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33 本年度非虛構,當事實改變之後,我們該如何思考?

33 本年度非虛構,當事實改變之後,我們該如何思考?

一年已經過去,又到了我們推薦這一年好書的時候。

2018 年初,托尼·朱特《事實改變之後》中文版出版,經過一年,重看讀書筆記,因應「事實改變之後」這一書名,不免更生對思想者的懷念之心。睿智的思考成為稀缺品,歸因於浮躁風氣和社會碎片化與粗鄙化可能是不妥當的,事實上任何時代睿智思考都是稀缺品,問題在於知識分子聲音如何變得如此微弱——他們退出公共領域的擔憂已經很久,現在正在大規模變成現實。新的疑問是,這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還是永久?

這一年中國與世界、社會與國家、經濟與我們的生活都為大問題所左右,於愕然之中,這些聲音的消失或者湮沒於嘈雜,更增添困惑與茫然。或者,此時可能是拐點將現,因為,有見識者更是指引我們看清前路的保障。

因此,我們希望儘可能多元化地介紹一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書。

在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兩年以後,越來越多地從多個角度直接或間接思考「美國如何選擇了這個總統」的著作問世,我們如何走到今天?《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的全球政治角度、《美國增長的起落》從一個多世紀以來產業發展角度、《反智時代》的社會大眾心態角度……可以從多個側面解答這些問題。

從中國遇到的問題的廣泛性來說,中國思想者近乎是缺席的。或者換個更穩妥的說法,至少是不足的。

好在發展中國家所遇到的貧窮、發展和平等的問題,我們可以多看看印度;人口老齡化和製造業轉移之後問題,可以稍微超前一點看看日本;階層流動和城市更新(士紳化)這些棘手問題可以借鑒美國……

因此,我們推薦了這些書。

與往年不同的是,我們改變了延續三年的人文、商業、科學、生活美學和虛構這個分類,今年它分為虛構部分和非虛構部分。

在非虛構著作中,包含了人文、科學和經濟領域內的多個專題。公布這個書單之後,我們將陸續以專題的形式刊發文章介紹。

依照舊例,我們視野所及的這些書,我們的采編人員都已經讀過並以真誠態度介紹給讀者。

同時,我們也藉助特約作者之力來一起完成。他們總是得風氣之先,而且見解更加深刻。在此一併感謝。


《事實改變之後》

作者: [英] 托尼·朱特

譯者: 陶小路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三輝圖書

定價: 68.00元

「我們也已經度過了一個穩定、確定的時代,認為經濟會無限期增長的錯覺我們曾經也有過,但這一切已成為過去。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在經濟上會沒有安全感,在文化上也面臨不確定性。我們確實比二戰以來任何時候都缺乏對我們的集體目標、我們的環境福祉或者人身安全的自信。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孩子將繼承一個怎樣的世界,但我們不能再欺騙自己去假定我們的世界中令人寬慰的部分一定會在他們的世界延續。」

托尼·朱特在 2009 年最後一次演講中說。

他喜歡引用凱恩斯的一句話,「我們終有一死」,在他去世之後短短几年時間,一切都應驗。但我們很難再有這麼睿智的聲音。

這本書是他的妻子珍妮弗·霍斯曼為他整理的在《紐約書評》等刊物上發表的文集,書名同樣來自凱恩斯的一句話:當事實改變之後,我的想法隨之改變,您呢?


《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

編者: [德] 海因里希·蓋瑟爾伯格

作者: [英] 齊格蒙·鮑曼 等

譯者: 孫柏 等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定價: 49.80元

米茲拉希猶太人為什麼成為了民粹主義的代表?它對美國銹帶選舉變局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柯林頓對民主黨的改造為什麼讓「高盛黨人」控制了美國經濟?為什麼當年抵抗希特勒的納粹黨(人人都知道要反對它)的能量在 1930 年代消耗殆盡?

歐洲是什麼?全球化是什麼?

