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才20多歲,卻要改變這個世界,設計出的逆天發明,讓《時代周刊》、奧巴馬都驚嘆不已
未來,有得撩!
創新
Innovation
如果這個冬天,你也和我一樣,
被寒冷和陰雨天雙重暴擊過,
相信當你第一次看見這個「傢伙」
一定會和下面這倆人的反應一毛一樣!
「哇塞!」
30秒前,右下角的姑娘
正在屋外頭用圓球操縱著一束光......
瞄準,投射!
「嘩」得一下,裡頭陰暗的房間被瞬間照亮。
湊近點看看,
emmm,莫不是一顆向日球?
你可別小瞧這傢伙,
有了它,即使你家沒有大空間,
沒有大開窗,沒有陽台,
無論初夏秋天,颳風下雨
它都能給你變出超級陽光房!
發明它的人,可不是什麼鬍渣邋遢的大叔,而是下面這位90後女學霸——Diva Tommei
(嗯,
劍橋女博士來的
8年前,當她還是一個大學生的時候,也曾有過和我們一樣的煩惱,狹小的宿舍常年曬不到太陽,實驗室更是陰冷入冰窖,時間一長,都能把人整抑鬱。
為了更好的學(自)習(救),Diva盯著床頭的梳妝鏡,打起了主意。既然陽光不主動來,那我就主動找它去!
行動派的Diva立馬就找了兩個男同學,把類似馬路上的後視鏡搬上了天台。
她想到的原理其實和反光鏡差不多,
就是讓陽光照射在鏡子上,再回彈到房間里。
Diva用的是平光鏡,並不會產生點狀的聚光,所以不用擔心會著火
只不過,光是反射來了,可是太陽會動啊,
是不是得讓鏡子跟著它跑呢,就像這樣......
覺得這辦法可行後,
Diva決定要干一票「大」的。
召集了79個小夥伴,成立了一個專項實驗組,經歷了無數次激烈討論、研發、試錯、改良......
先是有了第一代的
Solenica
,嗯,
手動遙控的那種,
發明出來沒多久,就因為太不「智能」
慘遭淘汰......
不甘心的年輕人們,
又立馬改良出了第二代的Lucy。
這次,他們拆掉了追光器,扔掉遙控器,
埋入一個類似於大腦處理器的晶元,
可以自動測算出反射的角度。
哪裡不亮照哪裡!
可以照亮大約46.5平方米的室內空間
即便是陰雨天
,
也可以自動追蹤出最優質的光源,
讓室內一秒放晴。
來看看改變房子變化的前後,
因缺斯汀~
不過問題又來了,
這東西只能放在室外嗎?
體積有點太佔地方了吧?
於是第三代caia高喊著
「
更聰明、更輕便、更好看
」的口號誕生了。
如此一來,
你可以把它安置在
家裡的茶几上,窗沿上,
任何只要有陽光的地方都行。
2016年10月,Diva和她的小夥伴們,在Indiegogo發起了一次眾籌。
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649,325美元的支持,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4458460元。
「暴富」的Diva,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怎麼揮霍這一大筆錢,而是算了一道算術題。
一個Caia=13個普通燈泡的亮度。
約一萬流明,可以照亮46.45平方房間面積;有效照明距離長達33.33米!
也就是說,量產後,它改變的將不只是曬太陽,或城市住宅照明的問題。更有可能在未來,取代白天室內的照明燈,成為新一代節能殺手。
被運用在電力落後的貧困國家,
還有交通領域,醫療領域,
比如近幾年高發的抑鬱症。
這就是為什麼這群大學生們,要花整整六年,來完善這個追光器的原因。
畢業後,他們成立了公司Solenica,致力於研發智能,易用的產品,改變我們室內空間的力量。
而如今的Diva,也早已剪掉稚氣的長髮,變身短髮輕熟女,還成為了2018歐洲福布斯「技術頂級女性50強」之一。
你也許會感慨,同樣是90後,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咋那麼大呢?
畢竟他們帶來的這一束光,照亮的不僅僅是一間房子,一棟屋子,
更有可能改變的是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
(從今以後,再也不用為攢錢買陽光房愁白了頭......
也有網友提出了更大膽的設想:
如果能把白天收集的太陽光攢起來,留到晚上用就更好了!
這個棒呆的願望,不知道有朝一日能不能實現,但地球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叫Jessica O. Matthews的非裔大學生,用了類似的邏輯,發明出了一顆既能玩又能發電的充電足球。
是的,當Diva在為曬不到充足的太陽而發愁時,
Jessica的故鄉
非洲奈及利亞,還有很多家庭,連電都用不上。而能用得上電的,也大都使用煤油燈,柴油發電機,很多人因此而染上了肺病。
目睹了殘酷的現狀後,在哈佛讀大學的
Jessica坐不住了,
決定去非洲研究照明設計,用一種安全的方式,來給人們發電。足球給了她靈感:
踢足球的時候,會產生劇烈的晃動,用晃動的力量就可以產生電能!
她立馬動手研究了起來。
足球的內芯,仿照鐘擺的原理,
被設計成一個小擺錘。
在球滾動的時候,
擺錘的晃動就可以產生動力發電,
產生的電能緊接著就會被存儲起來。
足球的材質,
是由非洲當地可再生的回收材料製成的
防水EVA泡沫和皮革製成
,結實又透氣。至於怎麼傳輸電能.....
Jessica在足球上安插了不少隱形小孔,小檯燈、小風扇啥的,一插即用,方便極了!
就這樣,Soccket充電足球華麗誕生了!
