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滿載滄桑的老「鳳凰」十多年前就安度晚年了

滿載滄桑的老「鳳凰」十多年前就安度晚年了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隨著我們兄妹四人在祖國四面八方開枝散葉,逢年過節父母便開始了「反向探親」。那輛相伴40多年的自行車,對於父親和我,漸漸成了一個遙遠的念想、一種精神的符號。最近一次見到那輛滿載歲月滄桑的自行車,是2018年「五一」。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鳳凰」飛過四十年

雷從俊

「周口機場選址又有新消息,咱大淮陽有戲!」消息是遠在故鄉的兒時夥伴發來的,後面還緊跟一條新媒體刊登的消息,把機場選址工作說得有鼻子有眼。這老兄還開玩笑說:「以後你探家我就不用接了,你下了飛機,走幾步就到家了!」記得當時我還打趣他說:「你以為建個機場像你家建養雞場那麼容易?說不定猴年馬月呢!」而此刻,閉上眼睛,似乎小村以西數百畝空曠之地已然變成寬闊的跑道和巍峨的候機樓。悠然間銀鷹起落,載著我似箭的歸心重回故鄉。

由於職業使然,軍人對故鄉的思念常常只能向月亮述說,對故鄉的祝福也常常只是隔山隔水魂牽夢縈地關注,而回家的衝動也常常自然而然地讓位於戰備訓練和繁忙的工作。在軍營與故鄉之間,我們的步履常常停滯,而我們的想像卻格外發達。就在閉目遐思的瞬間,我又回到故鄉的老屋前。撫去歲月的風塵,推開熟悉的門扉,彷彿一下子進入神奇的時光隧道,一件件往事次第展現。

安卧於堂屋西牆上這輛銹跡斑斑的「鳳凰」自行車,還記得那個18歲遠行的後生嗎?轉眼27年過去,雖然歸來已不再年少,但我永遠忘不了那年冬天,就是這輛「老當益壯」的自行車載著我去人民武裝部報名、體檢,直到離家參軍。這輛自行車作為我的「同齡人」,不僅送我走上軍旅之路,也是40多年來社會生活變遷的親歷者、見證者。1974年,在公社工作的父親利用出差機會,在安徽阜陽購買了這輛八九成新的「鳳凰」牌「28型」自行車。那時父親每月工資32塊錢,為了買車,咬牙從同事那裡借了90多塊錢。父親曾多次提及自己當時興奮異常的心情,他說一口氣騎了300多里路回到家裡,居然一點都不覺得累。第二天,父老鄉親都在奔走相告一個爆炸性新聞:村裡有了第一輛自行車!左鄰右舍顧不得地里的莊稼,爭先恐後地跑過來一睹「鳳凰」的芳容。以後的日子,父親天天騎著這輛自行車在眾人羨慕的目光里去上班。再後來,弟弟妹妹相繼出生,生活的門路也越來越寬,父親便辭去公職,騎著這輛自行車去做生意掙錢養家。作為公社公職人員中第一個「下海」的人,那幾年父親靠著一輛自行車跑遍周邊各縣市,在缺食少衣的年代裡為我們這個上至曾祖、下至重孫十幾口人的大家庭帶來飽暖無虞的生活。這輛自行車,不僅是父親的愛物、我家的功臣,還是全村人的「寶貝」。從我記事兒起,就很少見它有片刻清閑,常常是剛停穩就被這家借去馱著麥子打面,還沒回來,那家又要借去趕集。天黑了,自行車剛進門又被年輕小夥子央求著借去相親。在經年累月的負荷和運轉中,「鳳凰」不知多少次折翅換羽,輻條彎了捏一捏,前叉斜了匡一匡,橫樑斷了焊一焊,至於腳蹬子、車鏈子、前後閘,更不知修過多少次、換過多少回。雖然這輛自行車早已不全然是當年那輛,但村裡人借車用車時還是習慣而親切地稱之為「雷家那輛老『鳳凰』」。及至我參軍離家時,老「鳳凰」已經老得不成樣子了。有人跟父親說,你用這輛自行車賺的錢不知能買幾百輛自行車,也該換輛新的讓它「退休」了!但父親每次出門還是喜歡騎上那輛自行車,就像對一位須臾捨不得分開的老朋友。

