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臘八節蘇軾關於《南歌子》詩詞賞析

臘八節蘇軾關於《南歌子》詩詞賞析

臘八節蘇軾《南歌子》詩詞賞析

枯木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蘇軾

衛霍元勛後,

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

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題目中的張懷民,字夢得,河北清河人,生卒年官職不詳,在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時,也被貶於黃州齊安(今湖北黃岡),同蘇軾、蘇轍兄弟交好。張懷民生性豁達洒脫,不以貶官為患,縱情山水,並在江邊自己居所西南修築一亭,盡收「江流之勝」,蘇軾名之曰「快哉亭」,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亭子建好後,蘇轍應張懷民之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黃州快哉亭記》

這首《南歌子》詞是張懷民得知自己被解除貶謫生活,回京授命,臨行前,蘇東坡在臘八日前去餞行,開懷暢飲,有所感嘆,因而作詞贈別。

上闋開篇就用了三個典故,「衛霍元勛後」「衛霍」指的是漢代大將軍衛青霍去病二人,衛青,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霍去病衛青的外甥,衛青和霍去病雖然是皇親國戚,然而二人功勛卓著,名垂青史。

「韋平外族賢」,「韋平」是西漢韋賢、韋玄成平當、平晏父子的並稱。韋賢,魯國鄒人((今鄒城東南)),漢昭帝的老師,漢宣帝時位至宰相;韋玄成是韋賢的小兒子,漢元帝時任宰相,文採過人,《三字經》「人遺子,金滿籝;我教子,惟一經。」,就是說的韋賢父子依靠儒家經典延續輝煌的故事。平當,梁國下邑人,漢哀帝時宰相,平晏,五經博士,漢平帝時封防鄉侯,王莽建立新朝後,被封為新公、太傅。本句大意為:韋賢父子和平當父子雖然是外族,然而因為賢名得以官運亨通。

緱山升仙太子碑

「吹笙只合在緱山」,這句典故出自《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喜好吹笙,在緱山修道成仙。「緱山」即緱氏山,位於河南偃師,距離河南嵩山不遠,為道家洞天福地,唐代李白曾有詩《鳳笙篇》:「綠雲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趁著新年春節,悠閑駕著鸞鳳北歸。這句用比喻來形容友人張懷民心胸寬闊,得道成仙,同時也祝賀友人得以解脫厄運,希冀可以官運通達。

上闋連用三個典故,可以看出蘇軾對當時北宋的政治環境感到不滿,列舉漢代不管是皇親國戚衛青霍去病,還是外族賢達韋賢平當父子,都可以展現才能,施展抱負,然而自己雖然滿腹經綸,憂國憂民,卻被貶官黃州,生不逢時,因而發出「吹笙只合在緱山」之嘆。同時也對友人表達祝賀,讚譽友人張懷民生性豁達,因此否極泰來。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燒香閣里香火旺盛,嚴寒冬日都會被烘烤的溫暖如春,臘八日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四月八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被佛教稱為浴佛節、佛誕日、佛誕節等。臘八日和浴佛日人們會朝拜佛祖,親朋聚會。這句的「烘暖」和「輕寒」對仗工整,兩個佛教節日前後相應,為下句鋪墊。

「他時一醉畫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他日若是得意之時,和朋友觥籌交錯,醉倒在畫堂前,千萬莫忘了還有故交在遙遠的黃州,憔悴潦倒,終老江畔,不能北返。

關於下闋,有的翻譯把燒香閣和浴佛天說成二人的聚會地點,即張懷民的快哉亭,似乎有點不妥,因為下闋連貫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希冀有人可以飛黃騰達之後,不要相忘故交。其中的「輕寒」和「浴佛」明顯是指的四月八日的浴佛節,並非寒冬臘月的臘八節,否則不可能輕寒,而是嚴寒。詩人只是用兩個佛教節日作為泛指,意思是友人要記住我們曾經患難與共的真感情。

整首《南歌子》充滿傷感情緒,似有哀怨。雖然對友人得以擺脫厄運表示祝賀,然而對自己的困厄感到憂傷。由於詩人曾因「烏台詩案」罹患大難,因此該詞頗為隱晦,表達了對時局的不滿情緒,詞尾自嘲憔悴蒼老,表達心中的鬱悶,同時也描寫二人友情真篤,臨別贈詞,囑友莫忘患難之情,感情真摯,令人傷感。

2019/1/9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香苗菖蒲究竟是什麼菖蒲?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賞析:「問世間情為何物?」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