測試結果顯示,踢30分鐘所產生的電量,能為6瓦的LED燈供電3個小時,當一場比賽下來,滿「電」時,能持續供電超過72小時。
這組數據,也意味著它的出現能給發展中國家帶去無能源發電,對於孩子們來說,夜間讀書,完全夠用。
2013年,
Jessica
用在Kickstarter眾籌所得的92296美元,生產了1萬個Soccket足球免費派送到了南非,坦尚尼亞,哥斯大黎加等地的貧困地區。
這一「壯舉」,不僅驚動了奧巴馬,
Jessica也因為這個充電足球,斬獲了《財富》雜誌「十佳最強大的女企業家」,登上了福布斯雜誌,並被哈佛大學基金會選為年度優秀「科學家」之一。
Soccket的出現,讓我們看見,科技並不像它的設計圖看起來那樣冰冷,而是
充滿善意和有溫度的,會給使用它的人們帶去光明和希望,
更為那些原本黑暗或平庸的未來提供了另一種可能。
當然,如果你認為非洲以及那裡窮困的生活離我們太過遙遠,那麼下面這幅圖,你我都是逃不掉的「兇手」和「受害者」。
這是《國家地理》2018年六月刊的封面。
我來翻譯一下,每年有180億磅(約等於163億斤)塑料流入大海中。你看到的那些「塑料海洋」,不過只是冰山一角。
就算你選擇不聽、不看、不知道,也無法掩蓋
海洋塑料垃圾已演變成災難的現實。
圖片來自《國家地理》
而這個連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們都很難阻止的問題,三個大一新生,決定
「用設計的力量」來解決,然後就造了個可以吃的水球。
就像這樣,
「Cheers!」,
然後「啪」扔進嘴裡,嚼一嚼!
看起來好像蠻普通的嘛,但
《時代周刊》是這樣評價它的:
這個小傢伙,可能真要改變世界了。
要知道,在發明之前,學校老師幾乎沒一個支持,一致表示這純屬「天方夜譚」。
大概是年輕氣盛,Gonzalez和小夥伴們還就偏要證明自己能行。
學校實驗室的設備雖然有限,
但他們的創意無限
。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後。在
一次餐廳體驗分子料理的過程,讓他們找到了最適合的原料和技術。
從天然海藻里提取出的物質,加上一點可食用的氯化鈣,攪拌後就成了果凍質感的物質,
然後把水包進這層膜里,一分鐘便可成型。
分子料理的球化技術,能把液體變成固態空心圓球形食物
考慮到衛生問題,他們還在外面加了一層可降解的薄膜。
想喝水的時候,把膜戳破,丟進嘴裡就完事了。
水球成本極低,不到2美分,大大低於礦泉水瓶的成本。
重點是,使用到的所有材料,最多一個月,就可以消失的無影無蹤,完全的零污染。
他們給這顆了不起的水球取名「Ooho!」,就像每一個吃過它的人都會發出的驚呼聲。
「Ooho!」的出現
,不僅啪啪打了老師的臉,
更一舉拿下英國財富雜誌和時代周刊聯合頒發的世界科技環境獎。
他們同樣通過眾籌平台獲得了85萬英鎊,
將用於水球的進一步研發和量產,
讓它走進千家萬戶,減少塑料瓶的使用,為地球減負。
2018年研發的新產品
誰說年輕人,沒有資格改變世界,你看他們,
不就正在改變世界的路上奮力奔跑著嗎?!
無論是當年那個在劍橋大學,因曬不到太陽而滿心鬱悶的小姑娘Diva,還是放棄來自
紐約華爾街的offer,跑去尼日尼亞拯救黑暗的
Jessica
,還有那群為了讓地球變乾淨而勇往直前的三人組。初出茅廬的他們,大概都不曾想到,一個突然冒出的「靈感」,和一個勇於創新的信念,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命軌跡,影響了無數人困頓的當下,
更可以給予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以勇氣,去大膽暢想未來
。放眼國內,也有這樣的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他們敢想、敢行、敢創造。
在2018年第四屆
上汽通用汽車校園創新傳播工場(ICCG)
中,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十餘所全國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們,就以
「未來,有得撩」
為主題,在汽車造型設計、交通暢想和廣告創意,與全球大學生共同暢想未來出行。
汽車造型設計一等獎《EARTH MUSIC》——一款可以帶領地球音樂家
去採集靈感和表演的交通工具
交通暢想一等獎《Eros》——基於情感體驗而設計,為未來情侶生活提供了新的創想
廣告創意一等獎《築夢伴侶·雪佛蘭》——夢想公式全新解讀:
「夢想萌芽+傳奇之路+為夢出發=未來只為更好的自己。」
前面說到的那些發明,之所以能被廣泛傳播和運用,自然少不了來自平台的流量曝光、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而ICCG,正是
上汽通用汽車攜手國內重點院校
,為具有新視野、新思維的大學生提供展現創意和專業技能的創新平台。
自2015年創辦以來,每年都會結合大學生熱點話題,開展系列活動和創意大賽。
而作為ICCG的主辦方,上汽通用汽車同樣以前瞻的戰略、厚積薄發的體系實力和創新超越的企業精神,積極鍛造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優勢,
為當下年輕一代提供展現創意和挖掘潛力的開放空間,並為未來交通的變革力量儲備和輸送新鮮血液。
過去不能改變,但未來可以,
如果你有夢想,就請勇敢去捍衛它,
趁年輕,從ICCG開始吧。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進入ICCG之旅
↓↓↓


※離開《舌尖3》後,他在上海灘邊造了一棟小白屋,1100w+人排隊等候的煙花讓你躺著看
※一開罐全是蟹黃!深夜裡,沒有比它更要命的熟食了...
TAG:開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