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比六味地黃丸還強大的葯就在你嘴裡,不用太可惜!

比六味地黃丸還強大的葯就在你嘴裡,不用太可惜!

推拿手法視頻

免費學推拿手法(視頻全集)

關注

《呂祖百字碑》有言: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呂祖,就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中的呂洞賓。


什麼是長生酒?就是口中的唾。

唾為唾液中較為稠厚的部分,為腎精所化

。由舌根處左金津、右玉液二個穴分泌而出,所以唾又可直接稱為金津玉液。它功用是滋潤口腔,幫助消化,補益腎精。


假若腎精不足,則唾液分泌減少。反之,唾得多或經常吐唾,就會耗損腎中精氣。


由於唾出於腎,所以古代養生家多主張

舌抵上齶,以刺激金津、玉液二穴,使唾液緩緩泌出,待口中津滿後咽下


吞津功效有二:



一為生於腎精,還補腎精;


二是促進心腎相交,水火既濟。



當然,舌抵上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功效——

那就是

溝通任督二脈


許多氣功在修鍊時要求「舌抵上齶」,即舌頭輕輕抵住上齶部位,氣功學認為這是溝通任督二脈的橋樑,俗稱「搭鵲橋」。中醫學認為,督脈循背,總督周身陽脈,為陽脈之海;任脈沿腹,總任一身陰脈,為陰脈之海,舌抵上齶即可溝通任督二脈,使全身經絡接通,上下之氣通暢。

平時「舌抵上齶」,可疏通氣血,條達經絡,清爽頭腦,強健體質,也有助於多產生津液潤喉


如何做到自然貼到上齶去?那意境就是口象含著舌頭,小孩子就是含著舌頭的,所以小孩子涶津長流。大家試試,把舌頭自然含著,讓上齶觸到舌頭就行,不要管它觸及舌面什麼部位。這樣含著舌頭不一會涶津就能滿口,這種作法就正確。在練功中,一般不要刻意「舌抵上齶」的,如感覺舌抵上齶不舒服,影響到練功入靜,就不用去要求這部位做到位。當通督後要接通任脈時,它自然會有種磁吸力讓舌頭貼到上齶去貫通任督脈的。


單純舌抵上齶所生的唾,它的質地不如舌抵上齶同時神照丹田而生的唾。

因為此液因

腎陽蒸動,煉精化氣而生

,它的質與尋常的唾大不相同,

腎液隨氣之升,循督脈而升出於舌下,其味甘甜。

這種液體生出來之後,則吞津下咽,用意循任脈送入下丹田。


注意,是用意念下送,而不是真去管這種液體是不是下去了。


再分享一個簡便之法,叫

赤龍攪水


《易筋經·十二段錦圖訣》說:

赤龍攪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咽,龍行虎自奔

。「

赤龍

就是舌,「

神水

」就是津液。



以舌頂上齶,攪口內之上下左右,使水津自生,鼓漱於口中三十六次。待津液滿口,分作三次吞下,心中暗想、心目暗看所吞津液,意送至臍下丹田。

《黃庭經》說: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幹。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意思是說

如此周而復始,

自能

使人肌膚光澤,顏如玉潤,氣如香蘭。



知道了吧,這本源之水、華池之水,它的滋陰作用比六味地黃丸還要強,因為它來源於自身。古人有句話,叫

體內自有大葯,何須外求?

這金精玉液不會用豈不是太可惜了?

艾灸穴點陣圖

學艾灸穴位治百病

免費領取穴點陣圖一份!

關注


(????)

如果喜歡,記得

分享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點陣圖 的精彩文章:

玩手機太傷眼,趕緊揉此穴~
肺強百病消!教你一套「閉氣功」,輕鬆提高人體免疫力

TAG:穴點陣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