思考是一件重要的事。

而恰好此時——在特朗普贏得大選、英國放棄統一歐洲理想、民粹主義全球復興、全球化變得面目模糊的時候,知識分子告訴我們歷史脈絡有跡可循。

我們需要歷史的眼光——可能會讓我們悲觀,甚至感覺無力,但至少我們知道世界其來有自。


《美國增長的起落》

作者: [美] 羅伯特·戈登

譯者: 張林山、劉現偉、孫鳳儀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定價: 128.00元

我們習慣的「增長」和「進步」只是一個「特殊世紀」里的一個標記。

這個特殊世紀大約開始於 1879 年,結束在 1970 年。

在之前的歷史長河中增長和進步從未如此彰顯過它們的力量,在之後,確切地說是 1970 年代之後是否持續還有待觀察——羅伯特·戈登認為可以下個結論了:增長已經放緩。

在他的研究中,1970 年之後的進步已經逐漸轉向人類活動的一個狹窄領域,這些活動與娛樂、通信、信息收集和處理有關。對於人類所關心的其他事務,包括食品、服裝、住房、交通、健康、家庭內外的工作環境等,無論是從定量還是定性的角度看,都已經放緩。

過去 150 年間美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創新。但是,對未來美國經濟進步的任何考慮都必須超越創新來考察阻力,這些阻力像狂風一樣正在拖累經濟進步的步伐。其中,最主要的阻力是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即 1970 年之後最高收入階層享有美國經濟增長成果的份額不斷擴大。


《鐵道之旅》

作者: [德]沃爾夫岡·希弗爾布施

譯者: 金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定價: 59.00元

沃爾夫岡·希弗爾布施認為鐵路可以視為一種包括了車輪、軌道和車廂的集成機器,這些集成機器,擴展成了一個統一的鐵道系統,就像一部覆蓋在大地上的巨型機器。

不僅於此。

他從旅行者——一種文藝的角度探討了鐵路對於時間、人與風景(空間)的改變,甚至連生產於某地的一種水果當它進入到鐵道系統的時候,生產者與消費者所感受到的知覺和屬性的不同。

這是工業化和工業化的結果。希弗爾布施在感慨空間與時間被改變的時候,似乎回到梭羅的當年之問:「我們急忙忙要從緬因州築一條磁力電報線到得克薩斯州」,但我們要和得克薩斯的人說些什麼呢?

這些有趣的問題當然可以提出來。雖然不必為希弗爾布施簡化了風景而擔憂,也不用擔心梭羅到底要和得州人說些什麼,世界發展早就證明了需求更多是被製造出來的。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放棄背後的那些深邃的提問。


《反智時代》

作者: [美] 蘇珊·雅各比

譯者: 曹聿非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定價: 58.00元

在 2007 年蘇珊·雅各比開始著手寫「反智」的時候,她忽略了 Twitter 的存在——打死她也不相信,十年後的美國總統是要用 140 個字元來治理國家的。

同樣,打死她也不相信的還有,在她青春期里代表著一波又一波人類戰勝各種傳染病、遺傳疾病的疫苗如今成為質疑的對象,而且是以科學的名義。

蘇珊·雅各比似乎一直處在滿臉不解的狀態當中,然後著手分析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智慧為什麼在美國越來越稀缺,垃圾思想是如何佔據了我們的大腦和公共話題空間……

這可能是一本被低估了的書,尤其是對於習慣了微博(字數)、知乎(似是而非的知識和洋洋得意的「謝邀體」)的我們。


《人類愚蠢辭典》

作者: [義大利] 皮耶爾喬治·奧迪弗雷迪

譯者: 姚軼苒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未讀

定價: 58.00元

引用一個詞條:

奇波拉愚蠢法則

第一,蠢人的數量永遠比想像的要多;第二,一個人是否愚蠢與這個人其他任何特性無關;第三,愚蠢損人不利己,甚至同樣害己;第四,蠢人潛在的危害性常常被低估;第五,在各種不同的人中,蠢人是最危險的一種。

第三法則事實上是對愚蠢的定義。

在另一個對「互聯網」的定義中,皮耶爾喬治·奧迪弗雷迪(本書作者)還說:在互聯網上流傳的消息中 90% 都是胡扯。從臉書這樣的社交網站到 YouTube 之類的視頻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分享自己不值一提的日常生活,而他的那幫朋友自然會慷慨點贊。

互聯網還為新愚蠢物種大爆炸創造了條件。……他們的聯合行動使人們的虛擬生活比現實生活更加愚蠢。

夠了。


《地下城》

作者: [美] 凱瑟琳·布

譯者: 何佩樺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定價: 49.80元

凱瑟琳·布不是印度人,不懂當地語言,也不曾在其背景下生活一輩子。「在多年糟糕的健康狀況後,我也懷疑自己能否應付雨季和貧民窟的惡劣條件。在我獨自待在華盛頓特區家中的一個漫漫長夜,我下定決心嘗試一下。當時我被一本大字典絆了一跤,倒在灑了一地的健怡蘇打當中,肺部穿孔,斷了三根肋骨,無法爬到電話邊。在那幾個鐘頭當中,我明白既然自己不適合與一本大字典和平共處,我倒不如嘗試尋求另個領域的興趣——這一領域超出我所謂的專長,失敗概率或許很大,卻很有可能有更具意義的互動。」

