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法度」與「風神」兼顧才是好書法

「法度」與「風神」兼顧才是好書法

中國書法家協會於2018年9月16—17日,在內蒙古烏海市舉辦「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與學術論壇。

「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學術批評展」是中國書協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針對當代書法所面臨的文化生態問題,中國書協著力研究與探索當前書法創作的問題與現象、現狀與理想,立足本體,統籌大局,力矯頑疾,振拔流俗,通過「學術」和「批評」,進一步推動「當前」的創作。

本次展覽通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它書協團體推薦,共有104位中青年(55歲以下)書家208件作品參展,展覽分「理想」與「現狀」兩個部分。「理想」部分以歷代書法批評理論為內容進行創作,從東漢至近代,曆數觀點,闡發理想,旨在從古人的書法理想中檢視當前書法之得失及發展方向;「現狀」部分為作者自選內容,自由創作,展露當前書家的才情,展示書法創作的現狀,展現書法的時代精神。

「現狀與理想」——楊文瀏

楊文瀏

楊文瀏,安徽長豐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秘書長。

理想

楊文瀏 208cm×46cm

「法度」與「風神」兼顧

趙構認爲書法藝術能夠展示造化的神奇、聖者賢良的胸襟懷抱,不能以點畫的工拙來衡量其最終的旨趣。所以他的理論並非北宋「尚意」書風的對立面,而是要求「法度」與「風神」的兼顧。

釋文

余嘗謂,甚哉字法之微妙,功均造物,跡出窈冥,未易以點畫工,便爲至極。蒼、史始意演幽,發爲聖跡,勢合卦象,德該神明,開闔形制,化成天下。至秦、漢而下諸人,悉胸次萬象,布置模範,想見神遊八表,道冠一時。或帝子神孫,廊廟才器,稽古入妙,用智不分,經明行修,操尚高潔,故能發爲文字,照映編簡。至若虎視狼顧,龍駭獸犇;或草聖草賢,或絶倫絶世,宜合天矩,觸塗造極。非夫通儒上士詎可語此,豈小智自私、不學無識者可言也。

——趙構《翰墨志》

宋高宗趙構(一一〇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南宋開國皇帝。自幼喜好書法,對於帝王事業漫不經心,而對文藝卻鄭重其事,所以後世批評他本末倒置。早年學黃庭堅體,後又改學米芾,最後心儀魏晉風範。

趙構《翰墨志》是他晚年書法見解的總匯。標舉『趣味』,崇尚東晉六朝人書。重視法度,尤其關注楷法對於書法的重要性,並對於書法的功能及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此文見於《宋史·藝文志》。

現狀

楊文瀏創作手記

近年習書,涉獵較廣,然於行書用功最深。愈深入愈以爲書之要義,格調爲最。若格高調雅,雖法度稍遜,因具不俗之格,賞之仍豁人耳目,沁人心脾,提人境界。

余取法留意二王一脈,心摹手追,若大令、八大墨跡常加考察,求筆下扎實、字法空靈之境。一則重技法之道,於筆法細節處下力氣,多寫勤思,不斷錘煉綫條質感;二則追慕魏晉情韻,著意不激不厲,疏朗散淡。欲避開流美灑脫之時風,求一己之幾分奇崛、幾分放達、幾分意趣、幾分韻致。

《文心雕龍·神思》[174cm×35cm]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捲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爲妙,神與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遁心。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閲以窮照,馴致以繹辭。然後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夫神思方運,萬塗競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也。是以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則無際,疏則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養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

人之稟才,遲速異分;文之制體,大小殊功。相如含筆而腐毫,揚雄輟翰而驚夢,桓譚疾感於苦思,王充氣竭于思慮,張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練《都》以一紀,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淮南崇朝而賦《騷》,枚皋應詔而成賦,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阮瑀據鞍而製書,禰衡當食而草奏,雖有短篇,亦思之速也。若夫駿發之士,心總要術,敏在慮前,應機立斷。覃思之人,情饒岐路,鑒在疑後,研慮方定。機敏故造次而成功,慮疑故愈久而致績,難易雖殊,並資博練。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貧,辭溺者傷亂。然則博見爲饋貧之糧,貫一爲拯亂之藥,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若情數詭雜,體變遷貿。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視布於麻,雖雲未費;杼軸獻功,煥然乃珍。至於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筆固知止。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其微矣乎!

贊曰: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刻鏤聲律,萌芽比興。結慮司契,垂帷制勝。

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

歲次戊戌初夏時節,時窗外雨打蕉葉,獨居書齋,心緒頗爲寧靜,遂捻管撿紙鈔古以遣懷耳。

點墨齋主人楊文瀏並跋於廬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理想 的精彩文章:

謝全勝學書悟言:書有四品
王鐸的楷書之美

TAG:書法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