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脾胃差,喝對三杯茶,健脾護胃有保障!

脾胃差,喝對三杯茶,健脾護胃有保障!

調理脾胃,早中晚三杯茶要喝對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姜泉

在跟隨「首都國醫名師」路志正教授學習期間,我曾經在一天的不同時間幾次去拜見路老,每次去都會喝茶。讓我好奇的是每次喝的茶都不一樣,上午喝綠 茶 、下午喝烏龍茶、晚上喝普洱(熟茶)茶。一天內為什麼要喝不同品種的茶?

我詢問了路老,原來路老一直崇尚脾胃學說,因此在辨證用藥、日常調護保養中都強調要固護脾胃。喝茶是一門非常實用的養生學,路老每天必喝的三杯茶,其中蘊含了調理脾胃的養生理念。

上午喝綠茶,提神醒腦

「一天之計在於晨。」陰陽晝夜變化節律表現為白天陽強陰弱,陽氣趨於表,氣機上升,是人體機能最旺盛的時期。

綠茶為不發酵茶,較多地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鮮葉的 85%以上,葉綠素保留 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屬於茶中之陽,因此具有幫助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輸佈於周身的作用,使精神的物質基礎心(腦)得到滋養,進而從五髒的功能活動中具體體現出來,人才能保持上午的精力旺盛。

正如《素問》中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提神醒腦作用。

下午喝烏龍茶,健脾消食

午後陽氣漸弱,陰氣漸升,脾胃功能較上午有所減弱,如《素問·臟氣法時論》中提出「脾病者,日日失慧,日出甚,下晡靜」。中國的飲食文化是午餐中會有很多油膩食物,勢必妨礙了脾胃運化功能,進而形成脾胃功能減弱。飲茶去肥膩功效自古受人推崇,正如《本草拾遺》中所記載,飲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其中的單寧酸證實與脂肪代謝有密切關係,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促進脂肪燃燒,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尤其能夠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正如《靈樞》中指出的:「五臟堅固,血脈和調……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因此脾胃健運是防病治病、養生長壽的必要條件。

晚上喝普洱茶,護胃養胃

夜裡陰強陽弱,陽氣趨於里,氣機下降。人體在一天的勞作之後,需要調養脾胃,調養心神,為明天的勞作養精蓄銳。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卧不安」。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後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黏稠、甘滑、醇厚,進入人體腸胃形成膜附著在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作用,長期飲用普洱茶可以護胃、養胃。

熟普中的咖啡因經多年陳放發酵,作用減弱,所以喝後不會興奮,使人能夠安睡。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普洱茶還可補氣固精,熱飲腸胃舒適,且可治療尿頻。

路老的治學名言是「持中央,運四旁」。中央即指脾胃,為中醫理論中的後天之本,脾胃升降正常,人體才能保證健康運行。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切物質,都必須依靠脾胃供給,葯食五味與脾胃和形體關係有緊密聯繫。

路老在喝茶中強調飲不同的茶,最好用不同的茶具沖泡。綠茶宜用透色玻璃杯,應無色、無花、無蓋,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烏龍茶最好用紫砂壺杯具,或白瓷壺杯具;普洱茶適合用紫砂、白瓷、蓋杯、蓋碗等。將茶湯倒入茶杯中,每次少量慢慢飲用。

路老還告訴我,喝茶一在聞香,二在品,淡淡的茶味、茶香,可使人心曠神怡、上下氣機通暢,使人有安靜、清爽的感覺。這種心境,對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品茶是種優雅的境界,不同的茶或苦澀,或甘甜,或潤滑。茶如人生,也許這也是路老喜歡喝茶的原因。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編輯 || 李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健康中國·幸福職工健康科普巡講走進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集團
《北京中醫藥健康旅遊手冊》發布:遊客選擇旅遊路線有了參考書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