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匡衡小時候鑿壁偷光,長大偷地,這就是老師不接著講的原因

匡衡小時候鑿壁偷光,長大偷地,這就是老師不接著講的原因

匡衡小時候鑿壁偷光,長大偷地,這就是老師不接著講的原因

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匡衡,從小家中貧寒,連蠟燭都買不起,但是匡衡十分愛學習,為了看書,他想了一個辦法,將牆壁鑿出一個小洞,這樣鄰居家的燭光就可以投進來,就這樣借著鄰居的光,匡衡讀了很多書。

長大後的匡衡依然堅持刻苦讀書,但是學習成績卻不是很如意,不過老天不負有心人,匡衡靠著自己的努力當上了一個小官,做了一段時間的官後,匡衡引起了皇上的注意,認為匡衡很有才華,不應該屈居此位,下令給他陞官,匡衡在得到皇上的賞識後,官做得越來越大,可是他漸漸的變了,在分封土地的時候,居然濫用職權,給自己多分了幾萬畝地。

這件事最終沒有被掩蓋過去,皇上發現了,因為是親自提拔上來的,所以感到丟了面子,皇上大怒,不過最終還是留了匡衡一條命,只是抄了他的家,官職去掉,匡衡一無所有的又回了老家。

鑿壁偷光雖說有個「偷」字,但在這裡明顯不是貶義,而是為了顯示匡衡的努力,沒想到長大後匡衡居然開始偷國家的土地,這次與之前就不一樣了,匡衡偷土地這個行為受盡了人們的唾罵,這樣的結局估計沒人想得到,這也是老師不接著講下去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上看官 的精彩文章:

趙雲一身是膽,但面對這兩人,害怕到不敢迎戰落荒而逃
朱元璋做了一個夢,隨後對朱棣一反常態,母親:你父皇起了殺心

TAG:史上看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