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防治中老年人健康頭號"殺手"腦血管疾病

如何防治中老年人健康頭號"殺手"腦血管疾病

主持人續續:

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它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也高,並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本期節目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的是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血管內科中心的主任陳勝雲教授,請陳教授來給我們講解一下關於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的知識,陳教授,您好! 

陳勝云: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來自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血管病內科中心的陳勝雲,很高興跟大家在這裡談一下腦血管病方面的知識。 

主持人續續:

陳教授,您好!說到腦血管疾病我覺得大家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了解,那麼請您講解一下什麼是腦血管疾病,它都包括哪些疾病? 

陳勝云:

腦血管疾病現在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病,那麼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它的發病率是很高的,但是在一些年輕人中,他也會發生腦血管病,所以我想腦血管疾病就是除了心血管病以外危害人類健康最大的一類病,那麼什麼是腦血管病?顧名思義,我們看腦血管病一定是腦血管上的疾病。 

主持人續續:

腦袋裡邊的血管上的病。 

陳勝云:

對,但是我們說的腦血管不僅僅是在腦子裡面的血管,因為我們得知道我們的腦的供血是來自什麼?來自我們的心臟,那麼從心臟泵血,泵出來以後,經過主動脈弓,然後再經過顱外的頸動脈、椎動脈,它入顱形成了一系列的非常複雜的一個腦血管的供血系統,那麼在其中的任何一個過程中,血管方面出現了任何問題,那麼它都會導致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總體來說,從臨床診斷上面來說,根據它的病生理機制,還有我們通過影像學能夠檢測到的一些影像學上可見的,比如說可以把它分成出血和缺血兩大類,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就是顧名思義就是腦血管破裂出血了,那麼缺血,它往往就是由於我們老百姓說的血栓形成或者是血栓掉下來了,或者是血管閉塞了,它由於缺血,那麼血管被堵塞住了,所以它會造成腦組織的這種因為缺血、缺氧、壞死。腦出血,它血一下就出來以後,它也會對組織造成這種損毀性的改變。那麼一旦發生了這種腦組織的這種壞死的話,那麼它就會出現一些我們叫局灶的神經功能癥狀,比如說咱們常見的就是偏癱,然後話說不出來了,嘴歪眼斜,這有可能都是腦血管疾病造成的癥狀,那麼同時他也會出現一些這種昏迷,嚴重的頭痛、頭暈等等這些我們叫全腦癥狀。那麼整個是由於比如說一下腦出血了,他腦組織裡邊的這種容量開始增加,因為它裡頭有一個大血塊,腦容量增加的話,那麼它就會造成腦壓的增高,顱壓一增高就會出現這種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劇烈的頭痛、噁心、嘔吐,所以我們把它稱為全腦癥狀。那麼腦血管疾病總體來說這一大類病,都是跟腦的本身的血管和腦供血的血管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把它統稱為叫腦血管疾病。中醫裡面把它稱為中風,那麼在英文裡面就叫stroke。這個stroke就是原來它的意思就是打擊的意思,所以顧名思義我們又把它稱為叫腦卒中,所以這幾個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是我們要知道腦血管病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出血,一類是缺血。那麼大概有2/3的腦血管病,它是一個缺血性的血管病,所以我們往往講到腦血管病的預防,大多數都是針對這種缺血性卒中的預防,出血性卒中它的病因比較複雜,它也分成腦實質裡頭面得出血和蛛網膜下腔的出血,它們的病因不太一樣,那麼蛛網膜下腔的出血,大概80%的病因是這種顱內的動脈瘤破裂造成的,它來來勢洶洶非常兇險,死亡率非常高,但是如果你及時救治,你把動脈瘤處理了,這個病人的愈後是比較好的,就是他只要治療了他能夠存活下來,那麼他的這種殘損發生率偏低一些,腦出血,它大概有30%到40%的病因是由於高血壓引起來的,所以我們有時候也把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預防和我們的缺血性血管病的預防是放在一起的。但是還有一些其他原因的出血,比如說像一些年輕人的出血。 

主持人續續:

腦血管破裂。 

陳勝云:

對,那麼他有可能是血管畸形,就是血管的異常造成的,比如說腦血管的畸形,然後還有一些我們叫煙霧病,就是顱底的異常血管網這種病造成的,那麼還有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它也會導致腦出血。比如說紅斑狼瘡它引起系統性血管炎,它也可以引起血管的破裂,那麼對於這種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來說,它的病因就更複雜了。所以我們在臨床中,我們針對缺血性血管病的診斷是相對會多一些的。那麼出血性的血管病,我主要就是給病人尋找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主持人續續:

我一直以為缺血性是它會發生堵塞,血管血流就走的慢了,然後堵大了,它就會破裂,是這樣的邏輯嗎? 

