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三指執筆寫出開張筆勢,蘇軾行楷《心經》書法欣賞

三指執筆寫出開張筆勢,蘇軾行楷《心經》書法欣賞

在中國文藝史上,蘇軾大名如日中天,具真實力乃頂高手,如極亮那顆璀璨明珠,閃爍古今。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這裡展示的是蘇東坡的行楷書——《心經》。

淳古,味厚,神足——這些在書法里的高級評語,似乎都可以在這裡用一用。

一帖在手,天下我有——《黃州寒食詩帖》確立了蘇軾在書壇的學霸地位。

果然,擁有「天下第三行書」的光環加持,蘇軾的書法有種不俗的氣質。

「無意於佳乃佳」是蘇軾的書法創作主張,這是高手專用語言,因為必先經艱深的磨礪探索,才可出現功到自然成的局面。

「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是蘇軾的用筆操作心得,其實這句話的前半句是有問題的,在這裡也不打算展開說。

奉行執筆無定法怎麼舒服怎麼來的蘇大學士,用三指執筆書寫。

蘇軾的字有個外表特徵,就是偏於肥短,三指執筆如果加上筆桿的傾角過大,再如果只會以順勢運筆,那麼是會容易助長字體的橫向發展形成肥短的觀感。這裡面的內在關係有著豐富的物理內容,不在此探究。

用筆過程是對毛筆施加力量(通常需要不同作用的力量進行疊加)令其運行,力量在終端筆毫處釋放,留下運行軌跡——墨寶。在此進程中,執筆(指法、執筆高低)的不同,筆桿的傾斜度(不是固定的,期間在不斷調整)等等,毫無疑問多會對書寫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

相對於三指, 四指、五指更利於對毛筆的把持穩控,用筆水平體現的是精準控制。現在很多人都用三根指頭抓筆就寫,不要被別人(比如名師、導師)帶彎了,不要人云亦云,要自己去體會。三指、四指、五指都試試,反覆比較體會,這個實驗的過程就會帶給你很多的思考點。不要去學習古畫上面所繪人物的執筆狀態,那樣毫無意義。唯筆軟則奇怪生焉,往往奇趣,其實也有是精準控制下的鋪設,功夫越深,對筆的控制越敏感,對控制的要求越高。

當然,書法不僅僅是技術的發揮,是書家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共同結果。蘇軾用了三指執筆寫著自家書法的容華面目,其容在字跡之曠達自在,其華在墨韻之繁茂光彩。

東坡居士寫出了容華,期間那些不穩定的筆畫,在其學養格調的浸漫下,也顯露機趣。如果是一般的書家呢?恐怕容華就變成了庸滑(想想看,現在書壇所謂的二王書風,是不是充滿了庸滑的俗味?)!

款識:趙孟與中鋒和上拜持(上通尚)

趙孟曾覽此卷也。

如問我執筆三指五指哪家強?我會說五指執筆值得你擁有。你說呢?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米芾在書法史是什麼地位?仔細分析分析就明了!
邵岩的漁網書法,引爭議,網友:曾經他也是書法界的「正經人」!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