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度小滿金融:強勁賦能傳統金融,但仍需挖掘更多細分領域

度小滿金融:強勁賦能傳統金融,但仍需挖掘更多細分領域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楊茜雯

2013年,美國著名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將市場上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創業公司,統稱為「獨角獸」。這一概念由此流傳開來。

獨角獸公司數量稀少、發展極快、備受投資者追捧。同時,這些公司之所以成為獨角獸,無論在業務布局、商業模式、創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獨特可借鑒之處。零壹財經推出獨角獸系列觀察,對新金融領域的獨角獸公司進行調研和解讀。

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上,互聯網上的金融獨角獸們紛紛布局自己擅長的領域及場景。度小滿在金融領域多方面布局(支付、貸款、理財等)後,於2018年走上了AI之路:用心做科技,專註2B服務。

科技賦能金融現已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的「寵兒」。作為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度小滿的主導產品有哪些呢?目標客群何在呢?未來前景如何呢?筆者略作分析如下:

一、服務範圍:四大產品、四類FinTech有其一

筆者經查閱發現,在產品方面,度小滿目前主打產品大體可分為反欺詐、身份驗證,信用評估和貸後催收四類產品(表1),目標客戶以互聯網金融機構(表2)為主。

表1 度小滿金融科技服務

資料來源:度小滿官方網站·零壹財經

表2 度小滿合作的主要金融機構

從信貸流程看,度小滿的四類產品基本覆蓋了小微信貸領域的貸前、貸中和貸後三大環節的風險控制工作,就具體控制的風險而言,仍以信用風險為主。

本輪金融科技發端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危機發生後,各國加強金融監管,傳統金融機構迅速收縮業務戰線,而掌握了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像百度這類新興機構,乘機開發金融和類金融產品,搶佔傳統金融機構留下的市場空白。

由於發展時間短,參與機構多,模式和產品各不相同,且涉及的範圍極為廣泛。因此,截止目前,關於什麼是金融科技(FinTech)仍有較大分歧。較為權威的說法是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於2016年3月給出的界定,即金融科技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與產品,既可以包括前端產業也包含後台技術。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依據金融穩定理事會的界定,進一步將將金融科技劃分為四大類:支付結算、存貸款與資本籌集、投資管理、市場設施。從巴塞爾委員會的分類看,度小滿的金融科技大致可歸為市場設施類。

二、互金及銀行均有較大科技賦能潛力

(一)前期互聯網金融爆髮式增長帶來紅利

金融科技在我國的近似稱謂為互聯網金融。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新興機構出現了爆髮式的增長。這些機構在支付結算、存貸款與資本籌集、投資管理、市場設施四類FinTech領域均有所涉及,尤以存貸款與資本籌集為主。具體而言,主要是 P2P網路借貸和互聯網股權眾籌。

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強勁增長,信貸規模的持續擴大,小微企業對貸款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但因傳統金融機構本身的定位不足以覆蓋個人及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於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潮中,P2P網路借貸和互聯網股權眾籌應運而生。

此類機構補充了傳統金融無法覆蓋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百度依靠大數據進行風險評估,為此類機構提供決策參考。據度小滿披露的官方數據,現已服務超百家互金機構。不過目前由於經濟下行、從業機構風控水平良莠不齊、市場設施類FinTech發展相對滯後等原因,P2P網路借貸和互聯網股權眾籌在強勁發展過後,發生了一些風險事件。

監管隨之趨嚴,而具有強力背景及合規性的銀行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在金融領域發力。

(二)銀行金融增加科技研發支出,度小滿合作銀行達140餘家

中國銀行於2018年12月20日宣布,以營業收入的1%作為科技創新研發及建立科技創新體系,並在海內外建立創新基地。隨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紛紛強力介入這一領域,紛紛提出明確的金融科技投入研發的資金比例,範圍大約都是營收總額的 1% 或者凈利潤的一到兩個百分點(表3)。

表3 銀行金融科技投入

資料來源:滙豐數據

光大銀行在 2017 年及之前每年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約為凈利潤的 1%,2018 年這一比例調將達到 2%。如果按照之前的業績推測,兩者在 2018 年投入該領域的資金將分別達到 48 億元和 6 億元。招行方面,年報顯示,2017 年招行核定上年稅前利潤的 1% (摺合下來7.9 億元)專門成立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2018 年提高到了上年營業收入的 1% ,也就是 22.1 億元。

同時,滙豐銀行從2015年開始便開啟了數字化的全方位轉型流程,在三年時間裡投入了24億美元開展創新項目,2018年12月,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將計劃未來3-5年投放21億美元促進科技發展,當中2億美元用作投資金融科技。同時還有多家大型傳統金融機構設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例如興業數金、招銀雲創以及平安金科等。

另一方面,度小滿介入傳統金融機構具有較好的合規性。如前所析,度小滿的FinTech主要是市場基礎,該類業務主要包含客戶身份認證、多維數據歸集處理等可以跨行業通用的基礎技術支持,也包括分散式賬戶、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基礎設施。

此類業務的科技屬性較為明顯,大多屬於金融機構的業務外包範疇。監管機構普遍將其納入金融機構外包風險的監管範疇,適用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包風險管理指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銀監發【2010】44號)。

以此規定為據,度小滿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便有了較好的合作基礎。當然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外包活動中,監管方面較為關注操作風險、信息安全以及金融機構外包流程是否科學合規、外包服務商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的防控等。

三、前景廣闊,但需在細分領域進行深入挖掘

(一)信貸一體化服務具有一定優勢

截至2018年11月,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餘額是135.2萬億。其中,非銀金融放貸9241億,佔總量的0.68%。傳統金融機構仍是主流。如何做好貸前、貸中及貸後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針對金融機構的服務中,度小滿在信貸一體化服務具有一定優勢。

(二)在產品差異化上尚需下大功夫

就度小滿已有的科技服務來看,如今主要存在幾個方面:基於大數據的信用風險評估、AI智能評分模型等。這與其他互聯網企業在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科技進行B端機構的賦能一致程度較高(表4),需挖掘更多更加細分的場景進行創新型服務。

表4 部分市場基礎類FinTech機構列表

數據來源:各機構官方網站

(三)深入發展尚需合理設計交易結構,確保合規

據第一消費金融消息,2019年1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簡稱「浙江銀保監局」)對各銀保監分局、杭州銀行和各城市商業銀行杭州分行下發了《關於加強互聯網助貸和聯合貸款風險防控監管提示的函》(浙銀保監便函〔2019〕9號)。

文章中重申了核心風控環節不得外包,同時銀行應開發與業務相匹配的風控系統、風控模型及專業人員。這將是向外提供風控輸出企業的又一大機會,但技術輸出方需注意合理設計交易結構,明確自身責任範圍,確保合規性。

該文件的出台將會對BATJ的金融業務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將在後續進行深度分析,敬請期待。

四、小結

整體說來,度小滿金融科技覆蓋面仍偏向於較為宏觀的信貸及風控層面。隨著技術差距的縮小,科技進入「同質化」競爭之後,對細分領域的布局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在監管越發嚴格的趨勢下,更要在業務發展過程中注意合理設計產品及交易結構,確保合規。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消費金融ABS:規模超3000億,復甦已在進行時
互金中概股遇挫:4家創新低,10億美元獨角獸僅剩3隻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