陳勝云:

你可以這麼理解,但是這只是它其中的一種發病的機制,就是慢慢的血栓在上面沉積,然後血管越來越窄,血流量越來越小,但是還有一種機制就是比如說你從心臟掉下來一個栓子,它會順著血流衝到遠端,這時候他發病是很急的,這種叫栓塞。那麼從缺血性的腦血管病的病因來說,其實它更複雜。那麼隨著這種咱們現在的現代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和這種多學科共治的這種理念,我們就是會把缺血性腦血管病分成五大類。第一大類就是這種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我們這個是在臨床中佔了30%到40%,發生率是比較高的。那麼咱們的這些中老年人的這種腦血管疾病,如果你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這些非常多的危險因素髮生,這種機制的腦梗死可能是比較多見的。 

主持人續續:

比例最高。 

陳勝云:

對,比例最高。但是我們在臨床中也發現大概有20%左右的,它的栓子是來源於心臟。 

主持人續續:

就是說今天講的那種原因衝上去了。

陳勝云:

對,心臟病它也可以導致腦血管病,這個可以有時候是不分年齡的,比如說我們也經常發現這種大的卵圓孔未閉,掉下來一個栓子引起來的這種青年卒中比較多見,然後老年人他房顫發生率高,那麼房顫跟這種心源性栓塞的關係也是比較密切的。那麼還有一大類我們叫做小動脈疾病,它為什麼不跟前面規定一類,因為它從病理學上面,它是只發生在這麼一部分小血管的,但是這個後果比較可怕,主要它也是造成這種腔隙性梗死,腦白質的病變,然後再加上這個也會發生出血,用核磁檢測能檢測到多發的胃出血,這種病人它可以表現出急性腦血管病的癥狀,突然一下子偏癱失語了。但是還有一部分病人就是表現出慢性的癥狀,就是他沒有出現急性過程,他會出現慢慢的走道不好,記憶力下降,那麼這種有時候到醫院一檢查就發現他可能是個小動脈疾病。還有兩大類疾病,有一種是其他原因引起來的,這種原因就比較複雜了,所有跟這個血管有關係的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導致,比如說像艾滋病可以引起腦血管病,那麼結核病也可以引起來,因為它可以發生結核性的血管炎。還有一些跟感染有關係的,比如說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它也可以引起腦血管病,那麼還有一些像青年女性最好發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還有這種風濕性疾病,還有咱們最常見的就是這種橋本氏甲狀腺炎,它也可以發生腦血管病,也可以的。那麼還有動脈壁上如果有病變,比如說發生了這種夾層,動脈夾層形成,最常見的就是比如說您去按摩一下,按摩師的手法什麼有問題,一下損傷了你的頸動脈或者你的椎動脈,那麼或者有時候外傷性的這種頸動脈,那麼它會在血管壁上形成一個壁間血腫,這個水腫越來越大,它就有可能從破口那掉栓子,那麼它也會形成血管病,而且血管壁越來越窄,它夾層這個裡邊有個血腫形成,越來越窄的話,它也會造成這種血管病。那麼還有一些就是說它表現出來的就是局灶性的神經系統損害癥狀,用影像學核磁CT檢查發現他確實是個腦梗,但是我們查了前面這些所有的原因,我們最後都沒有確定下來,那麼叫做不明原因的腦梗死。 

主持人續續:

不明原因。 

陳勝云:

不明原因的腦梗死,兩大類疾病可能是是非常常見的,但是用目前的檢查方法,我暫時沒有檢測出來,那麼一個就是房顫,房顫引起來的腦血管病,還有一個就是卵圓孔未閉,還有一些反常通道的一些,反常通道引起來的反常栓塞,比如說肺的動靜脈畸形等等的都很有可能,所以作為一個腦血管病的整個的疾病譜來說,它實際上是涵蓋了全身性疾病。那麼既包括了你的這種全身性的動脈粥樣硬化,那麼全身的感染,比如說惡性腫瘤,還有一些免疫性疾病,包括一些外傷性疾病,還有本身腦血管病的發育異常,心臟結構的異常,血管方面的異常,它都有可能。

主持人續續:

在腦洞里反映出來。 

陳勝云:

對,它實際上是一個終末疾病,它有可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下來以後它才會發病。 

主持人續續:

其實我們平常一說就說到心腦血管疾病,好像是心臟跟腦子就是連在一起的,而且剛才您也講到說房顫包括心臟的這種栓塞可能會影響到腦部,這兩個疾病之間是有什麼樣的關係?如果心臟發生了問題,是不是腦血管也會未來會馬上發生問題呢? 

