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曾背叛李淵,病重時李世民卻痛哭流涕,稱歷代皇帝不會忘記他

此人曾背叛李淵,病重時李世民卻痛哭流涕,稱歷代皇帝不會忘記他

提起「李靖」這個名字,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神話傳說中的托塔天王。其實歷史上確有李靖其人,而且他的武力並不像神話中那麼有名無實,而是隋末唐初時期文武兼備的悍將,為大唐萬里江山立下大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並陪葬於唐太宗昭陵之旁,是當之無愧的唐朝名將、寵臣,絲毫不比大家熟悉的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人遜色。

唐衛國公李靖雕像

李靖,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生於雍州三原(今咸陽三原)的一戶官宦世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受封封永康公,父親李詮在隋朝時官至趙郡太守,舅舅更是隋朝名將韓擒虎。在這種優越的家庭條件下,李靖自幼接受著精英教育,學文習武、研讀兵法,胸中有著一番遠大志向。每次韓擒虎與這個外甥談論軍事戰略之時,總是為其觀點拍手稱絕,還撫摸著他說:「可與之討論孫吳之術的人,只有你啊。」

隋煬帝楊廣劇照

一開始,隋朝政治清明,民間太平,所以李靖一身才華也沒什麼用武之地。可是隨著隋煬帝推行厲政,各地百姓難以承受,地方官員們也紛紛反叛,李靖的才華才在這烽火亂世中慢慢顯露出來。大業末年,李靖任馬邑郡(治今山西朔縣東)丞,在李淵帳下和突厥人作戰。當他察覺到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要造反的時候,受忠君思想影響,李靖喬裝打扮一番,偷偷溜出太原,想去江都向隋煬帝稟報。然而一路上,他發現到處都是硝煙,朝廷已經岌岌可危。到了京城長安時,更是因為道路受阻而無法繼續前行。事實上,李靖告密與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時已經沒有辦法能挽救傾頹的大隋江山。

隋末李淵劇照

另一方面,唐國公李淵顯然是準備充分,從太原起兵不過短短數月時間,就帶領軍隊攻佔了長安城,李靖也在這場戰爭中被俘。對於李淵陣營而言,李靖無疑就是一個叛徒,因此當李淵看到他後就氣不打一處來,想要將他推出去斬首,但李世民卻很欣賞李靖的本事與膽量,所以就請求父親免於治罪。保下李靖後,李世民將其召入幕府,用做三衛。難得李世民賞識自己,再加上隋朝已經覆滅,李靖也就沒有再猶豫什麼,開始死心塌地得跟著李世民闖蕩。

唐高祖李淵劇照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5月,李淵在長安廢楊侑稱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這時,全國還有好幾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勢力,並沒有實現真正統一。作為秦王麾下的得力幹將,李靖先是隨李世民東平王世充,後又與南梁政權的蕭銑對峙。針對時局,李靖分析厲害,上陳十條計策,高祖李淵聞之大喜,委任其統握三軍。為突破三峽天塹,李靖令官兵日夜操練水戰,最後兵分四路襲往南梁,在幾天內就突然出現在南梁腹地,打得梁軍措施不急。破城之後,李靖整肅軍隊,禁止任何劫掠行為,因而深得民心,也使南梁余部不戰而降。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在此後的十餘年裡,李靖率軍南下,嶺南九十六州紛紛歸降;率騎兵夜襲東突厥,使其元氣大傷。吐谷渾進犯涼州之時,李靖已經64歲,受命出征後照樣殺得敵軍潰敗,一舉安定唐朝邊陲疆。最難得的是,李靖絲毫不貪戀權位,晚年主動請辭官位,以便回鄉安然養老。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病情惡化,同樣病重的李世民卻強打精神去看他,眼見英雄遲暮,太宗涕淚俱下,安慰說大唐歷代皇帝都不會忘記他的功勛。同年7月2日,李靖溘然長逝,享年79歲,太宗追贈司徒、并州都督,並賞賜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賜謚號為「景武」。要知道,羽葆、鼓吹乃是帝王儀仗所用,賞給李靖,可謂哀榮之至。

參考文獻:

《舊唐書·卷六十七·列傳第十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室宣布遜位後,袁世凱為何會考慮納娶隆裕?因其有一突出優點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