這些年,我在天南地北多個地方工作、戰鬥、學習過。無論是休假探家,還是路過回家,當我乘了普快、特快、動車、高鐵,沿著土路、公路、高速公路輾轉回到小村時,總能看到那輛自行車或陪伴父親蹣跚在路上,或安靜地站在溫暖的陽光下。它的周身已和泥土渾然一體而看不到多少鋼鐵的冷光,在高樓四起的小村,它像個不合時宜的異端。多少次,我和弟弟妹妹勸父親,家裡三輪車、摩托車都有,就別騎自行車啦!父親說,要說出門代步還是咱這自行車方便。知道父親的自行車情緣太深,有一年探家,我乾脆在淮陽縣城給父親買了一輛新自行車,並學著父親當年的樣子狂飆幾十里一路騎了回去。父親又高興又生氣,說一看車身這麼單薄,還真不如這老「鳳凰」皮實!我開導父親,現在村裡到處都是新房子新樓新街道,你這自行車也得跟上形勢嘛!聽了我這話,一向謙和的父親有些不悅:「咋啦?這輛破車把他們襯壞啦?別看他們每家高樓大院、大車小車的,當初哪家沒借過咱家的自行車?」想想父親的話也在理兒,如今那些家大業大的人家,誰沒有羞於啟齒的當年呢!反過來說,當年再艱難,如今也都越過越好了。如此想來,父親不忍釋懷的不僅是幾十年前的驕傲,也不僅是一份本真的固執,還有一種質樸的自信——對於自己,對於家庭,對於小村,對於這個社會。

「鳳凰」飛上堂屋西牆安度晚年,大概是在2006年。那年春節前,大廣高速公路周口段開通,退役後在駐地創業的老戰友駕車回鄉,約我同車回老家過年。車輪飛轉,窗外村莊田野一一掠過,老家近在咫尺。新年將近,除舊布新,而父親又在擦洗那輛老「鳳凰」。他用毛刷把車身上的鐵鏽和泥土刷得乾乾淨淨,輕輕擦上機油,然後小心翼翼地掛在西牆備好的鐵鉤上,妥妥地放好。我問父親,這車您以後不騎了?父親意味深長地嘆了口氣:「恐怕將來就騎得少啦!」回頭又摩挲著車輪自言自語道:「老屋總是返潮,就讓這老『鳳凰』卧得高點兒吧!」

此後不久,父親果然與自己的愛車聚少離多。隨著我們兄妹四人在祖國四面八方開枝散葉,逢年過節父母便開始了「反向探親」。那輛相伴40多年的自行車,對於父親和我,漸漸成了一個遙遠的念想、一種精神的符號。

最近一次見到那輛滿載歲月滄桑的自行車,是2018年「五一」。那天,我們取道鄭州,然後由小弟和弟媳駕車一起回淮陽。老宅健在,堂屋的西牆上,老「鳳凰」神色安詳地頤養天年。父親伸手搖一搖腳蹬子,車輪悠然轉動,過去的年代撲面而來。見父親如此戀舊,在鄭州火車站工作的弟媳安慰說:「等鄭合高鐵開通,回家看看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噢,那好哇!」父親欣慰地笑著,往事卻隻字未提,或許他覺得當年的一切對孩子們來說太遙遠了,遠得有點不真實,遠得像個傳說。

而今,又一個傳說從天而降,遙遠而又切近,宏大而又具體。我不無興奮地把家鄉即將修建機場的消息告訴身邊準備集合的戰友們。有人匆匆豎起大拇指,也有人提醒說:「微信微信,微微相信。」我認真想了想,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懷疑未來。高鐵馬上就要通到家門口了,機場還會遠嗎?從軍營到故鄉的距離還會遠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