陳勝云:

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想心臟的功能,它是泵血的功能,維持基本的生命的對吧?但是心臟供血的大概80%左右,它是給哪兒供血呢?是給腦供血。 

主持人續續:

80%給腦子供血了。 

陳勝云:

對,所以心臟出了問題,腦血管方面或腦組織方面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血流量的影響,那麼我們常見的心臟病,那麼比如說冠狀動脈病變引起來的這種心梗,心肌梗死,對吧?那麼急性心梗的時候,如果它要是發生了這種心臟射血能力的下降的話,那麼腦血管它可能會出現什麼?整個腦子的一個低灌注的情況。那麼另外還有比如說如果你發生的是一個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大多數原因可能是這種心律失常造成的,如果由於心律失常,心臟的一下子的泵血量下降的話,那麼在腦部的表現就是暈厥,全腦的缺血,但是它最後有可能它並不會診斷成腦血管疾病,但是這種往往我們是需要去查心臟病因的。 那麼還有在心臟上面,它心臟上面有瓣膜,瓣膜上如果你有這種腹壁的血栓,比如說我們原來最常見老聽說過的,現在很少見了,就是風濕性心臟病。它主要的就是在二尖瓣上面,它有柱狹窄還有與贅生物,那麼這些贅生物會順著血流直接的把血栓打到腦內,然後另外還有這種心臟裡面的房顫的患者在左心耳裡面發現血栓的可能性非常高,那麼這種血栓它也會不同程度地往腦血管裡面去,就它順著血流的沖刷往血流往腦血管走,那麼還有一些。

主持人續續:

不光氧氣到了腦內,然後血栓也到了腦內。 

陳勝云:

對。一個就是說我們的一些心臟裡面有一些可能潛在的反常通道,比如說正常的我們左心和右心是完全分開的,那麼中間是有膈的,對吧?那麼這樣能保證你的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完全分開的,那麼有的患者,他就是潛在的這種卵圓孔未閉,實際上在正常的成人中有大概15%是存在的。 

主持人續續:

挺高的比例。 

陳勝云:

對,非常高,那麼卵圓孔未閉,卵圓孔應該大概在咱們出生後六個月應該完全閉合的,但是有一小部分人沒閉上,但是平時他沒有什麼反應,也沒有什麼表現,但是一旦他用力吸氣等等的這種情況下,它就會有一些小栓子就通過右向左的分流就直接進到腦血管里去了。 

主持人續續:

這樣的。 

陳勝云:

對,它跟偏頭痛的交叉率還非常高,這個疾病。所以我們想心臟和腦實際上是分不開的。那麼同時我們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時候,比如說蛛網膜下腔出血很容易發生的就是這種心臟的節律的異常,那麼我們在發生腦梗的時候,經常也發現病人同時也出現了心肌梗死。

主持人續續:

腦子出現問題,心臟也會有問題。心臟有問題,腦子也會有問題。 

陳勝云:

因為腦子它還有一個功能,它有一個交感神經的一個中樞的功能,所以它的交感神經出現了問題,這個系統出現問題了,心臟的節律也是會出問題的。 

主持人續續:

那太可怕,這是兩個最關鍵的部位。 

陳勝云:

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現在提出來一個比較新的理念叫做心腦同治,心腦同治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從腦血管疾病去尋找心臟病的病因、根源,那麼如果發生了心臟病,同時,我們尤其是缺血性心臟病,我們也要去從這種全身的多血管床來去看腦血管病的風險有多高,那麼我及早的要給它進行一個預防。 

主持人續續:

那腦血管疾病多是慢性的還是緊急的急發性的多呢? 

陳勝云:

這個是在臨床中都有,那麼我們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實際上還是急性的多見,因為它只有急的癥狀以後,他才去醫院,沒有癥狀的時候,他不去醫院,沒有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的時候,大多數人是不選擇去醫院的,那麼急性的腦血管病一般來說它發病非常急驟,往往都是有一些誘因,比如說天氣寒冷,生氣著急或者熬夜等等這些誘因,他一旦發病可以出現兩類癥狀,我們把它歸成一個是全身性癥狀,全腦的癥狀,比如說有的人會出現突然的意識喪失,噁心、嘔吐、劇烈的頭疼,然後有的人是頭暈、眩暈,天旋地轉的暈,那麼還有一部分人他會出現這種叫局灶性癥狀,局灶性癥狀可能沒有全腦癥狀,也沒有頭疼、噁心、嘔吐,沒有頭暈,但是它表現出來的是突發的肢體活動障礙,一側或者單側都可能會出現。那麼還有這種言語障礙,就是說話說不出來了,然後面部臉上嘴歪了,你讓他笑一笑,他有一側這個臉就不對稱了,那麼還有語言障礙,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失語,就是說他完全聽不懂別人說的話了,或者是別人讓他幹什麼,他也不能執行指令了。那麼還有一部分人構音障礙,就是說話含混不清,但是還有一些病人他表現出來的就是平衡障礙,走不穩道了,突然他就走不穩道了,然後還有一種視覺癥狀,比如說突然的一隻眼睛看不見東西了,還有這種有整個的這半邊,右半邊看不見了,我們叫偏盲。那麼這個是在腦血管病中非常常見的癥狀。 