於是,有了這本《地下城》。

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阿布杜每回去東日,仍在尋找他的師父。他想告訴師父,在他作為孩童的最後幾年,他曾試圖做個高尚的人,然而,現在他相當肯定自己已經是成年男人,無法再繼續堅持下去。一個男人要是夠明智的話,並不會在善與惡、真與假、正義與另一個東西之間,做清楚的區別。

「有一段時間,我試著不讓我內心的冰融化,」他這麼說,「可現在,我就像其他人一樣,漸漸變成了髒水。我告訴真主安拉,我非常非常愛它。不過,我也告訴它,由於世界的運作方式,我沒辦法成為更好的人。」


《資本之都》

作者: [英] 拉納·達斯古普塔

譯者: 林盼秋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定價: 88.00元

每個人都會從這本寫德里的書里讀到一點什麼。

印度的拆遷、印度的腐敗、印度的民主、印度的房價、印度的暴富神話、印度的貧民窟……然後——我相信這本書的中國讀者都是躋身於中產階級或者未來幾年將會躋身中產階級之列——都會從中看到一點中國。

可能很多讀者會以中產階級的身份來咂咂舌,幸好我們不是印度(貧窮的那一個)。

其實,印度的中產階級跟我們一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很難想像自己是和數億身處困境的農民、獵人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神話中才有的生物分享著這個國家」。

印度與中國的相同與不同,下面三段話倒是準確:

「他們想要創造一座城市的時候,得請其他地方的人來讓城市運作起來,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勞動力。住豪宅的人是不可能讓一座城市運作起來的。城市的運作靠的是那些住在棚屋和貧民窟里的人——人力車夫、賣菜小販、皮匠、建築工人,等等,這些才是讓任何一座城市運作起來的人。」

「所以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里找不到工作的人便從自己的村子搬來德里。在德里,他們發現自己能找到工作,但沒地方住,所以他們開始在城市邊緣的空地上造一些小房子。對政府來說,他們代表了一個可以爭取的選民群體,所以政府決定把他們註冊成德里的選民,並為他們提供水電和配給卡。後來他們的家人也搬來了,並一起在這裡正常生活了 30 年。」

「人們不斷來到德里,這裡有很多工作機會。德里地鐵需要成千上萬的工人。他們在政府眼皮底下造了很多棚屋,政府什麼都沒說。但後來政府覺得這些人很臟,影響了市容。加上城市擴張後,他們住的地區已經不再是城市邊緣,政府想要從這塊土地中獲利,所以就對這些人說,住在這裡是非法的,讓他們走。」


《長樂路》

作者: [美] 史明智

譯者: 王笑月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 48.00元

任何一本來自駐中國記者(俗稱外電記者)寫現實中國的引進版書都值得推薦。

現在越來越少了。本來就是稀缺的。

視角和立場不須探討,至少在我們目力所及,他們都客觀、友好、寬厚,而且小心翼翼,生怕傷害了普通民眾的感情。當然,政府和大人物除外。

這是記者的天性和職責。

《長樂路》的作者是史明智,主角長樂路是上海的一個街道,史明智寫了街上幾個人的故事,這裡融合了一個大城市裡所集結的所有對抗元素。


《當世界又老又窮》

作者: [美] 泰德·菲什曼

譯者: 黃煜文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定價: 48.00元

世界為什麼老了?

回答的不是很系統。泰德·菲什曼羅列了一些國家又老又窮的現狀。

但他還是提供了一些洞見。

比如工業化促進了現代城市的形成和現代國家的體制。

但是當製造業轉移,中產階級產生機制出現扭曲——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入現代服務業,更嚴峻的問題,現代服務業能支撐像中國這麼龐大體量的國家創造財富嗎?在此之前,歐洲衰落、美國衰落都與製造業轉移相關,這是原因還是結果?

再比如,教育推遲了大多數人進入就業市場的時間,一個人有效勞動時間只有 30 年左右——創造財富的時間顯然縮短了,這是窮的原因嗎?


