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此女差點成中國第二個女皇,為過皇帝癮,死前一月堅持要穿下龍袍

此女差點成中國第二個女皇,為過皇帝癮,死前一月堅持要穿下龍袍

現代社會中,有時還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其實這種思想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再說得具體一點,這是古代官方哲學思想儒家思想影響的結果,從漢代起,被董仲舒改造過後的儒學取了官方地位,並確立了「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等理論。三綱五常成為人們處理社會人倫關係的原則,這一學說將人類社會和古代的陰陽學說相結合,認為君、夫、父為「陽」面,從而自然地位尊貴,而臣、妻、子處於「陰面」,所以處於附屬服從地位。後來,在整個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都相對比較地下,尤其是到了宋明時期,隨著理學的發展,女人的地位就更加低下。因此,在古代社會,官僚統治集團中很少有女子,除了思想較為開明的唐朝外,女人逐漸退出了社會,回歸到家庭。

但這並不意外著,在歷史長河中缺少志向遠大能力卓越的女人,令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女政治家就是女皇武則天,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除此之外,例如劉邦的髮妻呂雉,北魏馮太后乃至清末的慈禧,個個也都是厲害的角色。可是有一個女人,她的野心絲毫不亞於前面諸位,差點成為中國第二個女皇,一心想效仿武氏登上帝位,為過皇帝癮,甚至死前一月都堅持要穿下夢寐以求的龍袍,此女就是宋朝的章獻明皇后劉娥。

劉娥本出身在一個官宦之家,但不料後來父親戰死沙場後家道中落,十多歲時就被迫嫁人並隨夫君四處賣藝,後來丈夫為了維持生計將姿色貌美的她賣給了當時還是韓王趙恆。趙恆對她一見鍾情並且十分寵愛,可是劉娥畢竟已不是清白女子,當時的皇帝宋太祖認為韓王趙恆寵溺這種女人有失身份,於是下令將其驅逐出了王府。不過,韓王對她始終割捨不下,兩人經常偷偷相會。直到至道三年,太祖駕崩,韓王趙恆登基,劉娥正大光明被接進了宮,趙恆對她的寵愛一如往常。劉娥是一個非常聰慧的女子,她不像其他妃嬪一樣整天都圍繞著後宮的事爭風吃醋,而是用自己的才華的智慧經常為皇帝排憂解難,因此也一路高升直到登上後位。

1022年,宋真宗駕崩,仁宗趙禎即位,劉娥榮升為皇太后,當時仁宗僅僅是個10多歲的小兒,因此處理朝中政務的重責就落到了皇太后身上。加上劉娥本身政治才能了得,於是開始了她的垂簾執政生涯,成為宋朝第一個臨朝執政的女主,她執政期間著力排除異己,加強手中的權力,但同時也厲行節儉,實行在蜀地發行餃子等有利於國政民生的措施。

權力的誘惑是巨大的,一旦嘗到了它帶來的快感就難以罷手。久而久之,劉娥不願意還政於仁宗,甚至還有意無意透露出想要效法武則天稱帝的想法。在一次,朝堂上,她試探性地問大臣們:「你們是怎麼看待唐朝女主武則天的?」,不料,大臣答道:「她就是唐朝的罪人,差點葬送了江山社稷」,聽罷,劉娥沉默了許久。她的內心正經歷著權欲和理性的掙扎。

還有一次,一個朝臣給她進獻了《武后臨朝圖》,暗示已經足夠明顯了,她再次問朝中大臣怎麼看待此事,剛開始,群臣皆不敢言,後來一個正直的大臣問道:「太后您這樣做,置仁宗皇帝於何顧?」,聽罷,她當即把進貢圖撕得粉碎,並大聲說道:」我絕對不會做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可是內心的慾望是無休止的, 後來,劉娥的身體也已經每況愈下,在有生之年穿一次龍袍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終於,在明道二年太廟祭祀大典上她要求穿一次龍袍,剛開始群臣是反對的,但最後也還是妥協了。在大典結束的第二個月,劉娥就病逝了,死前她不停地拉扯身上的龍袍,仁宗不知是何原因,直到一個大臣道出了緣由,「太后是不想穿著龍袍去見先帝啊」,這才明白過來,命人給她脫了下來。

劉娥的一生是傳奇的,她渴望權力卻也終於保持了理性,但即使貴為皇太后,也始終沒擺脫社會倫理的束縛,從這點講,本質上她也是封建禮制的犧牲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德國傳奇三胞胎,智商逆天,老幺入獄三人輪流坐牢,多年未被識破
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依據竟然是這個?難怪古人深信不疑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