主持人續續:

就是出現了這些癥狀,一般就要來醫院來。 

陳勝云:

對,它提示的就是一個可能的急性腦血管疾病。那麼單純如果不出現這些局灶癥狀,單純出現一個嚴重的頭疼,可能是腦血管病嗎?也有可能,對,因為這時候如果你這個頭痛是不能自行緩解,而且是從沒有經歷過的這種劇烈頭痛的話,你必須要到醫院去查ct,排除一下他有沒有急性腦血管病,那麼這種常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腦出血比較常見的,那麼慢性腦血管病有沒有呢?也是有的,因為我們經常在臨床中發現有一些老人家,他會表現出行動比較遲緩,那麼走道有點拖地,說話也慢,然後做什麼事也慢,反應也遲鈍。 

主持人續續:

老年人慢不正常嗎? 

陳勝云:

應該是不慢的,那麼我們往往進來以後,醫生根據他的問診,整個的總體的發病情況和發病的時間,我們會給他進行一些疾病的排除,那麼首先要排除一下是不是帕金森病還有阿茲海默症、痴呆這一類的病,但是必須要排除的就是腦血管疾病引起來的這些癥狀。比如說腦血管疾病,它會引起帕金森,類似帕金森的癥狀,然後同時還可能會引起這種認知功能的下降,而且認知功能下降可能表現出是不同程度的,比如說簡單的一個主觀認知功能下降,他就是以前能完成的一些任務,他完成不了了。比如說以前他可能能做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這時候他可能是覺得我歲數大了,我做不了了。這個其實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主持人續續:

其實它是應該可以做的。 

陳勝云:

對,就是說這個人老,但是他能力不應該那麼完全的下降。那麼這時候醫生就應該給他做一下腦血管方面的檢查,我們往往就是要做神經影像學檢查,做個頭核磁或者頭ct,那麼看看它有沒有多發的這種腔隙灶和腦白質病變,這種病人往往他起病是比較隱襲的,而且是慢性的。在臨床中我們最常見到的病人就是告訴我頭暈,一個頭暈,我有可能查出是這種腦血管病引起來的,還包括這種帕金森癥狀和痴呆,但是也有可能頭暈還會發現是這種帕金森病,所以對於這種慢性的,有這種頭暈還有行動語言變慢,然後認知功能下降的,還得應該到醫院再去詳細檢查一下。 

主持人續續:

可是陳主任,我覺得老年人是不是多多少少都有點腦血管疾病呢? 

陳勝云:

不一定。 

主持人續續:

那是都應該找您去看看,然後再接著進行一些治療? 

陳勝云:

是這樣的,這就涉及到一個腦血管病的一個預防問題了。那麼我們剛才說的,如果您發生了這種腦血管病的癥狀,而且醫生也給你做了明確診斷的,腦血管疾病的,這時候我們進入到的是一個二級預防階段,因為我們知道它的複發率高。

主持人續續:

您說得了的意思,就是說出現剛才您說的那些癥狀了,這個叫得過一次。 

陳勝云:

然後到了醫院以後醫生已經給你診斷了,OK那麼這時候,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我要給他進行二級預防了,就是預防它再次發生,那麼這是一個這種疾病的預防,但是在你沒有發生腦血管疾病之前,那麼我們也是應該注意的,這時候我們在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提出過這種疾病的全程預防概念,那麼這個就進入到一級預防。

主持人續續:

就一次沒有出現過,就叫一級預防。 

陳勝云:

它就是你有發病之前,我就開始干預了,那麼這時候我要找到的是它的高危人群,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是誰?那麼我們是要把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尤其是我們這裡面主要指的是缺血,因為出血裡邊的高血壓腦出血實際上是跟缺血的預防確實是差不多的,那麼對於這些還沒有發病的病人來說,我們要找到他的就是這種我需要去干預的人群,比如說您什麼事都沒有,醫生是不會管你的,對吧?您自己調整好你的生活方式就好,但是針對腦血管病的一些高危人群,就是危險因素比較多的人群是必須要進行疾病前的干預的,那麼什麼是高危人群? 

