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采春:被元稹始亂終棄的甜歌皇后,最終命運如何?

劉采春:被元稹始亂終棄的甜歌皇后,最終命運如何?

文/張屹

在文學史上,唐詩宋詞並列,宋詞因李清照使眾多鬚眉黯然失色,但唐詩卻由男性主宰,有唐一朝幾不見幾個女詩人,可以數出來的無非薛濤、魚玄機和李冶,史上將這三人同劉采春一起列為唐朝四大女詩人,這前三人但也罷了,這劉采春也位列其中,著實有些勉強。

《全唐詩》共錄有她的詩六首,但這些詩是否就是她寫的,這真是不太好確認,她是一名類似現在的一線歌手,是個女伶,聲色自是上乘,但如果將她唱的歌詞都算在她頭上,那些眾多無名氏的寫作高手豈不冤枉哉。不過,無論是何樣的詩作經她一唱,在當時無不即時揚名天下,即所謂:「采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由此可見她的影響力真是了得。

劉采春是中唐時期女藝人,生卒年不詳,大約是江蘇淮安一帶人,後隨丈夫周季崇組成家庭戲班,到江南越州一代演出,聲名遠播。她既擅演參軍戲,又會唱歌,深受時任越州刺史的唐代大詩人元稹賞識。

參軍戲現在早已被歷史淹沒了,或者是變了種了,它應該是一種小劇目,最初是由兩個男子演出,類似於今天的相聲或小品,後來有女子參與,亦歌亦舞,又似乎象東北二人轉。薛能《女姬詩》云:「此時楊花初似雪,女兒弦管弄參軍。」可見,後期的參軍戲已有了歌唱,加進弦管鼓樂伴奏,並有女演員參加演出。

劉采春就是這樣一個演參軍戲的女演員,她的嗓音應該是很不錯的,她就是憑藉這一付天生的好嗓子,加上又天生的美艷而唱紅了半邊天,以至於得到了風流才子元稹的青睞。

憑心而論,我是不太相信那幾首詩是劉采春寫的,有人將她比作鄧麗君,我想這個應該沒有問題。但鄧麗君所唱的不少精典歌曲,詞是庄奴先生寫的,我想劉采春的情況應該同這鄧麗君相似,只是後世不知道那幾首《啰嗊曲》的作者是誰,於是就安在了她的身上,所以她便成了唐代女詩人了。

觀《啰嗊曲》所表述的皆為盼郎歸一類的意思,很象是那些嫁作商人婦的怨女們的心聲,而劉采春本人是沒有這樣的經歷,也不會有此樣情感的。《雲溪友議》說「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當代才子所作」,接著舉引了她所唱的歌詞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與《全唐詩》所錄相同,另一首七言的卻是貞元年間詩人於鵠的《江南曲》。因此,這《啰嗊曲》雖是劉采春所唱,卻不一定是她所作。

胡應麟《詩藪》指出六首中的「四首,工甚,非晚唐調」,並說:「今系采春,非也。」此曲的作者是誰,那現在我們是不知道了,但將其歸於劉采春所作,肯定是牽強。即使是對她很是捧場的元稹也只是誇她歌唱得好,在詩中說她「能唱」,也並沒有說她才情了得,觀唐時那麼多詩人,沒有一個說她詩寫得好的,這點總應該說明問題吧。

換句話說,她遇到元稹是她的幸運,也是她的不幸;幸運的是沒有元稹她定是籍籍無名的當世紅歌星,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就會被人遺忘,而不會被後人想起並還弄了個女詩人的桂冠戴起;不幸的是如果沒有元稹,她不會紅杏出牆,被這風流才子給弄得五迷三道的,最終被玩弄後拋棄,結局悲慘。

這元稹可謂是當世之大名人,即使在後世也是大名鼎鼎,新樂府運動之元白,白是白居易,這元就是這廝。一旦走出詩歌,便顯現出他無恥的真面目,就是一個無行的文人。

他是無處不詩歌,無處不留情,而且是不負責任的留情。走一路留一路的爛賬,行一年有三百的緋聞。因其詩名動天下。他表面上對愛情忠貞,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感動天下人的美好詩句,背地裡卻哪兒的水都要品一口,哪兒的雲都要?一把。加上他風流倜儻的外貌,可以說是當時的美女少婦們的終極殺手。

這劉采春原本也是良家婦女,同丈夫一起好好唱歌,好好過日子,但一日被這元大官人看中,那平靜的生活便發生了變化。元稹被劉采春的美貌和歌喉深深吸引了,並瘋狂地迷戀上這位美婦人。其實這個時候他剛剛從四川來此就任,對薛濤的承諾還在那痴情女人的耳邊迴響,突然發現這比薛道人年輕美貌的劉美人,哪兒還顧得上不久前還信誓旦旦的薛濤了。

元稹還有個風流癖好,喜歡為相好的女人寫詩。當薛濤還捧著他寫給她的詩墨跡未乾時,元稹又在醞釀要給劉美人寫的詩了。

「新妝巧樣畫雙蛾,幔里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看來這劉小姐在元稹的眼中,真是個婀娜多姿,風韻無限的絕世美人了,那曼妙的歌舞,清亮的歌喉讓元大詩人也陶醉了。

結果是可以想像的,劉美人最終成了元稹的囊中物,一道餐桌上的美味。但對他來說,再美味的食物吃多了還是要膩歪的,所以,這劉采春的悲劇在一開始就被註定了。

劉采春最後的結局如何無人知曉,後世都為猜測,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元稹給了劉采春丈夫一筆錢,把劉采春收為小妾,兩人一起過了七年的時光,最後還是被元稹拋棄了,以後選擇了獨身;一說被拋棄後萬念俱灰,對生活失去信心,憤而做出決絕的舉動,跳河自殺,以這種貞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然,還有一種比較小眾的說法是最後被丈夫逼死了。

更有一種比較奇葩的說法是,劉采春被拋棄後選擇了從良,後來這元稹又來找她,而且還強姦了她,她感到無比的羞恥和憤怒,於是含辱懸樑自盡了。不過這個我是不太相信的,想那大唐時代,對兩性關係看得不是很重,不至於就為此尋死路。何況兩人原來還有那麼一層關係。再說了,我相信這元稹再無恥,還不至於到要「霸王硬上弓」的地步吧。

不管結局如何,自從劉采春跟了這元稹後,故事就結束了,她怎麼離世的說法儘管很多,但其真實原因我們也無從知道,反正是大唐美艷如花的超女冠軍,時人心中的女神鄧麗君,為了愛情走上了不歸路。

成也元稹敗也元稹,同薛濤相比,可能劉采春的性子要剛烈些,薛濤是獨伴青燈古佛旁,苦苦地等待,後來明知等待是一場空時還要等,將春夢做到終了,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而這劉采春雖然沒有重蹈薛濤的覆轍,但被元稹直接性的拋棄,連做夢的機會都沒有,豈不更是可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比不過陳賡一雙腿,黃埔三傑蔣先雲最先去世
老照片,鏡頭下民國時期的麻風病患者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