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王均豪:做好中國「生意人」

王均豪:做好中國「生意人」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演講者: 王均豪

我們集團發展到今天大概37年,在創業後的30年時間裡,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企業成為百年老店,讓企業基業長青。我們一直在嘗試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我演講的主題是用生意幫助家族和企業。

王均豪

均瑤集團總裁

中國文化有助於中國傳承

我發現很多企業都是家族企業——是家人共同創業起步,家人共同運營管理,但是很多人不敢承認自己是家族企業。為什麼呢?因為剛開始起步的家族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七大姑、八大姨都在企業裡面,管理上出現了很多問題。今天能夠坐在這裡參加論壇的企業,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好的模式。請大家不要認為家族企業是不好的模式,我認為家族企業是一種非常好的企業形式。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認為西方的歐美企業確實有很多我們可以吸取學習的地方,但是我覺得中國家族企業如果吸收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會有更大比例的成功率。這應該也是我們大家今天在這裡共同探討學習的目的。在我們的文化中,有光宗耀祖的文化,有祠堂的文化,我相信這些都更有助於家族企業的傳承。

多元化下的基業長青

我們均瑤集團對於企業的持續性和企業傳承也有自己的探討。我們是1991年創立的,到1999年,我們就提出要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後來我們又想到中國民營企業需要有百年老店。有了這些想法以後,我們就開始考慮企業如何才能基業長青,所以後來我們一直採用多元化的模式。很多人說多元化不好,但是我現在堅定地認為多元化是一種很好的模式,我們採取的就是多元化地投資,專業化地經營。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從藍海到紅海,再從紅海變成藍海,這是規律,所以無論是在國內競爭,還是培養國際競爭力,多元化幫助我們實現了分散化的模式。

目前均瑤集團已形成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五大業務板塊。在這些行業我們深耕各個領域的細分市場,比如在金融業,我們的業務涵蓋了信託、租賃、資管、產投、財富管理、證劵、保險等,我們希望構建全方位的金融生態服務。

均瑤集團的崛起,正是源於王氏三兄弟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和一種能在市場縫隙中挖掘機會的鑽勁。(左起:王均豪、王均金、王均瑤。)

在各個產業,我們都努力向世界領先的方向努力。對於我們來說始終沒有改變的,是我們始終想做一個好企業,並且能夠基業長青。

在我們接受的商學院教材里,通常都會告訴我們要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但我不贊成這樣的觀點。我認為企業要做的應該是讓顧客滿意,讓員工滿意,讓社會滿意。在讓社會滿意這個維度,我們創辦了學校,目前我們的學校也要瞄準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目標。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中國心、世界級水準的百年母校,現在我們學校70%的學生進入全世界前60名的大學,60%的學生進入了全世界前30名大學。

2005年,均瑤集團積極響應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戰略決策,出資投入教育事業,參與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和中學兩所學校的教育改制。

我們一直在尋求進入高科技板塊,這個過程已經有十幾年,我們考察過國內外領先的項目和企業,我們的目標是填補國內空白,甚至填補國際空白。我們研製出了超強納米陶瓷鋁合金,為推動新材料的民用化,我們剛剛著手箱包業務,我提出要做中國的世界奢侈品的目標。之前也有人建議把新材料賣到國外,但我們考慮的是我們自己來做,我們要做的是打出自己的品牌,填補市場空白,我們要敢於重新定義世界標準。

與下一代共同規劃

企業管理要尋求確定性發展,尤其對於企業未來接班人的問題,我的方法是從娃娃抓起。在他們很小時候我就告訴他們,必須把他們培養成人,在他們長大以後,我就開始跟他們溝通是否願意接班的問題。下一代的成長可以說是我們兩代人共同規劃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我的侄兒和女兒都做得非常好。我用中庸文化培養他們,我女兒上學的時候,我從來不讓她分數挂帥,在全班40個同學中,我只要求她考到前十名,不要求她考滿分。我女兒的成績一直在班裡第十名左右,直到她高中開始選大學專業的時候,我才開始跟她討論。事實上我會經常給她講故事,講均瑤集團的故事。而且平時在家裡大小事情我都會跟她講,讓她參與。

1994年,以王均瑤的名字命名的均瑤乳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年後,以「乳業 航空」為雙支柱產業的均瑤集團在溫州正式成立。

在她高考選專業的時候,我問她是否願意跟我一起來做百年老店,我讓她思考兩天。兩天以後,她告訴我說她願意。這時候我就建議她大學攻讀經濟管理專業,而且要到全球排名前五的商學院學習,當她還想再讀研究生時,我就跟她商量,讓她先回到國內來,到國內五百強的民營企業去實踐,對這些公司有進一步的了解以後,再去美國讀MBA,這樣可以對全球的商業環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這樣進入公司任何崗位都會很順其自然。我侄兒和我的女兒都是這樣經歷的。

對於家族裡所有孩子,我都要求他們必須經歷四個階段,他們要自己去完成從生存、安全、社交到自我超越,他們還要學習中國文化,包括《論語》《大學》等等。我經常跟他們說,不要以為你們名牌大學畢業了就完成了學業,中國文化里的誠意正心是一輩子都要學和做的,我們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吸收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我也有很多二代朋友,當他們與父輩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們也會來找我。我認為二代對外需要有社交,而在家庭、家族裡要有家規、家訓。這些都需要一代提前思考和準備。

做好「生意人」

很多人覺得中國夢離我們很遠,事實上它離我們很近,因為我們每個人最自私又最無私的愛,就是讓子孫後代過得好,如果我們可以給子孫後代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中國夢就自然會越來越近,未來也會更好。

幾年前,我就為自己寫好了墓志銘。我的墓志銘是:明哲保身、志同道合的生意人。我這裡說的「生意人」並不是指企業家。對於「生意人」 這幾個字,我專門查過字典,意思是有生活意義的人。除了工作要有自己的生活,該放假就放假。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方法總比困難多,此外要學會危機管理,包括企業危機管理和自我的危機管理。

我覺得知識和智慧的區別就是是否每天去用,當知識變成習慣,變成自己內心的東西,知識就變成了智慧,同時保持人心中的本善與本真,假話一定不能說。

我覺得我們現代人一定要保持童心,時刻保持好奇心。只有保持童心,你才能跟下一代溝通,你才能懂得互聯網的語言,這樣你才能跟下一代交流。我認為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都應該考慮如何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做合適的事情。我想這就是我理解的如何做一個「生意人」。

最後希望大家都是能夠做好自己的生意人,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生機,交易變得有意義。

(本文根據王均豪在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上的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9年1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哈佛權威腦科學家20年研究:大腦罷工,情緒低落,做這件事最管用!
你感到非常幸福?有點幸福?還是不太幸福?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