主持人續續:

什麼是高危人群? 

陳勝云:

那麼因為我們就回到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來說了,那麼在國外的有一個非常知名的研究,有一個國際性的一個卒中實驗,裡面把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大多數的腦血管疾病歸結成了十大類情況,那麼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高血壓,那麼還有一個脂代謝紊亂,肥胖,還有糖代謝異常和糖尿病,那麼這些都是高居榜首的,包括吸煙也是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但是腦血管病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危險因素,這是我們無法干預的。比如說性別、年齡、低出生體重和種族,這個是你無法改變的,所以老年人他肯定他有這種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所以我們就要去干預那些可以干預的危險因素,比如說高血壓是一定要控制的。

主持人續續:

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 

陳勝云:

不是,我們是要根據它的整體的全身情況,您的心臟、腎臟情況,靶器官損害的程度,我們給你制定一個合理的降壓治療方案。那麼第二就是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群和這種血糖偏高的人群,我們叫糖代謝異常人群,除了要進行相應的藥物干預以外,那麼飲食、生活方式,飲食還有日常的這種體力活動,這種干預是必須得有的。那麼對於脂代謝異常,那麼醫生可能在你,尤其是你看那化驗單,你說大夫,我血脂3.2幾,我不高,但是不對的,醫生是要根據你的危險分層,比如說你是一個歲數比較大的,六十多歲了,然後你有糖尿病,對吧?那麼這時候,如果你也發生了冠心病了,你就是要屬於強化干預的人群,你的血脂不能高過2.6,那麼所以這時候你就不能光看化驗單的,現在很多醫院的化驗單也把它分層了,什麼樣的人群,正常值是多少。 

主持人續續:

現在都是個性化的指標。 

陳勝云:

對,然後另外還有其它的一些危險因素,比如說房顫,我們剛才提到的房顫,那麼還有一些跟生活方式有關的吸煙,久坐不活動,那麼還有一些我們其他的比如說睡眠呼吸暫停,偏頭痛,鐮狀細胞病,這些都可能是腦血管病的一些危險因素,所以我們在做這方面腦血管病高危人群篩選的時候,我們要詢問病史,給他測一些這種基本的體檢,那麼需要測血壓還有等等這些來尋找它的危險因素。那麼根據不同的情況,那麼我們把他的危險因素進行分層,高危的人群就是必須要進行干預的,比如說有高血壓、糖尿病多種多重危險因素的情況,抗血栓葯等等就要提前用上了。 

主持人續續:

沒有發生癥狀的時候就要提前吃藥了。 

陳勝云:

對,但是這個葯不能是自己吃,你說我怕得腦血管病,我怕得心血管病,我什麼都沒有這些病史的情況下,我吃個阿司匹林能預防嗎?實際上不能說不能預防,但是你可能因為吃這個葯帶來的出血風險是抵消了你預防的作用。 

主持人續續:

吃藥還有可能會有出血風險。 

陳勝云:

對,所以作為一級預防來說,你的這些預防性的藥物必須要找正規的專業醫生來開具,你不能說我是拿它當保健品吃,這是不對的。 

主持人續續:

不能隨便吃的。 

陳勝云:

對。 

主持人續續:

其實剛才採訪您之前我也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就是當心梗真的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哪些急救的措施,我不知道針對腦梗,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了一些特別緊急的情況,並且我知道您原來也是在急診科做了很多年的醫生,我們應該怎麼樣做呢? 

陳勝云:

