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當體育老師教「知否眼瞎四子」語文課

當體育老師教「知否眼瞎四子」語文課

馮紹峰與趙麗穎憑藉「官宣」癱瘓微博伺服器後,大家在驚訝之餘,更聞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老馮你說吧,這回又是啥新片子!

於是乎,二人的定情之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火速開播。

誰能料想,當年在百度貼吧流行的「媽媽說標題要起的長才會被別人注意」的梗,竟然在《知否》上得以重新演繹。

《知否》一名,其實是出自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不必大費周章的解讀,各位看官也能感受到這首詞,字裡行間流露的曲折哀婉:

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惜花傷春,哀嘆青春年華的逝去,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知否》這句詞為劇名,也早早就暗示了劇中人物的命途多舛:他們又將上演一出戳人淚腺的虐情大戲。

標題起的如此清新脫俗,盡顯文化格調之高,可以說正對無數少男少女的胃口,再加上本劇出品方「正午陽光」,更是作品質量的保障。故《知否》開播後,播放量、口碑、熱度持續高走,腦洞大開的網友們,更是玩出了諸如「知否眼瞎四子」「白蓮女團」「硬核奶奶」之類的爆梗,進一步提升了《知否》的知名度,吸引了很多路人轉粉。

然而世上從不存在什麼「十全十美」。《知否》存在一處硬傷,硬到只要觀眾一想起來,就感到膈應:沒錯,就是台詞。

你們的語文老師因為看《知否》被氣得住院了,今天,就讓體育老師代理下語文課吧。課代表請做好筆記,方便語文老師痊癒後,回來做課件。

算了,別給語文老師了,我怕她受不了第二次打擊。

1.手上的掌上明珠

「掌上明珠」本義是指拿在手中愛不忍釋的珍珠。兩隻手能拿住的東西,別摻和新的手搗亂了。

2.就聽過一些耳聞

「耳聞」已有「聽」的意思。難道說耳朵也會說話?想像一下那個畫面,有些恐怖……

3.款待不周啊

「款待」與「不周」語義截然相反。所以到底是給好評還是差評啊?

4.當著滿城文武的面

應為「滿朝文武」。滿城文武……是在說政府人員下基層嗎?

5.你以後獨個兒一個人

「獨個兒」與「一個人」語義重複。本來就挺孤獨的了,強調之後就顯得賣慘了。

6.五十萬兩餘嫁妝

語病。銀子我都花了,還找我要嫁妝?這真的不是打劫嗎?

7.可嘆我母親滿身手藝

我渾身上下腦袋疼……

諸如此類的語病,不勝枚舉。不知道編劇和演員在撰寫和念出這些台詞時作何感想,但作為普通觀眾來說,對此實在不忍直視了……

對於《知否》病句頻出的問題,該劇導演張開宙坦言,拍攝該劇時希望達到一種真實自然的生活狀態,所以在語言上沒有要求演員完全按照劇本來說,可以加一些詞。

「台詞上有一些口誤、失誤確實不該,為了追求口語化的風格,導致台詞上出現一些語病,實屬不該。」張開宙說,這個責任主要在自己,對前期拍攝的台詞把握不夠嚴格,「對於之前出現的和後面的(病句)問題,我們一定會及時修改,不會一直放在那裡。也感激觀眾,幫我們完善自己的工作」。

導演的態度很是端正,對問題做出承認和修改,但是大家追劇時,還是要保持一如既往的嚴格,老話講「嚴師出高徒」觀眾和創作者之間不存在師徒關係,但唯有嚴格要求,才能「逼迫」創作者產出更精良的作品,從而「反哺」觀眾,形成良性循環,推動影視行業向著「精品」「高質量」的目標更進一步。

來源:影視觀茬(ID:maijiyingsh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觀茬 的精彩文章:

漫威之父走了留下一個宇宙,眾多漫畫角色出自他的手
上映3天票房破7億,《毒液》來勢兇猛燃爆冷清市場!

TAG:影視觀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