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周總理逝世紀念日,與妻子鄧穎超情書公開:愛是對全世界無私,但獨寵你一生

周總理逝世紀念日,與妻子鄧穎超情書公開:愛是對全世界無私,但獨寵你一生

作者 | 愛醬來源 | 愛奇旅(ID:i-qilv)

你可能難以想像,如此甜炸肉麻的情話,

竟是出自溫文爾雅的周總理之手。

周恩來寫道:「望你珍攝,吻你萬千」

鄧穎超回道:「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

43年前1月8日,寫信人離開了我們,

1992年的夏天,收信人也離我們而去了,

他們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了一生,

時隔多年,我們仍深深追憶著。

那個年代的愛情,沒有鮮花,沒有鑽戒,沒有誓言,

但說好了就是一輩子,一不小心就白了頭。

01

「我與你是萍水相逢,

不是一見傾心,更不是戀愛至上。」

時間撥回1919年,那個夏天五四運動爆發了,

立志全身心投入革命事業,堅持著「素食、不婚」兩大主義的周恩來

去南開大學聽演講。

當時在台上的正是鄧穎超,她滿懷激情地高呼:

「拒簽合約,收回主權」

那時鄧穎超15歲,周恩來21歲。

小小的她談及家國之憂時聲淚俱下,目睹這一切的周恩來被她感染,在筆記本上悄悄記下了她的名字。

隨後周恩來上前稱讚:「你講得真動人啊。」

鄧穎超答:「講得不好,請多指教!」

他們之間並沒有預想中的兩情相悅,

鄧穎超後來回憶:「他長得太好看了,我不敢想」。

是啊,當時的周恩來出身於書香門第,

與生俱來的君子氣質,眼界開闊毫不迂腐,

眉間是銀河,眼裡有星辰。

他太優秀,也太好看了,讓她不敢有絲毫的非分之想。

鄧穎超這樣回憶他們之間的感情:

「 我與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見傾心,更不是戀愛至上。」

當時的她卻不知道,這個不太成熟的少女不知不覺間,

已經敲開了這位堅持獨身主義青年的心扉。

02

「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

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

接下來的日子裡兩人一直如知己一般相處,

周恩來赴法勤工儉學,鄧穎超則在師大附小當了一名教員。

兩人以書信來往,周恩來鄧穎超寄了一百多封明信片。

1923年,周恩來從法國寄來的一張明信片,

正面印著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畫像,

背面則是周恩來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

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

紙短情長,寥寥數字便相許一生。

周恩來後來才告訴她:「還記得當年在天津開大會嗎?

你第一個登台發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隻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1925年,在廣州一家叫太平館的西餐廳,

他們衣著整齊,對視不語,卻滿眼濃情蜜意,

沒有任何儀式,沒有高朋滿座,他們結婚了。

新郎周恩來27歲;

新娘鄧穎超21歲;

那個年代的愛情,就像那個年代的結婚證言。

喜今日赤繩系定,珠聯璧合;卜他年白頭永偕,桂馥蘭馨

結婚前,他們五年里未曾見上一面;

結婚之後,他們相濡以沫了半個世紀。

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樣子。

03

「和愛的人走到哪,哪裡都是家。」

結婚那一天,鄧穎超剛從天津匆匆趕到廣州,

第二天一早,周恩來就走了,他正在忙於指揮省港大罷工。

那時沒有風花雪月,只有戰火紛飛,因為國家危亡,

兩人很多時候都天南海北,難以團聚。

結婚後不久,鄧穎超發現自己懷孕了,她當時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

自己跑到街上買了一些中成藥,想把孩子偷偷打掉,結果一個人痛得在床上直打滾。

周恩來知道此事後,她第一次看到丈夫發如此大的火,他說:「你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我們兩個的大事,你為什麼不跟我商量?」

但隨後立即安慰她,他氣的是她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沒多久,鄧穎超又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但因為胎兒過大又是難產,剛生下來就夭折了。

或是冥冥註定,也或許是另有天意,雖然他們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收養了一大批烈士遺孤,同時視天下的孩子為自己的孩子,