是這樣的,這就涉及到一個腦血管病的急救問題了,那麼整個的腦血管病急救實際上應該是向整個社會和廣大的公眾來進行一個科普宣傳教育的。因為我們知道腦血管病我們這裡主要大多數人是指的是這種缺血,因為出血我們有一套救治流程,但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有的尤其是腦梗死,它是有一個特點的,它的救治時間窗非常窄。那麼我們知道心梗,你得了以後,你可能可以在有這種溶栓,有做這種心臟的這種支架,我們叫PCI,就是血管成形術,它的時間窗拉的是一般相對比較長,但是我們的腦血管疾病,根據最新的指南,我們的靜脈溶栓就是我們需要做血管再通,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我給他靜脈打溶栓葯,那麼做靜脈溶栓的時間窗,我從發病到治療只有4.5小時的時間,如果超過4.5小時以後,那麼它就不具成本效益了,就是你的出血風險明顯增高,然後你血栓不一定能溶得開。那麼還有一種方法,它是可以用介入的方法,就是放到血管內,做個導管,然後把支架送進去,從支架裡頭把血栓給取出來,這是一種比較新的方法,而且近年來也獲得了一個高級別的推薦,那麼它的指南推薦的時間是多長時間呢?是六個小時,7.3個小時以上就不推薦再做了。但是也有少部分病人因為他有特殊的情況,我們經過謹慎的篩選,可以適當的延長時間窗,但是這是極少極少的病人。所以對於腦血管病的救治來說,我第一位的救治是什麼?先開通血管對吧?因為我如果血管要是不開通,那麼缺血缺氧,他每分鐘都有上億的神經元在死亡,那麼即使我時間長了,我把血管開通了,那麼血管通了,血流恢復了,這個神經功能能恢復嗎?是不能恢復的。所以我們在腦血管病救治的時間上面,我們有一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時間就是大腦,我們要在,我們現在在這麼多的研究證實到有效時間窗內,我們要把病人進行一個有效的救治,所以作為老百姓或者公眾來講,他自己應該學習腦血管病的一些急救的知識,那麼首先你的任務就是什麼?去識別腦血管病,那麼怎麼去識別?現在國際上通用的都是FAST量表,像咱們的國家現在推行的叫中風120,是什麼意思?我們說FAST和120這兩個量表,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簡單的,比如說你遇上一個人,突然在你面前突然的胳膊腿動不了了,抬不起來了或者沒勁,然後或者說突然的說話不清楚了,突然的看不見東西了,或者是突然的嚴重的頭痛、噁心、嘔吐,那麼或者是突然的走不穩道了,那麼這時候你應該做什麼?你應該讓他齜個牙,笑一笑,看看他兩個,我們叫鼻唇溝,實際上大家看到法令紋,是不是對稱的,有一側是不是他不能活動了,或者是這一側的活動度要比好的那邊要稍微差一點。另外同時讓他把兩個胳膊抬起來,然後舉,然後堅持到至少要五秒,一般堅持十秒,那麼看看它有沒有墜落。還有讓他說幾句話,你看看他能不能跟你自如的應答,那麼還有就是說話聲音有沒有改變,有沒有大舌頭,如果其中有任何一項,那麼這時候你應該採取的措施是立刻帶這個人醫院去就診。 

主持人續續:

趕緊送到醫院去。 

陳勝云:

對,那麼送到醫院去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自己去,對吧?自己打車去或者自己家裡邊車送過去,然後也可以坐急救車去,但是在急救的服務機構,比如說咱們120和999,咱們是優先轉運的,咱們因為都有這種腦卒中的綠色通道,跟心梗和外傷是一個級別的,所以盡量的去使用這種急救綠色通道服務。 

主持人續續:

這樣到醫院也會更快一點。 

陳勝云:

那麼他可能急救車,他就在車上,他就會跟你,他會把你送到最近的具有卒中救治能力的機構來進行救治,比如說同樣的,你門口有幾家醫院,那麼有一家醫院他可能他從來就沒做過溶栓,那麼另外一家醫院又能做溶栓又能拉栓,這時候,你應該把他送到能做溶栓能做拉栓的醫院去,卒中的救治能力,每個醫院是不太一樣的,那麼進到醫院以後,醫院會有一個護士會給你去做識別,分診護士,那麼做識別以後,她判定你是腦血管疾病,她就會直接給你進入到腦卒中的綠色通道。那麼你的所有的這些流程都是簡化快速的,那麼大多數醫院都在院內設立了這種急性卒中的綠色通道,那麼它就是為了保障這些病人的救治,到了醫院以後醫生跟你談的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就是溶栓。因為這是第一個要乾的事情,那麼我們先會去做個CT,做完CT以後發現它是出血,那麼你就從這條綠色通道就出來了,那麼你就按照出血的流程去走,但是如果發現沒有出血,那麼這時候在CT上你可能是不顯影的,我看不見梗死的,但是這時候只要你癥狀存在,那麼依然也還是在臨床上是診斷腦梗死的,所以醫生還會跟你談溶栓的問題,那麼咱們的目前來說三小時內的溶栓是高級別推薦的,那麼4.5小時是比3小時稍微推薦級別低一些,醫保報銷政策上面稍微有一些差距,但是不管怎麼樣,它是在這個時間段進行腦血管病治療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那麼是目前這是我們經歷了20多年的這種循證醫學的研究,還有病例對照研究,隨機對照實驗的研究,那麼數據量是非常大的,是證實了有效的。那麼有一些特殊的病人,比如說大血管閉塞的病人,那麼他的溶栓的血管再通率並不高,大概是百分之二十幾,所以之後在這2015年以後,逐漸的我們就開始開展這種急性期的血管內介入治療,那麼就是在溶栓的基礎上,我們再去把血栓給取出來。那麼這些也是有選擇的病人,那麼對於一些沒有大血管病變的病人,我們溶栓完了就截止了。 

主持人續續:

取完栓以後會造成一些什麼後遺症的情況嗎? 

