擴張。吐蕃族佔據靈州後,吐谷渾部族移居河東,被稱作退渾、吐渾。

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渾部族被吐蕃所滅,諾曷缽奔涼州,後率數千帳內附唐。唐朝政府徙其部眾於靈州,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直至唐貞元期間(公元785~804年)為止。

五代時期,吐谷渾族人散處蔚州等地,一度曾附屬於沙陀李氏,後又屬後晉石氏。後晉天福初期(公元936年),燕雲地區割屬契丹,吐谷渾族人入附契丹,後世多同化於漢族或其他民族。吐蕃族滅吐谷渾後,仍有一部分吐谷渾族人留居故地,附落猶存,達延芒結波與素和貴等仍擁重兵。公元九世紀中葉吐蕃族崩潰後,吐谷渾族人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

河北省泊頭市四營鄉王官屯居住著1000多匈奴鐵勒部落的直系後裔。他們祖先來自漠北。他們的祖先是渾阿貪支,後裔改漢姓「渾」,已經漢化了。這支「渾」姓家族以渾元慶為始祖。

網上顯示的這位醫生就是匈奴鐵勒部後裔。

渾姓的歷史名人:

西夏武功大夫渾進忠、武節大夫渾光忠;唐朝有寧朔郡王渾釋之、中書令渾瑊;五代時有渾解樓等。

渾瑊

唐朝名將。本名日進(736-800)。皋蘭州(今寧夏青銅峽西南)人。鐵勒族渾部。世為唐將。善騎射。十餘歲入朔方軍,隨父釋之徵戰,勇冠諸軍,授折衝果毅。唐天寶十二載(753年),率部入磧西,破突厥阿布思,遷中郎將。在唐平安史之亂中,從河北節度使李光弼征戰河北,射殺安祿山驍將李立節,遷右驍衛將軍。從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收復兩京(今西安、洛陽),破安慶緒於新鄉(今屬河南),擢武鋒軍使。從副元帥僕固懷恩討史朝義,大小數十戰,功最多,加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卿。僕固懷恩反唐時,率部歸郭子儀,為朔方行營兵馬使,從子儀抵禦吐蕃於邠州(治今陝西彬縣)。永泰元年(765年),與討擊使白元光拒吐蕃軍10萬於奉天(今乾縣),率驍騎200沖入吐蕃軍中,擒其將,又引兵夜襲其營,經多次激戰,斬5000餘人。大曆二年(767年),從郭子儀討平華州叛將周智光,攻取同州(治今大荔)。八年,率步騎5000與吐蕃戰於宜祿(今長武),初戰失利,旋引軍趨秦原(今甘肅清水東)截擊吐蕃,盡奪其所掠而還。後戍長武城(今陝西長武西北)防秋。十一年,領邠州刺史,擊退吐蕃於方渠(今甘肅懷縣)、懷安(今華池西北)。十三年,回紇侵太原(今太原西南),任都知兵馬使,率諸軍自石嶺關(今山西陽曲東北)以南布防以拒之,回紇引去。十四年,任單于大都護、東中二受降城、振武、鎮北、綏、銀、麟、勝等軍州節度使。不久,召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士嘩變,隨唐德宗出奔奉天,任京畿、渭北節度使,領兵數千抗擊朱泚數萬叛軍的圍攻。在近月無援、城中糧盡的情況下,激勵士卒,浴血奮戰,挖地道、燒雲橋,隨機應敵;身中流矢,猶奮戰不退,終保奉天。興元元年(784年)正月,任行在都知兵馬使。二月,李懷光叛變,與朱泚連兵,渾瑊護衛德宗由奉天逃往梁州(治今陝西漢中東)。三月,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朔方節度使、行營兵馬副元帥。四月,率諸軍出斜谷(今眉縣西南)向京畿,大破朱泚軍於武亭川(今武功西北漆水河),斬萬餘人,進屯奉天,與屯兵東渭橋的鄜坊、京畿、渭北、商華副元帥李晟東西相應,進逼長安。五月,在李晟克複長安同日,攻取咸陽(今咸陽東北)。以功加侍中,封咸寧郡王。九月,任朔方行營兵馬副元帥,與晉、慈、隰行營兵馬副元帥馬燧等合兵進討李懷光。貞元元年(785年)四月,敗李懷光軍於長春宮(今大荔朝邑鎮西北)南。八月,平定河中(治今山西永濟西南)。因功加檢校司空。出鎮河中。三年,奉命與吐蕃相尚結贊會盟於平涼(今屬甘肅),被吐蕃劫持副使以下60餘人,渾瑊隻身逃脫,入朝待罪。德宗不究,令還河中。四年,加邠、寧、慶副元帥。十二年,進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十五年十二月初二卒。

渾釋之

唐代將領,名將渾瑊的父親。世代為蘭州都督,有將才。後從朔方軍,多立戰功,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封寧朔郡王。廣德(約763-764)時代抵禦吐蕃入侵,陣亡於靈武。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旗頭有哪些花樣?
關東大煙袋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