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看美國臉色,北斗開始提供服務,連俄羅斯都找上門合作
不久前中國衛星導航辦公室主任宣布,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BDS-3)的初步開發正式完成,正式開始提供全球區域的衛星導航服務。在2012年的12月27日,北斗導航系統開始提供亞太地區的導航服務,6年之後的2018年12月27日,開始正式提供全球範圍的導航服務,由中國獨立建設,運營的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全面走向成熟,這是極具里程碑的一幕。官方報道稱,目前全世界已經有90多個地區的7000多萬個北斗導航系統的客戶端,未來還將會更多,國產手機也會越來越多地搭載北斗系統的導航晶元。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43顆導航衛星組成,保證了全球範圍導航的最基本需要。同時,中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再發射12顆導航衛星,屆時衛星數量將略微超過目前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目前有24顆衛星,歐洲的伽利略有26顆衛星,因為數量的不足,在任一時間段內都有導航盲區。
衛星導航系統在某型情況下,可以說是現代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基礎。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的數個重型陸戰師依靠衛星導航系統在沙漠中穿越了200公里的距離,在伊拉克軍隊防線沒有設防的缺口上發起進攻,即左勾拳行動,一舉打垮了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的戰爭意志。伊拉克軍隊之所以不對面向沙漠的一側設防,正是因為他們認為美軍無法在沙漠中找到正確的方向並穿越數百千米的距離對伊拉克發起進攻。
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在衛星導航領域都維持著絕對的統治性地位,GPS甚至已經成為了衛星導航的代名詞。而美國也經常在一些衝突地區屏蔽掉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並以此作為政治籌碼或者干涉手段,比如在敘利亞,在烏克蘭戰場,在90年代的車臣地區,俄羅斯的軍民單位手裡的GPS都統統失效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俄羅斯會推出格洛納斯系統,歐盟會搞自己的伽利略,甚至中國的GPS信號也曾多次遭到美國的干擾,而北斗導航開始提供服役,這也意味著中國再也不用看美國臉色。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計劃於下一步集成衛星偵察體系與衛星通信體系,下一步量子保密通信也將應用在這之上,這是GPS系統所不具備的。11月7日,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一項協定(俄羅斯主動),旨在進行兩國間在衛星導航領域的大規模合作。


※強化對克里米亞控制,俄軍持續增兵,黑海艦隊將再接收12艘軍艦
※美國真的服軟了?連續三次請求舉行談判,均遭伊朗拒絕
TAG:軍評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