《低慾望社會》

作者: [日] 大前研一

譯者: 姜建強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 48.00元

日本人寫書像 PPT,連大前研一也不例外。

每一條數據都很整齊,認真地給你講一些道理。

看日本,很自然會想了解下中國的未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從社會人口構成、心態、社會消費和文化、貿易、也包括與美國關係,日本會給中國很多啟發。

或許。

但以中國的經濟體量和規模,接下來怎麼走未必會有太多借鑒。比如說了有十幾年的加強內需、減少外貿依賴——這個讓日本在匯率上喪失競爭力的關鍵,於中國的影響在變小。而日本藏富於民與中國未富先老,又有時機上的差異。至於國民素質和執政素質,就是另外的更大問題了。


《掃地出門》

作者: [美] 馬修·德斯蒙德

譯者: 胡?諄、鄭煥升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

定價: 68.00元

馬修·德斯蒙德為什麼可以長驅直入?

他問自己。

「怎麼會有人在一個拿著記事本和原子筆的陌生人面前,一五一十地交代自己的醜事,至今仍是個謎;怎麼會有人自己敞開大門放人進去,我到現在還弄不清。或許,那些身處流浪邊緣的房客除了需要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像是有電話可打或有車可用,還有一種無形的、心理上的需求。而另外還一個原因,那就是底層的人常覺得自己已經一無所有了,再多講點也不會怎樣。」

「馬修在這兒會讓你緊張嗎?」

「我早就沒什麼秘密了。」

「我也沒有,你懂的。什麼尊嚴,啥都沒了還管什麼尊嚴。」

馬修·德斯蒙德說這項研究讓他心碎。

這是一次田野調查的記錄,被掃地出門的、無家可歸者的生活。


《偉大的美國城市》

作者: [美] 羅伯特·J.桑普森

譯者:陳廣渝、梁玉成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我們最熟悉的概念,工業化與全球化,比我們想的還要影響深遠。

羅伯特·桑普森說,「整個社會學科,事實上是建立於 19 世紀後期變革的基礎之上的」,人們普遍認為,這些變革消解了「禮俗社會」(社區)的社會結構。

他的社會學研究與之相關,「我的策略是考察居所流動、組織關係和精英社交網路如何有差異性地將鄰里與支撐當代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跨領域機構和資源連接起來。」

這是一本有點理論門檻的書。好在他的研究對象是芝加哥,那裡不缺故事。


《戀地情結》

作者: [美] 段義孚

譯者: 志丞、劉蘇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定價: 45.00元

「Topophilia 是一個杜撰出來的詞語,其目的是為了廣泛且有效地定義人類對物質環境的所有情感紐帶。這些紐帶在強度、精細度和表現方式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也許人類對環境的體驗是從審美開始的。美感可以從一幅美景中獲得的短暫快樂,也可以是從稍縱即逝但豁然顯現的美之中獲得的強烈愉悅。人對環境的反應可以來自觸覺,即觸摸到風、水、土地時感受到的快樂。更為持久和難以表達的情感則是對某個地方的依戀,因為那個地方是他的家園和記憶儲藏之地,也是生計的來源。」

「其實,戀地情結並非人類最強烈的一種情感。當這種情感變得很強烈的時候,我們便能明確,地方與環境其實已經成為了情感事件的載體,成為了符號。」

段義孚把這些東西作為研究對象,展開了一次有趣的精神探索。簡單點說,歐洲 17 世紀出現的科學模型如何代替了中世紀的宇宙圖景,從而反映人類思想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環境態度的影響。

城市、郊區、鄉村和荒野這些環境經驗都意味著什麼,對價值觀形成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這是一本有趣的書。


《新城市前沿》

作者: [英]尼爾·史密斯

譯者: 李曄國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定價: 78.00元

當城市以消費來決定,而不是以居住於其中的生產者為核心定義時,一切都變了。我們理解的工業化發展出來的城市,再也不與產業工人相關了。

可能也相關,他們只是傳說中的低收入人群。

所以,士紳化是去藍領的——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來。

所以,「是消費而不是生產的價值引導著中心城區土地使用方案的決策」。

所以,我們特別熟悉的類似於「打造宜居城市」這樣的口號,這是說給中產階級的,是中產階級的宜居。

這是一本系統講述士紳化的書。士紳化及士紳化作為其中一部分的重建改造,是晚期資本主義城市發展的系統事件。就像資本主義努力用時間消滅空間一樣,士紳化也越來越努力地製造出差異化的空間以作為自身生存的手段。


《一個樂觀主義者在美國》

作者: [意] 伊塔洛·卡爾維諾

譯者: 孫超群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定價: 45.00元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會有不同凡響的洞見?哪怕他沒有社會學的訓練,似乎也不大懂城市景觀學,但他總是恰到好處地把最有趣的一些觀察呈現出來。