陳勝云:

取栓,它有取出來一個問題,但是血管再通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續續:

就是溶栓或者取栓以後的治療以後會不會有一些後遺症的發生? 

陳勝云:

它是這樣的,就是你如果不溶栓不取栓,那麼你這個病人可能,你是一個,我們入選的病人,大多數都是肯定有什麼功能殘損的,那麼您留下殘疾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還有一部分人會發生這種大面積梗死,導致這種因為腦卒中導致的死亡,那麼對於做了治療的患者,他面臨的風險就是出血。因為你想溶解血栓的同時,我也是激活了這種作用在凝血系統的藥物,對吧?那麼醫生他會給你進行一個風險評估和防範的,我們都有一些風險防範措施,那麼總體來說靜脈溶栓的出血率並不高。那麼文獻報道的出血率是目前來說都是2%點幾,在以往的實驗中最高報道是沒有超過6%。那麼對於這種血管內治療,只要你嚴格的去篩選病人,控制適應症,然後加上規範的手術操作的話,他的出血風險也是非常低的。在國外的一些研究中,它的出血風險也是沒有超過7%的。那麼但是我們知道畢竟這是一個有風險的治療,所以由於治療效果好,那麼醫生是會積極跟人採用的,那麼病人和醫生都是要共同去承擔風險的,所以這時候,您需要跟醫生進行一個快速充分的溝通,那麼這時候你是一定要相信醫生的,因為你自己並不懂。 

主持人續續:

明白。陳大夫,您在急診科見識過無數個就是這樣在緊急時刻出現的這種患者,還有包括患者的親屬,您印象裡面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一些成功的一些案例,然後我們的患者、家屬應該怎樣配合醫生來共同的去給患者的生命挽救,能夠更好的治療患者? 

陳勝云:

總體來說,因為之前我也是在天壇醫院工作,我們每天都有溶栓的病人,基本上來說溶栓效果還是不錯的,因為在我們那邊已經是形成了一個常規治療了,那麼流程化的,對這個在醫生來講並不是一個有難度的治療,但是老百姓他可能對比較陌生,一個是可能他受到的這種醫學方面的這種宣傳教育他比較少,那麼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說一旦親人發生了意外的時候,實際上大多數家屬都是腦子一片空白的。 

主持人續續:

很慌。 

陳勝云:

對,但是這時候你要相信在疾病面前,醫生和病人是在一個戰壕,在同一個戰線的,醫生是想幫助你去儘快的能夠把這個病人爭分奪秒搶時間,把你的病給你治得盡量的能夠恢復到病前的狀態,那麼即使是他不能百分之百的治癒,那麼至少殘損輕一點對你來說後面的事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這時候,你應該積極的去配合醫生。當然了作為這種溶栓治療來說,它是有一定風險,有一定出血率的,還有一些病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等等,他是有危險的,那麼實際上作為醫生來講,他是有職責來告訴你,這些風險的發生有多高的,那麼如果說你要是風險並不是很高的話,你完全可以聽醫生的。那麼對於這種血管內取栓,我們講不是所有的病人我們都採取,但是一旦醫生跟你講了需要做的話,他一定是經過了謹慎的篩選了,那麼你有嚴格的適應症,而且也沒有禁忌症,這時候我想如果你的經濟能力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話,能治還是盡量治,所以我們想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時間是最重要的,你這時候沒有多少時間留給你去跟醫生探討後面的獲益與這種我面臨的風險,對吧?那麼醫生實際上已經在腦子裡邊已經快速地給你計算過了,你這時候我覺得還是應該相信醫生最好。 

主持人續續:

我聽說您這些年也在做很多關於科普方面的一些工作,然後是不是您覺得腦血管疾病其實重在預防呢? 

