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專家:想追上日本?最少還要50年

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專家:想追上日本?最少還要50年

提到發達國家,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印象是富裕、科技發達。事實確實如此,但是只用這種眼光看待發達國家屬實有些片面,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體現在各個方面,即使是發展中國家的優勢行業,最典型的就是農業。日本是亞洲發達國家程度最高的國家,一直以製造業聞名,日本製造也是質量和品質的代名詞,但實際上,日本的農業也十分發達,其先進程度讓世界震驚。中國雖然在經濟總量上超過日本,但總體發達程度依然遠遠不及,農業上體現更為明顯,甚至有相關專家評價:中國農業想追上日本,最少還要50年!那麼中國農業和日本農業差距到底有多大?

第1點,收入差距。2013年日本某雜誌公布的「日本各職業年均收入」中,日本農民的年均收入高達48萬人民幣,比日本公務員都高,而2017年中國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有13432元,差距近36倍!追求發展最終的目的就是獲得更高的收入,日本已經將我國遠遠落在身後。

第2點,土壤質量。按照常理來說,日本的土地水平根本不能和我國相比,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開啟了有機農業的運行。有機農業就是以追求品質為目標,限制高產,採用畜牧業和種植業結合的方式,既提升了農產品質量,也提高了價值。而中國農業主要靠量取勝,盲目追求產量,長此以往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即使管理水平再高,也難以生長出質量過硬的農產品。

【京選尚品 X INTERIGHT】INTERIGHT保暖內衣男 加絨加厚 新款拉毛男士保暖內衣 深麻灰 XXL

¥98.00

第3點,經營方法。日本的農業經營方式和美國比較像,從事農業的人口比較少,但是單戶的生產規模很大,基本都超過50畝,個別還能達到200畝,一個農戶家庭就相當於一個小型農業企業。而中國小戶、散戶特別多,根據相關數據,到2016年,我國經營50畝以下規模土地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7%,近2.6億戶。小、散的經營方式管理難度大,產品差異性也強,自然很難擴大規模。

第4點,農業組織。日本為了照顧農業發展,成立了專門的農協組織。這一組織負責組織農業生產,為農民提供技術支持,還負責出售農產品。另外,政府的各類補助也通過農協下發,有專門的機構照顧,農民可以免去很多後顧之憂,一心一意投入生產。

第5點,思維方式。日本農業從業者的思維方式和中國農業從業者有很大區別,日本農民不盲目追求數量,十分重視產品質量,對外觀、口感、風味有很大要求,而且一個農戶只從事1種農產品種植工作,最多也不超過3個品種,十分專一,這樣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產品商品率極高。中國農民在生產方面具有極強的盲目性,跟風現象明顯,生產容易滯後,而且一味追求數量,產品質量很難提升。

第6點,產業鏈。日本農業發展過程中十分注重提高產品附加值,除了種植農產品外,日本農業注重建設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農產品產業鏈,農民除了種植農產品,還要參與到其他各個環節的建設生產中,以此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而中國目前在這一方面才剛剛起步,很多地方對建設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還沒有任何概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舍 的精彩文章:

中東大國沙特,為何被稱為離開美國2周就會亡?原因有2點
一噸舊手機究竟能取多少黃金?真實數量讓人難以置信!

TAG:人物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