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市產業發展優勢及產業發展平台分析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市產業發展優勢及產業發展平台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重要的灣區之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經濟發展快速,發展前景十分被看好。粵港澳大灣區中,粵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而各有優勢。其中,肇慶市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肇慶東鄰穗、深、港、澳等經濟發達地區,背靠祖國大西南,是經濟發達地區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樞紐。

肇慶市,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充分利用肇慶獨特的區位條件、豐富的土地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著力打造大灣區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科技產業創新重要承載地、新能源汽車與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康養旅遊生態名城。

產業發展平台

肇慶市有六大重要發展平台:

數據來源:肇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

戰略定位:試驗區按照「一體化、同城化、特區化」的機制模式,實現廣東和廣西兩省(區)領導、統一規劃、合作共建、獨立運營、利益共享,打造成為珠江-西江經濟帶新增長極、西江流域生態共建區、省際合作機制創新區和東西部合作示範區。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園區產業:主動承接國內外高端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順德龍江(德慶)產業轉移工業園

德慶可開發利用的工業用地較多,隨著「雙轉移」政策的落實,園區的基礎設施的完善,工業園區的建設步伐在不斷加快。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為園區的發展提供了便利。西江黃金水道是貨物的主要運輸通道,岸線達83公里,有港口碼頭25個(其中二類口岸碼頭1個,水泥廠碼頭3個,礦石專用碼頭1個,瓷砂碼頭20個)。港口最大靠泊能力1000噸。陸路交通有321國道、廣梧高速公路,隨著南廣(南寧——廣州)高鐵德慶站的開通,大大縮短了與珠三角的空間距離,成為1小時到達的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工業園區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

中山大涌(懷集)產業轉移工業園

在產業布局上,園區將以市場為導向,重點發展以板材傢具、金屬加工、服裝鞋業、汽車配件、電子裝配、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體的產業項目,並以我縣豐富的資源為依託,及早謀劃建設集產品加工、貿易一體化的主導產業,增強集聚效應和提高產業化水平。

肇慶亞洲金屬資源再生工業基地

肇慶亞洲金屬資源再生工業基地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一家金屬資源再加工基地,主要用於廢舊金屬的拆解、分選和分類等工藝流程,同時基地也從事有色金屬的深加工,並生產出鋼鐵、有色金屬、塑料及稀貴金屬等再生資源產品。

江谷化工產業集聚地

發展優勢:江谷化工產業集聚地地理位置優越,陸路交通便利,省道260線橫貫集聚地,規劃建設的汕湛高速臨近產業集聚地,集聚地的土地主要為低矮山坡地,佔用耕地少,土地存量資源豐富。目前,已報批用地面積1024.4畝,項目的選址、規劃設計、土地規劃調整、可行性報告、環評、征地等前期工作已完成,現正在加快進行基礎設施以及配套設施的動工建設。

產業發展優勢

*圖中數據來自2017年肇慶市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來源:肇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快速發展中,產業集中、結構優化、多地加強交流與合作,未來在全球經濟舞台上將越來越突出及重要。粵、港、澳三者在大灣區中扮演角色不同,肇慶市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大力發展樞紐門戶經濟,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商情報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1-10月全國表產量及增長情況分析
2018年1-10月貴陽市磷礦石產量驟降 同比下降0.78%

TAG:中商情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