陳勝云:

對,因為是這樣的,其實我們說了剛才這麼多急性期救治,其實您看溶栓,還有拉栓、取栓,這些治療其實花費是挺高的。 

主持人續續:

花費也很高。 

陳勝云:

對,那麼還有大概我們這樣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的探索,大概也只有30%到40%的病人能夠獲得比較良好的療效,那麼還是有一部分病人即使溶了栓,還是發生了嚴重的殘損,還有一部分病人是根本連溶栓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梗死面積太大了。那麼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是做了十年的急診,我從醫24年,做了十年的急診,也救治了很多病人,雖然也有成功的,但是發生殘損的病人,我們也是很遺憾的,所以我就想到的就是如果這個病能不發生是最好的,所以這就提到了一個這種一級預防的,疾病前的預防問題了。現在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了一些關於主動健康的概念,就是說我們作為自己有一些行為能力的一些正常的人群,你至少對自己未來可能發生的疾病和面臨的風險,應該有一定的認識,同時通過自己積極主動的去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那麼盡量的去減少疾病的發生,這個是不管對國家還是對人的個體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建議大家得了腦血管病的,你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把自己的危險因素要控制好,控制達標,那麼沒有得腦血管病的,如果你有我上述說到的這些危險因素,您就要注意了,可以到腦血管病的內科門診和一些專業的門診,我們也有一些篩查門診等等的,您去跟大夫說一下,你說我想篩查一下腦血管疾病,那麼醫生,大多數醫生尤其是像這些社區醫生全科醫生,他基本上他都沒問題,他對這方面有一定認識,那麼他會給你比如說查一下血壓,測一下身高、體重,然後另外給你抽個血,另外問問病史。如果要是你有三個以上危險因素的話,您就需要儘早的要提高警惕,要重視了。 

主持人續續:

所以自己的這種意識非常重要。 

陳勝云:

然後平時比如說有這種慢性的頭疼、頭暈,然後經過對症治療又緩解不了的,您也是需要到專科的門診去仔細去查一查,防患於未然就是我們中醫的叫做治未病,這是最關鍵的。 

主持人續續:

陳主任,您現在也是咱們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血管內科中心的主任,對於咱們三博醫院腦血管中心您的一個規劃和建設,您是怎麼樣想的呢? 

陳勝云:

我主要的到這邊來了,因為今天三博腦科,他是神經外科和介入是非常強的,在這裡邊它能夠進行一個多學科的整合,我們是完全是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科室為中心的,那麼這時候我們對病人進行的是一個立體化的一個診療,所以我們這邊肯定是會開設腦血管病的專業門診,那麼腦血管和腦健康的這種篩查,同時如果發現了需要外科干預的,我們這邊有很強的神經外科和神經介入的技術實力。 

主持人續續:

我也知道三國腦科醫院原來是外科還是很強的,現在需要我們內科的這種大專家,然後來補充來共同來建設醫院。 

陳勝云:

對,它是這樣的,其實對於一個疾病的治療來說是一個整體治療,我不能說我血管,腦血管堵了,我給它通開就完了,那麼通開以後呢,因為我們做介入的時候,我們做完取栓,血管壁是有損傷的,後期的藥物治療,包括你即使做一個腦腫瘤的手術,你這個病人如果有高血壓有糖尿病,既然有過腦梗死的病史,那麼你在術前你需要停你的抗血小板葯,那麼這時候你應該怎麼停怎麼去替換,這樣能把你的抗血栓的作用最好,那麼同時手術風險又最低,就術中能夠盡量的去控制術中出血,那麼術後怎麼去恢復?那麼整個的血壓你如何去控制,讓這個病人基本上能夠維持到一個穩定狀態,能保證你的手術的進行,所以從這些角度來講,內科是外科的基礎,所以我想這個其實是並不矛盾。 

主持人續續:

是的,所以要強強聯手。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訪談就進行到最後了,最後也希望陳老師您再給我們總結一下關於今天的內容,再給大家一些意見和建議好嗎? 

陳勝云:

我們腦血管病,現在目前已經成為咱們國家致殘致死的而且複發率非常高的一個疾病,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您是青年人、老年人、中年人,我們都要重視心腦血管疾病,對於這種有危險因素的這些人群,您要儘快的,不要說是我不願意去醫院,我嫌醫院擠,醫院人多,您抽個空,您去做一個腦血管方面的相關的檢查。那麼對於已經發生了腦血管病的患者,更要積極配合醫生,嚴格的控制好您的這些血壓、血糖、血脂,這樣的話儘可能的去預防腦血管疾病的複發。那麼對於發生了這種突發的這種局灶癥狀,比如說偏癱、失語這些患者,這些病人,您發現了,不管您是病人的親人還是旁觀者,您都要意識到他可能發生了腦血管疾病,這時候,你應該儘快地把他送到醫院,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我們在醫院在急性期頭幾個小時之內,我們是有辦法來對他進行救治的。 

主持人續續:

再次感謝陳勝雲教授做客我們本期《名醫堂》節目,我們這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見!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醫者 | 我在下一盤只能贏的棋局
胃癌早期難發現,防治胃癌需注意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