他們成為無數孩子心中的周爸爸,鄧媽媽。

孩子的問題,未能撼動他們的夫妻關係,

革命的戰火,也愈加淬鍊了二人的感情。

從廣東到上海、從井岡山到兩萬五千里長征、從重慶再到延安,

再到後來幾十年的風雨同舟。

正如鄧穎超所說:「和愛的人走到哪,哪裡都是家。」

04

「當總理的夫人很難。」

鄧穎超在事業上不讓鬚眉,她視革命事業為生命,

為婦女運動做出了無比卓越的貢獻。

解放初期,很多人要求鄧穎超出任政務院政務委員職務。

按能力來講她綽綽有餘,但周總理說:

「任命了她,別人會說我們把家庭關係和革命工作攪到一起,不利於革命事業的發展。只要我當一天總理,她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職!」

她甘願退出領導層,為總理分擔家庭瑣事,

但這也毫不影響她全身心投入婦女解放運動。

女中豪傑的她在家務面前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用她自己的話說,那就是「當總理的夫人很難。」

建國之後,他們終於有了穩定的新居所,在美麗寧靜的中南海西花廳。

他們不僅是戰友,更是攜手一生的靈魂伴侶,

儘管有委屈,但鄧穎超一直用心經營著生活中的小美好。

每年的結婚紀念日,

他們都會拍攝紀念照,保持著儀式感。

有段時間,周總理太忙,

他們在西花廳都見不到面,

鄧穎超就就扯了海棠花送給周總理,

後來做成了標本掛在總理辦公室的牆上。

總理比較忙,經常沒時間吃飯,

她就不說話默默陪著他,總理就會自動去吃飯,

因為周總理知道自己不吃飯,她也會陪著他一起挨餓。

抗美援朝結束後不久,

天空紛紛揚揚下起了大雪,

她突然接到從六所打的電話,

說是周總理有事跟她商量。

她匆匆趕到後,

總理說:出去說,我們邊走邊說。

兩個人在雪地上越走越近,

像熱戀中的情人一樣挨近身體。

周說:請你來踏雪。你是喜歡踏雪的……

無論是凡人也好,偉人也罷,

愛情總會融化在生活瑣事里,溫暖又美好。

05

「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

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他們相愛一生,51年的婚姻大多是分離

於是兩人的書信里,就寄託了無數的愛與思念。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周恩來以「超」稱呼妻子,

而以「翔」自稱,是因為他字「翔宇」。

「望你珍攝,吻你萬千!」

意思就是,對你愛愛愛愛不完。

「穎妹」則以「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作為回應。

「你的信太過官方,都不說想我。」

「周總理是大忙人,哪有時間來想我。」

「閑人怎麼知道忙人多想閑人。」

「你走了,似乎把我的心情和精神亦帶走了!」

「你走了,好像把舞場的鬧熱氣氛亦帶走了!」

「覺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

這是我最關心惦記的,

回來要檢查哩!」

1955年3月,

台灣策劃謀害周恩來,鄧穎超抱病提筆

落款則是你的知己兼好妻。

信中有他們對革命探索,也有對理想的追求;

有同志式的關心,也有夫妻間的交流;

有相互間理解,也有濃情蜜意。

周恩來曾給鄧穎超寫信:

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

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

這一生牽了你的手,沒有絲毫的後悔,

即便是有來生,也要相互依偎。

彼時的周總理已經年過古稀,他的心臟病時常發作,

後來又患了癌症,可他依然堅守在崗位上。

當他再次回到醫院後,病情急轉直下,

遂對鄧穎超談起了後事:一切拜託你了。

她滿含熱淚回答:你放心,我一定辦好!

短短的一句話算成為最有力的承諾。

但其實如她所言「我肚子里也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1988年4月,面對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盛景,

睹花思人,當時已84歲高齡的鄧穎超寫下: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

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

1992年7月11日,鄧穎超去世。

她用自己的一生,與周恩來詮釋了什麼是矢志不渝,生死相隨。

每年西花廳的海棠花都會如期盛開,

像是訴說著看花人的往事,訴說著他們的愛情。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希望我們永遠追憶、懷念、學習、發揚。

- END -

給優媽最好的支持,就是點亮好看推薦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強強聯手共促環保公益事業——企鵝脫屏計劃公益項目執行單位簽約

TAG:育兒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