我猜測主要在於感受力足夠敏銳,並且,顯然,卡爾維諾還是比社會學家的文筆要好。

他對比了義大利與紐約的丑房子——

愛一座城市就不得不相應地承受一些折磨。你要看著這座城市發生改變,熟悉的街景消失,古舊的氛圍被破壞,而新的面貌卻越來越醜陋,不可與往昔同日而語。……但是紐約的改變與義大利又有些不同。因為在義大利一幢難看的建築建造起來,你知道自己可能不得不終身面對它,甚至你的兒孫輩也要面對它。但在紐約不一樣,這裡的房子壽命最多也就三十年,有些大概七八年後就被拆除了。城市風景不斷變化,你會覺得自己幾乎很難跟上它的節奏,只能惶惑地面對著那些拆拆停停的臨時標誌、圍欄和腳手架。也偶有一些建築能逃過這樣的厄運,矗立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便無可避免地帶上舊時光的哀婉氣質。當這些建築也面臨拆除的威脅時,往往會激起人們愛國主義式的抵制和保護。

卡爾維諾總結說:「不過好在美麗如果是短暫的,醜陋也會是短暫的。一座丑房子不會存活太久,想到這個安慰,又感覺生活有些希望了。」

這應了這本書的書名,樂觀主義者果然比我們總是痛心疾首、痛不欲生要達觀得多,雖然也於世無補。


《文憑社會》

作者: [美] 蘭德爾·柯林斯

譯校者: 劉冉(譯)、紀東傑(校)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定價: 59.00元

蘭德爾·柯林斯教授觀點犀利,洞見和爭議兼具。他認為,教育不是社會流動的階梯,而是社會流動的障礙。教育系統的本質是一種人為強行規定價值的通貨。和其他通貨一樣,文憑也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問題。學位不斷貶值,人們為了搶奪工作職位,不得不接受更多教育。至於如何解決,他提出,立法廢除全部證書。

他說的是美國。顯然,這本書也可幫助我們思考當前中國的社會現實,教育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功能?教育擴張帶來的後果又是什麼?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

作者: [英] 帕特里克·貝爾福

譯者: 欒力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定價: 128.00元

一本政治精英視角下的奧斯曼帝國通史。

奧斯曼帝國歷經六個世紀,橫跨亞非歐三大洲,有著近 40 位君主,它足夠複雜。英國歷史學家帕特里克·貝爾福提醒我們注意它的三個層面,首先它是一個土耳其人的國度;在根本上,它是一個伊斯蘭國家;在土耳其民族認同和穆斯林體系之上,最重要的特徵在於它是一個世界性大帝國。

蘇萊曼一世讓奧斯曼帝國在 16 世紀達到頂峰,隨後是三個半世紀的衰落。衰落的帝國需要改革。 19 世紀是奧斯曼帝國改革的時代,帝國的君主希望這個有著 500 歲高齡的中世紀社會演變成一個構建在西方憲政原則上的現代國度。 19 世紀 70 年代,改革事業達到巔峰,出現了議會憲政。改革總是難的,專制對統治者總是有莫大吸引力,議會憲政時期很快就結束了。

不過,新思想的傳播影響了年輕人,青年土耳其黨人發動革命,推翻了專制統治。但青年土耳其黨人隨後變成一個更為專制的政府。同時,命途多舛、奄奄一息的奧斯曼帝國又遇到了民族主義理念和運動在全世界的興起。對這樣一個由王朝統治的多民族帝國來說,可謂敲響了喪鐘。


《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作者: [美] 西恩·麥克米金

譯者: 姚志宏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定價: 118.00元

如果不理解奧斯曼帝國的終結,也無法理解現代中東的誕生和如今的衝突根源。關於這段歷史,普通讀者可能最熟悉的是大衛·里恩導演的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和記者斯科特·安德森所寫的暢銷書《阿拉伯的勞倫斯》。另外,中文翻譯作品還有《奧斯曼帝國的衰亡》和《瓜分沙洲》等。

有意思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終結》的作者對兩部《阿拉伯的勞倫斯》都看不上,認為分裂奧斯曼帝國的原因絕非《賽克斯—皮科協定》那麼膚淺。電影「與真實歷史大相徑庭」,書是「驚人歪曲的新研究」。但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對照起來讀,至少能幫助我們對奧斯曼帝國和現代中東的思考。


《美國秩序的根基》

作者: [美] 拉塞爾·柯克

譯者: 張大軍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漢唐陽光

定價: 138.00元

1970 年代,《美國秩序的根基》出版時,美國正處於危機。「美國秩序」的復興是保守主義思想家拉塞爾·柯克的希望。轉眼到了 21 世紀,美國似乎又處於危機之中。政客只是喊了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但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讓美國曾經偉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美國能成為一個自由而繁榮的國度?

