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消失的民主德國:發展水平很高,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櫥窗」

消失的民主德國:發展水平很高,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櫥窗」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民主德國,也許很多年輕人都很陌生,因為這個國家已經消失了。民主德國,是二戰後在德國東部建立的一個社會主義政權。民主德國的面積僅僅10.8萬平方公里,還不到我國廣西自治區的一半。不過別看民主德國的面積不大,但卻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國家。民主德國曾被譽為「社會主義的櫥窗」,是社會主義陣營中最發達的國家,是社會主義陣營的樣板。

1949年,在蘇聯的扶持下,德國人在蘇戰區也就是德國東部建立民主德國(也叫東德)。民主德國建立時,其處境非常艱難。作為二戰中德國抵抗最激烈的地區,德國東部在戰爭中幾乎被夷為平地,到處都是廢墟瓦礫,人員和財產損失非常嚴重。同時,蘇軍在佔領區進行了瘋狂的掠奪,簡直和蝗蟲一樣,把能拆走的全都拆走了,連工廠的廠房和鐵軌都沒有放過。蘇聯人在德國連續拆遷和搶掠了三年,其破壞性可想而知。此外,民主德國還承擔了巨額的戰爭賠款。戰後的東德地區用一窮二白形容一點不為過。

不過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德國人卻並沒有屈服,他們在廢墟和瓦礫上進行了重建,把民主德國建成了一流的發達國家,建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樣板。到上世紀60、70年代,東德已經成為了著名的工業強國,德國的機械、化工、冶金等工業非常發達,1600萬人口(佔世界0.4%)的民主德國工業產值竟然佔到了世界總產值的2.5%,德國的工業實力可見一斑。德國的工業品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求,而且暢銷蘇聯和東歐等地。發達的工業和出口為德國提供了巨額的外匯,1970年民主德國外貿總額為396億外匯馬克,1982年攀升到1451億外匯馬克,民主德國40%的國民收入是由外貿出口創造的。民主德國是當時世界十大工業強國之一。1984年,民主德國人均國民收入位居世界第8位,人均國民產值超過蘇聯一半以上,居東歐各國之首。

除了工業以外,民主德國在農業、教育、醫療等領域同樣非常發達,已經基本實現了現代化。1987年,民主德國每百戶家庭擁有小汽車50輛、電冰箱99台、洗衣機97台、電視機93台,現代化程度讓很多國家望塵莫及。當然,德國最引人矚目的並非僅僅體現在硬體方面,德國在軟體方面搞得也非常好,最典型的就是民主德國為國民提供了讓人艷羨的全民福利。作為一個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德國採取了惠及全民的高福利政策,不僅為國民提供工作,還為民眾提供免費的住房、教育和醫療。別看民主德國的工資水平不是歐洲最高,但全民福利搞得很好,所以出現了很多西德窮人想方設法往東德跑的情況。德國可以說是當時歐洲生活條件最好、發達程度最高的國家,連一些西方國家都非常嚮往,所以民主德國才有了「社會主義的櫥窗」的美譽。

不過德國工業發達和全民高福利的背後也存在著隱憂。由於民主德國走的是蘇式的發展路線,片面發展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被忽視,所以影響了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導致國民非常不滿。同時,由於民主德國倒向蘇聯,所以蘇聯長期以低價格從民主德國購買工業品,加上民主德國還要援助那些兄弟國家,所以國家負擔很重。此外,作為華約成員、蘇聯對抗北約的橋頭堡,德國保持著一支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軍費開支居高不下,同時民主德國還要負擔蘇聯駐軍的費用,巨額的軍事開支壓得民主德國喘不過氣。可以說,民主德國在光鮮的外表下隱藏著重重的矛盾和巨大的危機。只是民主德國發達的經濟和高福利掩蓋了這些矛盾和危機。但長期的高福利和低價向蘇聯提供工業品,加上蘇聯大幅度提高原材料供應價格,導致德國財政赤字不斷攀升,最終福利體系崩潰,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不少民眾甚至走上了街頭。最終,在西方勢力的打壓和顛覆下,民主德國國內矛盾集中爆發。隨著東歐劇變的到來,民主德國國內形勢最終一發不可收拾。「社會主義的櫥窗」就這樣垮台了。幸運的是,民主德國還有一個好兄弟,聯邦德國收留了民主德國,幫助民主德國收拾了爛攤子。在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的共同努力下,兩德合併,德國實現了統一,東德地區幸運的沒有重蹈蘇聯的覆轍。

參考資料:《德國史》、《全球通史》、《民主德國德國政策的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看看蘇聯對德國的掠奪,才知道二戰後蘇聯為何恢復那麼快
二戰初期日本海軍為何那麼厲害,竟然接連重創美英海軍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