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它居然是佛祖的親娘舅?《國家寶藏》帶你來看這隻驚艷的鳥!

它居然是佛祖的親娘舅?《國家寶藏》帶你來看這隻驚艷的鳥!

如果給《西遊記》里的妖怪們來個排位,誰是實力擔當、流量擔當、甚至顏值擔當?

每個人給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但要說哪個妖怪咖位最大、地位最高,估計所有人都會想到同一個名字——金翅大鵬鳥。

原因嘛,人家可是如來佛祖的「親娘舅」!

不過,佛祖和大鵬金翅鳥這關係,大家看《西遊記》的時候樂呵一下就算了,千萬別當真。

娘舅什麼的,只是吳承恩為了文學創作杜撰的。

雖然佛祖舅舅的身份是假的,但大鵬金翅鳥的地位不一般卻是真的,尤其在雲南。

這周末即將播出的新一期《國家寶藏》里,雲南省博物館就把一件大理國時期的銀鎏金鑲珠金翅鳥當成最能代表本省的三件文物之一帶上了舞台,其地位可見一斑。

宋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

唐朝是最後的貴族社會,而宋代是第一個市民社會。

宋元金器工藝從唐代14種發展為19種,但風格從唐代的富麗華美,轉為清秀典雅,之前具有強烈異域風采的器物全然不見。

宋元時期大放異彩的金器,分別出自北方的遼國和南方的大理國。

在西南邊陲,大理國將經緬甸傳來的佛教發揚光大,形成了阿嵯耶教派,300餘年裡,大理國22位國主有9位「禪位」為僧。

此鳥就是大理國時期作品,1978年出土於大理崇聖寺主塔。

金翅鳥梵名「迦樓羅」,被尊為大理的保護神,是佛教護法中的天龍八部。

說到這裡順便科普一下,所謂天龍八部是指佛祖的八種護法神,以天和龍為首,簡稱天龍八部。

傳說金翅鳥原來是一種很兇的大鳥,可懾服諸龍,體積很大,展翅時可達336萬里,以龍為食,使龍族苦不堪言。

後來金翅鳥皈依佛法,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好巧不巧,雲南因為洱海和地勢原因水災比較頻繁,當地人認為這是龍族在作怪,於是請出了佛教的「食龍小能手」金翅鳥,把它當成保護神裝飾在佛塔塔頂,用以鎮壓惡龍、消弭水患。

這座金翅鳥鳥頭飾羽冠,羽翅向內卷作欲飛狀,兩爪鋒利有利,立於蓮座之上。

鏤花火焰形背光插在尾、身之間,飾水晶珠5粒。

製作時,先將頭、翼、身、尾分別錘刻,再焊接為整體,體態雄健圓渾,充滿勃勃生機,工藝細膩,造型精美絕倫。

大理三塔

當時人們的本意應該是讓它鎮壓洱海中的龍族保一方平安,卻在無意中為我們揭示了佛教民族化和地域化的過程,堪稱雲南佛教藝術最具地方特徵的器物。

當然,身為一件藝術品想要登上《國家寶藏》的舞台,僅僅有圖騰意義還是不夠的。

這就要提到銀鎏金鑲珠金翅鳥能代表雲南的第二個原因了,那就是它所表現出的精湛工藝展示了古代大理國的金銀器製作工藝。

仔細看這隻金翅鳥,頭戴羽冠,火焰形背光上鑲嵌著5顆水晶珠,雙翅張開並向內卷彷彿展翅欲飛,兩隻鋒利的爪子抓在蓮座上,體態雄健圓渾,形象兇猛。

而要製造這樣一隻金翅鳥,步驟極為繁雜。

首先,要分別鑄造出, 頭、翼、身、尾、足等各個部位,之後刻划出羽毛及各種紋飾, 再是焊接成形、通體鎏金,最後還要在背光及身體上鑲嵌上水晶珠(身體上的3顆水晶珠出土時已經脫落),這個過程中,至少要用到以下5種金銀器製作工藝:

1、鑄造

將金、銀融化成液體,再通過模具澆築成型的鑄造法,因為原本是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成為我國最早掌握的金銀加工方法之一。

但這種方法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太費料,所以除了真土豪很少有人用,後來主要用來製作金銀錠子。

2、鏨刻

鏨(zàn)刻,顧名思義就是用鏨刀雕刻,金銀器上的紋飾多數都誕生在這一步。

鏨刻的應用方式多種多樣,平面、浮雕、或者透空的紋飾,都可以表現。

3、焊接

焊接法同樣源自青銅器製作工藝,造型比較複雜的金銀器一般都需要用到,先將需要焊接的部分用粘貼劑暫時固定,再點上焊葯加熱熔化,冷卻之後焊接就完成了。

4、鎏金

鎏金法誕生於先秦,用金和汞混合成的金泥塗在器物表面, 再用高溫烘烤,汞遇熱蒸發之後就留下了薄薄一層金色。

鎏金法最早是用來裝飾銅器的,到了唐宋時期才大量運用在銀器上。

5、鑲嵌

鑲嵌法最遲在夏代就已出現,跟鎏金法一樣,最初也是用於青銅器的裝飾,到了唐朝才開始大量應用在金銀器的製作上。

由於古人使用自然物作黏合劑,時間長了,鑲嵌上去的寶石、珍珠等通常會脫落。

我國古代常用的金銀器製作工藝,大致可以總結為12種,在這隻金翅鳥上大約可以看到一半。

其中還包含了,當時剛剛應用於金銀器製作不久的鎏金和鑲嵌工藝,足以證明大理與中原地區往來頻繁。當地的金銀製作工藝已經相當發達。

微信號aimeili5917

長按掃描二維碼,加好友,

拉你入藏友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2016賀歲幣辨別真假小妙招!
會玩!機器人「入職」,AI博物館叒來了!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