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杜聿明的最後時刻:軍隊除了饑寒交迫,最受不了的還是政治攻心

杜聿明的最後時刻:軍隊除了饑寒交迫,最受不了的還是政治攻心

文 | 周明

淮海戰役第三階段,解放軍戰士正在發動政治攻勢,用傳聲筒向被圍國民黨軍喊話

1948年12月17日,毛澤東親自為華野、中野司令部起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廣播稿,進行戰場廣播。1949年元旦,陳毅、粟裕再次向杜聿明等將領發出勸降信。一線部隊用各種方式散發這些勸降信,並反覆廣播。對杜聿明等高級將領的勸降信,則是派專人送達。很多縱隊、師、團都成立了「政治工作指揮所」和「投誠人員招待所」,前者負責具體領導政治攻心,後者負責收容、照顧投誠人員,並從中了解敵情,爭取投誠人員、派出打入工作等。

為鼓勵更多的敵軍來降,華野還公布了對自動攜械來歸者的獎勵標準,闡明了對攜械來降者的安排和處理,規定了所攜各種槍械的具體獎勵金額。從12月20日起,陳官莊地區雨雪交加,氣溫驟降,國民黨空軍的空投也因天氣而時斷時續,被包圍的杜聿明集團20餘萬人,每日需糧食30萬斤,靠空投根本無法解決。在天氣惡劣、空投中斷的情況下,大批士兵凍、餓而死,儘管國民黨軍各級採取各種手段,仍無法阻止士氣日益低落、軍心日益瓦解,成班、成排甚至成連的官兵越過火線向解放軍投降。在20天中,投降者有1.4萬人,平均每日達700餘人。杜聿明承認由於解放軍採取的政治攻勢,瓦解了士氣,並使得國民黨軍內部上下狐疑,惶恐不安。劉峙也在回憶中說,解放軍的內部策反和陣地喊話等政治攻心,等於無形中增加了10萬兵力。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解放軍正將被俘的國民黨官兵押出戰場

12月29日17時,華野集中特縱和各縱炮兵團共200餘門大口徑火炮對杜聿明集團實施了一小時的猛烈炮擊,這既是配合政治攻勢給予的軍事壓力,也是在總攻前的一次炮火試射,作為總攻前的最後準備。

到12月底,解放軍在平津戰場已完全切斷了傅作義集團的海上和陸上退路。緩攻杜聿明集團以配合平津戰場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華野在20天的戰場休整中做好了總攻的一切準備。被圍的杜聿明集團余部,因連日雨雪交加,空投困難,糧食補給嚴重不足,士兵不得一飽,體力大為減弱。再加上解放軍強有力的政治攻勢,士氣更加低落,軍心日益動搖。粟裕據此認為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1月6日15時30分,華野發起總攻,在集中所有炮火實施30分鐘的猛烈炮擊後,三個突擊集團同時發起攻擊。經過兩天的戰鬥,解放軍共攻佔36個村落,殲敵約14個團,近15000餘人。提前完成了原定3至7天的攻擊任務,殲滅了李彌兵團主力,並突破邱清泉兵團在魯河以東的第72軍陣地。

1月8日,解放軍繼續猛攻,攻佔5個村落,杜聿明見情況緊急,連續呼叫南京,要求空軍掩護於次日突圍。空軍副司令王叔銘答應次日派大批飛機掩護。杜聿明與邱清泉商量後,決定以第5軍為先鋒,在空軍掩護下殺開缺口。第5軍是國民黨軍嫡系中的精銳部隊,「五大主力」之一,是國民黨軍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曾參加過印緬遠征軍。杜聿明就是該軍的首任軍長,邱清泉也曾擔任過該軍軍長。儘管連日戰鬥激烈,但邱清泉一直沒捨得使用第5軍,就是為了保留這一骨幹力量在最後關頭使用。

1月9日上午,以第5軍200師為前鋒的突圍被解放軍擊退。下午,解放軍在坦克、大炮支援下,發起全線攻擊。9日這一晚,被粟裕稱為「迅速、驚人、巨大的發展,是全戰役最重要、最緊張的一個階段,也是接近最後一幕的最生動場面」。國民黨軍全面崩潰。當晚22時,杜聿明下令分散突圍,他帶著副官和隨從十數人,向北突圍。半路上他由副官剃去鬍子,化裝成軍需官,後被4縱俘虜。邱清泉率部衝出時被流彈擊斃。李彌裝扮成傷兵,乘著投降時的混亂隻身逃出了包圍圈,後輾轉到達青島。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解放軍正將被俘的國民黨官兵押出戰場

1月10日拂曉,華野以11輛坦克搭載1個加強步兵連與騎兵團組成快速部隊,追殲殘敵。10縱在3縱、4縱的配合下佔領陳官莊,4縱佔領陳庄。國民黨軍殘部失去指揮,加上飢疲無力,整師整團放下武器,只有74軍殘部和第9軍之第3師殘部據守劉集、周樓,直到14時與16時才先後被解決。

20天的圍而不打,不僅有力配合了平津戰場,也使被圍的杜聿明集團凍餓交加士氣低落,戰鬥力大為削弱,在解放軍發起總攻後,全然沒有困獸猶鬥的決死悍勇,解放軍的攻勢幾乎就是沸湯揚雪,勢如破竹。至此,杜聿明集團1個剿總司令部、前進指揮部,2個兵團部,8個軍部,22個師又1個旅,共17.6萬餘人全部被殲。解放軍傷亡約1.78萬,雙方傷亡比為9.8:1,成為淮海戰役三個階段中戰果最大代價最小的一個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一次科舉,北方學子竟全部落第,主考官是否舞弊至今成謎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