柯克覺得,根本原因是基於基督教信念的有秩序的自由。進一步說,本書譯者張大軍將柯克認為的美國成功之道具體概括如下:宗教信念派生出有秩序的自由觀;有秩序的自由觀派生出自由市場和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自由市場和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則為美國經濟、社會和個人活力的發揮提供了儘可能多的保障。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作者: [英] 奧蘭多·費吉斯

譯者: 曾小楚、郭丹傑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理想國

定價: 139.00元

「做一個俄羅斯人意味著什麼?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使命是什麼?而真正的俄羅斯又在哪裡?歐洲還是亞洲?聖彼得堡還是莫斯科?在俄羅斯文化的黃金年代裡,這些『受詛咒的問題』在每一個嚴肅知識分子的腦海中陰魂不散。它們就是本書試圖探討的、隱藏在藝術表面之下的問題。」

奧蘭多·費吉斯不但能寫,故事也講得好。除開這本《娜塔莎之舞》,《耳語者》《克里米亞戰爭》等都是他的作品,也都是厚厚一大本,但看起來一點都不枯燥。費吉斯說,如果我們觀察足夠仔細,或許可以窺見俄羅斯民族的內心世界。當然,他是一個很好的帶領者。


《往事與隨想》

作者: [俄] 赫爾岑

譯者: 項星耀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後浪

定價: 280.00元

按照慣例,年度圖書我們一般不會選擇再版書。但是,我們覺得俄國思想家赫爾岑(1812—1870)三卷本的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確實重要,所以應該推薦。

以賽亞·柏林是這樣誇他的:「他的自傳是俄國文學與心理學天才的偉大紀念碑之一,堪與屠格涅夫及托爾斯泰的偉大小說並列。」


《平常的惡》

作者: [美] 朱迪絲·N.施克萊

譯者: 錢一棟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 48.00元

人有許多惡,比如殘忍、虛偽、勢利、背信棄義……不過,朱迪絲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歌頌或根除人之惡,而是討論種種惡的危害與價值,探究在思考這些惡時所面臨的困難。

那這對一個自由主義者意味著什麼?

自由主義者不追求惡與美德的一致性,每個人都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但這也意味著非同尋常的倫理困難。

「我們的生活必然伴隨著矛盾、無法解決的衝突以及既不相互對立也非和諧一致的公共與私人律令之間的平衡。如果我們想要對自認為已經知道的東西有充分的了解,那麼這些平常的惡至少可以揭示出我們必須與之鬥爭的對象。」

畢竟,「從沒有人向我們許諾一種無需付出努力的道德生活」。它難,但值得我們追求。


《劍橋阿倫特指南》

編者: [美] 達納·維拉

作者: [英] 瑪格麗特·卡諾凡

譯者: 張笑宇、陳偉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定價: 69.00元

哲學家的著作大多比較難懂,有一本指南可能會對閱讀有幫助。即使你認為你讀懂了,那一本不錯的二手文獻也是很好的補充讀物。

《劍橋阿倫特指南》收集了全球 15 位學者從政治、歷史與哲學等層面探討阿倫特思想中主要議題的論文。這些論文角度各異,不僅有褒獎,也有尖銳批判。

「她是一個思想家,但是一個堅定地站在政治生活一邊的思想家,這種政治生活的內涵是為公共精神所激發的充滿活力的公民生活,是『照料世界』,是獨立判斷。多少人在反抗極權主義的興起中失敗,多少人在追求智慧的哲學之路中置政治生活與人類的多樣性於不顧,阿倫特念茲在茲;也正因如此,她傾其畢生的天才與智慧,向我們揭示了那種致力於積極保存世界性自由的生活之不容置疑的意義。」本書編者達納·維拉教授寫道。


《基因傳》

作者: [美] 悉達多·穆克吉

譯者: 馬向濤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定價: 88.00元

很可惜,悉達多·穆克吉沒有對賀建奎於 2018 年底公布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什麼回應——媒體向他提問,但迄今沒有回復。這個事件是穆氏所寫《基因傳》最後一章的意外後續,同時也是對這本書托盤而出諸多問題的粗暴回答。關於基因編輯的方式以及倫理,關於基因這個存在的發現、確認和辯論,《基因傳》和穆氏的前作《眾病之王》一樣,從文化和科學雙向切入,在人性和社會視角之上娓娓道來。「何以為人」是個博大的命題,而這本書給出的知識框架尤為完整。


