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西域戰事之唐帝國優質戰馬

大唐西域戰事之唐帝國優質戰馬

7 世紀前期至8 世紀中期,遠東偉大的唐帝國進入了最輝煌時期。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這個時代被世界史公認為中華帝國的黃金時期,也是中華歷史上最具備開拓、探索與包容精神的時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樣浪漫地描述西域,同時又富有尚武豪氣的詩句只能出現在唐帝國時期。上一個如此關注、探索西域的時期則要追溯至另一個偉大的時代——西漢,而在數百年之後,唐帝國將繼續這條西行之路,並將其推進得更加深遠。

壁畫中唐軍騎兵部隊

唐帝國無論是軍事制度還是技術,都延續了南北朝時期至隋王朝的成果,而這個時代大部分重要的軍事進步都與騎兵有關,因此在唐帝國的軍事系統中,騎兵之重要性毋庸置疑,某些時候,甚至代表了王朝的興衰與成敗。唐代騎兵是這個外向的、兼容並蓄的、多文化王朝最堅實的軍事支柱,並在不斷的對外作戰中擔任當之無愧的主力。而由於唐帝國主動地在西域擴展,各種先進的騎兵戰術得以交流,並能夠大量引進西域、中亞、內亞的戰馬——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戰馬種群。唐王朝通過努力建設馬政,擁有中原政權有史以來最大的軍馬規模,且引入世界的頂級戰馬馬種,真正達到中國中原王朝騎兵最強大、最興盛的時代。

大唐戰馬

中國並非資源貧瘠的國家,疆域廣大, 地緣又擁有東亞地帶相對穩定的結構,故而整個軍事機器往往可以較為穩定地製造大量的武器及鎧甲交付軍隊。根據西漢時代《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的記載,武庫中有大量的存貨,這反映了當時兵器盔甲的持續製造能力。但中國地區的原始戰馬種群就沒有這麼樂觀了。騎兵馬匹主要是小型的蒙古馬,從原始馬種上來看,比西域、內亞、中亞的馬匹要差得多——體型矮小、負重能力有限,直至秦代,都不太適合作為重騎兵進行肉搏衝擊作戰,從兵馬俑反映的馬的形象來看, 馬匹的耳朵特別長,馬蹄較小,馬鬃短,馬尾細,肩高也很不理想。因此,中國社會直到公元前3 世紀末,只有很少一部分騎兵裝備了盔甲,他們主要使用弓箭進行機動作戰而非近身搏殺。

馬匹種群不夠優秀會嚴重阻礙騎兵的發展:馬匹負重能力欠缺,騎兵們就不宜披掛較重的鎧甲;馬匹爆發力不足,騎兵就無法順利實施衝擊作戰;馬匹速度不夠快,騎兵最明顯的優勢高機動性就無法發揮。很少有理性的軍事指揮官會強行讓質量不佳的馬匹負擔全身披掛重鎧甲的騎士,因為這很可能是災難性或是毫無效力的。

當然,中國地區的本土馬匹也在逐步地改善。從楊家灣出土的漢代騎兵俑來看, 這些戰馬較秦代,馬耳變短,馬蹄增大,口裂更大,胸脯更寬,肩高也明顯增加。應該說,這讓漢朝建立一支稱職的、可進行真正騎兵作戰的騎兵隊伍有了基礎。楊家灣出土的騎兵俑應該反映的是西漢早期周勃時代的狀況。中國軍馬馬種得到一次真正的巨大的提升,是在西漢漢武帝時代。在北方匈奴的威脅逐步增大後,軍事衝突規模增大導致軍事裝備升級,使得漢朝必須擁有同匈奴一樣強大的騎兵部隊。之前文帝與景帝就很重視騎兵的建設,而由於國力的增強,在漢武帝時期, 不僅大量騎兵部隊被建設起來,良種馬匹資源的引進與飼養也被重視。眾所周知,漢武帝在騎兵建設上的執著是罕有其匹的,他在位時,漢朝的養馬數量達到空前的40 萬匹。

而在漢匈戰爭時期,漢朝向西域擴張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接觸到內亞、中亞的優秀馬種。

楊家灣漢墓兵馬俑,馬匹較秦代騎兵明顯更強壯高大

中國地區第二次大範圍引入世界頂級戰馬資源就在唐朝,這次較漢朝的引入規模更大、影響更深。唐朝從初期就非常重視馬政制度,從李淵時代開始,統治者就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把從突厥獲得的2000 匹戰馬以及從赤岸則(今陝西大荔西南、渭河北岸)獲得的3000 匹隋馬,移至隴右,開始了馬政建設。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後,在此基礎上更是大興馬政。他挑選賢能,破格重用精通養馬的劉武周降將張萬歲,讓其擔任太僕少卿之職,專掌監牧養馬24 年之久。至唐高宗麟德元年(664 年)左右,監牧馬匹增至706000 匹,這個數量創造了中原王朝養馬數量之最,這還不算軍鎮、驛站、閑廄的馬匹。這些成果充分保證了唐軍騎兵的馬匹供應。當時唐朝,諸如唐太宗對待重要技術人才的方式,也完全不似中國封建時代後期的狀態,唐軍的「弼馬溫」地位很高,是非常受重視的職位, 像張萬歲這樣的技術人才就擁有崇高的地位。

當然,唐朝早中期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視騎兵的漢族政權,也是有一定波動的。自麟德元年馬匹專家張萬歲被免職後,由於「潛耗太半,所存太寡」,至唐玄宗開元初年,牧馬僅存「二十四萬匹」,可謂馬政中衰。不過到了唐玄宗統治前期,整頓馬政又一次被提到日程上來。玄宗選拔「奉公正直,不避權貴」的王毛仲擔任檢校內外閑廄並知監牧使,以精通養馬的張景順(張萬歲的孫子)為副職,專職馬政,其下又置「明閑牧馬者」擔任基層監牧官吏,迅速恢復並提高了馬政機構的效能,然後又重新起用張萬歲的舊令,恢復了原來行之有效的養馬法規,馬政又出現了復興局面。至開元十三年(725 年),監牧馬匹又恢復到了43 萬匹, 基本滿足了唐軍的需求。而到了天寶十三年(754 年),僅隴右一處監牧馬匹就達到了325700 匹。

唐三彩顯示的唐代戰馬非常高大俊美,很可能是大宛種

這個時代的唐帝國馬政最大的貢獻則是成功引進大量中亞地區的優秀馬種——「即雜胡馬,馬乃益壯」,極大地提升了馬匹的質量。據考證,當時引進雜交的應該是古哈薩克馬(大宛馬屬於古哈薩克馬)。這些馬種,即使放至同時代歐洲或西亞,也是絕佳的馬種。之前被漢武帝極其珍惜的頂級馬種「汗血大宛馬」, 在這個時代成為「官馬」。《唐會要》中對這種現象也做了詳細的描述:「康國馬, 康居國也,是大宛馬種,形容極大。武德中,康國獻四千匹。今時官馬,猶是其種。」

這種狀況也可以從唐三彩藝術品中得到印證,當時唐三彩均採用寫實手法,馬肩高腿長,身形異常健美,完全不似之前兵馬俑中那些資質普通的馬匹。「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房兵曹胡馬》)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就是對這種戰馬超邁遒勁姿態最好的描述。

也就是說,曾經漢武帝非常重視的西域良馬資源,在唐朝成為官方的標準馬種。不僅如此,唐帝國還從各周邊羈縻地區引入大量突厥、契丹、奚族的良馬。唐朝成為較為成功地引入當時世界上頂級馬資源並大範圍飼養的時代。也就是說,這個時代,中國作為一個馬匹原始種群並非特別出色的地區,卻擁有了部分世界最好的戰馬資源。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為同時代擁有強大騎兵的強大帝國或是王國,一般本地的原始馬匹資源已經非常優秀。例如,東羅馬帝國,其控制區的馬其頓北部、色雷斯平原、小亞細亞及亞美尼亞的廣大地區都可以提供優良戰馬,小亞細亞及亞美尼亞地區的馬匹是與「大宛馬」同種的「尼薩馬」;更東方的波斯薩珊帝國掌握著「尼薩馬」種群的核心地帶——中亞地區;之後在7 世紀中期接替波斯帝國的阿拉伯帝國, 則同時掌握著「尼薩馬」種群、阿拉伯地區及北非地區的優秀馬種「阿拉伯馬」與「柏布馬」。

阿克哈塔克馬,很可能是大宛馬的後裔

在這些爆發力、負重與速度俱佳的戰馬的支持下,騎兵們就可以披掛較過去更重、防護力更完備的鐵質鎧甲,使用「槊」這種長騎矛,進行更專業的騎兵衝擊作戰,在長途奔襲與追擊的場合,也可以保證卓越的機動性。在必要的場合下,這些優秀的戰馬也可以「甲騎具裝」——人馬均覆蓋鎧甲,作為具裝重騎兵作戰。

這時代的唐帝國,擁有出色的軍事指揮官,訓練有素的騎兵部隊大量裝備重型鎧甲,騎乘最優秀的戰馬。不僅如此,當時大量的馬匹不僅保證了騎兵的供應,而且使得大量唐軍步兵也能騎乘軍馬,提高了機動性,與唐軍騎兵一起組成遠征軍長途奔襲,使得唐帝國的「長臂」威力在多次對西域的戰事中有所體現。當時唐朝在西域的擴展使王朝的軍事成果得到了一種良性循環——成功的擴張使唐朝在西域擁有更多的資源、視野與貿易聯繫,反過來,成功大量引入軍事核心資源(諸如各種西域的良馬)又使得唐朝在西域的擴展更為成功。

本文摘《戰爭事典050:大唐西域戰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泥足巨人:蘇德戰爭爆發前夕蘇聯炮兵狀況
霍特將軍對巴巴羅薩行動未能達成最終目標的總結與反思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