《法式誘惑》

作者: [美] 伊萊恩·西奧利諾

譯者: 徐麗松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定價: 58.00元

「法式」是一個Meme。流行文化執著於翻譯法國風情密碼,從穿著建議到濃湯菜譜,著述可謂連篇累牘。這本書的好處在於,記者 Elaine Sciolino 在被法國總統行了一個吻手禮之後,打算從一個抽象的概念入手:誘惑。雖著眼於無形,探討的問題和對象卻異常紮實:誘惑之於法國人意味著什麼,它和他國文化語境相比差異何在,在無數人探討過的美食、服飾、香水、談話、調情、購物、人際關係等等領域,誘惑如何體現,又要如何實施?「誘惑是一場戰爭」,書中的一句話寫道,它關乎有所為有所不為,關乎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關乎對於過程的耐心……就像這本書一樣,如不抽絲剝繭,無以探究樂趣所在。


《第三帝國的遊客:法西斯的崛起:1919-1945》(Travelers in the Third Reich: The Rise of Fascism: 1919–1945)

作者: Julia Boyd

出版社: Pegasus Books

1930 年代是納粹從崛起到鼎盛的輝煌時期,也是外國遊客,尤其是英美遊客雲集德國的時期。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對納粹德國正在發生的不詳發展——壓制公民和新聞自由、反猶主義暴行、一黨專制、極權獨裁、集中營、軍事擴張——視而不見。這並不全是由於他們主觀上的冷漠和自欺,或者故意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而是因為納粹統治下的旅遊文化呈現出一種「正常」和「黨化」同時並存,相安共處的景象。

人們常說旅遊是一種「眼見為實」的體驗,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旅遊讓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反而比看的到的東西更多,而看不到的部分卻更為本質?這正是我們在閱讀《第三帝國的遊客》需要思考的問題。(徐賁 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

註:此推薦語摘自徐賁教授為我們寫的文章,之後會發布全文。


《間諜與叛徒》(The Spy and the Traitor)

作者: Ben Macintyre

出版社: Crown

偉大的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稱這本書是他讀過最好的真實間諜故事。事實上,這本傳記也像勒卡雷的小說一樣精彩。

傳記的主角是雙面間諜 Oleg Gordievsky 。 1963 年, 25 歲的 Oleg Gordievsky 加入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後來成為蘇聯在倫敦的高層人物。但是,從 1973 年開始,他就秘密地為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工作,改變了冷戰的歷史。

1985 年,蘇聯希望召回 Oleg Gordievsky ,他的身份也即將暴露,英國政府展開了對他的營救。後來,他生活在英國,還寫了很多關於克格勃的書。現在已經 81 歲了。


《創意選擇》(Creative Selection)

作者: Ken Kocienda

出版社: St. Martin"s Press

任何公司都想來一次 iPhone 前十年的成功,包括今天的蘋果。

關於蘋果為何成功的解釋不少,但大多都在說一個人,甚至簡化為一個人有品味。

設計師、程序員肯·科欽達(Ken Kocienda)有不一樣的角度,他參與了 Safari 瀏覽器、初代 iPhone 和 iPad 研發,他是你今天習慣在一小塊玻璃上打字的直接原因。

更好的是,科欽達不在管理層,在蘋果十幾年一共也就和喬布斯說了不到十次話——只有當面給他做演示才能說上幾句。所以《創意選擇》不是一本還原喬布斯如何行事的書,它關於蘋果最迷人的那些年,從一個執行者的角度,看目標如何下達又如何實現,一個點子如何成為產品。

這本書再次敘述了一個樸素的道理,任何看上去簡單而理所當然的好設計,背後都是思考與嘗試的重複。但它不是副標題「走進喬布斯黃金時代的蘋果設計過程」所暗示的成功指南。照搬書里總結的流程,不會比企業家照搬喬布斯的脾氣帶來更好的結果。


《刪除社交網路賬號的 10 個理由》(Ten Arguments for Deleting Your Social Media Accounts Right Now)

作者: Jaron Lanier

出版社: Henry Holt and Co.

一部手機隨時上網,免費的互聯網服務連接全世界所有人和信息。這是過去十年是最大的經濟增長引擎,也被認為是人類過去十年最偉大的技術進步。

但十年間,蘭尼爾一直在懷疑我們要為此付出的代價過於高昂——這已是他為此寫的第四本書。

不是說偏見與假新聞的傳播、或者信息碎片化。他更擔心人們太習慣於跟著大互聯網公司編寫的規則與演算法行事,看演算法讓你看的東西、發演算法鼓勵你發的言語,逐漸失掉自己的獨立思維、失掉自己靈魂的「神秘火花」,被改造成龐大機器的一個零件。

像他之前的幾本書一樣,《刪除社交網路賬號的 10 個理由》更像是一本宣言。當中的號召不會改變什麼,「刪掉所有社交媒體賬號,或者,至少先停用 6 個月」。但沒有解決辦法不代表我們不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為現在的一切便利究竟付出著怎樣的代價。


《壞血》(Bad Blood)

作者: John Carreyrou

出版社: Knopf

一個名校輟學生創辦公司,做出革命性產品,改變了行業規則並最終改變了世界。這個適用於喬布斯、蓋茨、扎克伯格的描述一度看上去可以套在 Theranos 創始人伊麗莎白·福爾摩斯(Elizabeth Holmes)身上。

她宣稱自己發明的隨身機器可以在家擠兩滴血,得到在醫院裡抽上幾管、等上幾小時同等病症檢測效果。前美國國務卿是她的董事、沃爾頓家族和默多克是她的投資人、美國第二大連鎖藥房 Walgreen 要幫她建 40 個血檢中心。直到《華爾街日報》記者約翰·卡瑞尤(John Carreyrou)2015 年調查發現,Theranos 根本達不到宣稱效果,是用其它公司的機器做分析,假裝是自己的檢測結果。不止是產品效果造假,營收前景也是編的。90 億估值幾個月後被清零。

卡瑞尤在原先系列報道後做了更多採訪,寫出《壞血》,還原了一個連穿衣、開車都要效仿喬布斯的科技創業者,是如何在自己畫的餅無法兌現後,一步一步騙到超過 7 億美元、90 億估值。

今天,矽谷和中國都已經習慣性懷疑科技公司和創始人們的故事有幾分可以信,而 Theranos 差不多是戳破泡沫的開始。


《如何改變你的思維》(How to Change Your Mind)

作者: Michael Pollan

出版社: Penguin Press

「如果我來寫這個話題,人們可能會覺得這人之前寫的東西很嚴肅,這是不是一個被忽略的話題,而不是輕易因為『嗑藥』而忽略它。」邁克爾·伯倫在一期播客訪談里說這是自己寫 LSD 的原因。

這不是什麼自大的話。你看《紐約時報》2018 年的年度十大好書就把《如何改變你的思維》列了進去。他的書很難不被關注,這位 UC 伯克利教新聞學教授以四本關於食物的書為人所知,那句「只吃食物,別吃太多,以植物為主」帶動過去十年美國中產對食物與營養的重新認知。

伯倫年輕的時候沒趕上 LSD,因為這本書才第一次嘗試。他從 LSD 的歷史——瑞士化學家的精神藥物試驗、1960 年代影響嬉皮士運動,寫到人腦如何運作(或者說我們對人腦如何運作的無知),到「幻游」嚮導和幫助絕症患者接受死亡的實驗、新進重啟的致幻劑研究以及政府政策。方方面面都寫到了。書挺長,但伯倫總能保持節奏,像之前幾本書一樣讓你一直往下翻。

LSD 在大多數地區依然違禁,同時關於致幻的研究已經重新啟動,而就像伯倫說的。我們距離理解人腦意識如何被改變還非常遙遠,「哪怕這改變只是換掉一個分子,或者做一場冥想」。


《明治維新究竟是怎麼回事?——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明治維新とは何だったのか――世界史から考える)

作者:半藤一利、出口治明

出版社:祥伝社

這是一本對談集,一位是當代日本著名歷史作家半藤一利,另一位是現任立命館亞太大學校長出口治明。半藤寫過很多關於現代日本史的優秀作品,對明治維新政府主導者的歷史觀持批判態度,認為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那樣的政治家為日後的日本埋下了禍根,而出口具有很豐富的國際經驗,精通經濟。這兩位都思路開闊,觀點銳利,閱讀對談對重新理解明治維新很有幫助。(王前 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特任副教授)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WPP 裁員 3500 人、發布新戰略,還是被批評「不夠大膽」
《神秘博士》中國風插畫,蘋果在CES主會場旁邊打廣告暗諷Android|乙方日報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