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文丨握書姑娘

本文:育兒進化論(yuerjinhualun)

元旦期間,表妹帶4歲的兒子來西安進貨,在我家暫住了兩天。

早上七點多,表妹就像做賊一樣鑽出被窩,躡手躡腳地洗漱過後偷偷出門了。

中午表妹回來後,我隨口說:「看你早上出門輕手輕腳的,是怕吵醒孩子吧!」

沒想到,表妹一下子打開話匣子,吐起了苦水:


「哪有啊,我是怕他一醒就哭著鬧著不讓我出門。」「你不知道,這孩子一刻也離不開我,每次我出門前,他就衝過來抱著我的大腿,拉著我的衣角哭著喊著求『媽媽別走,媽媽別走』,沒辦法,我就只能趁他睡著趕緊起來偷偷溜走了。」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聽表妹訴苦,我不禁陷入沉思,當孩子哭哭啼啼不願媽媽離開時,趁機溜走,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

1

警惕!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電視劇《周末父母》里,有一次,軒軒媽媽出門前,怕被軒軒纏著走不開,於是示意讓姥姥帶他去洗澡。

不曾想,軒軒撅著嘴說不去,去洗澡媽媽就會走掉。於是媽媽向軒軒保證說不走,可等軒軒和姥姥剛一進浴室,媽媽就趕緊趁機溜走,還沒走遠,家裡就傳出了孩子嗷嗷大哭的聲音。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孩子為什麼會對媽媽出門有如此大的反應呢?

心理學上曾有實驗證明,孩子對撫養者的需求,往往遠遠大於吃喝玩樂等其他需求。

越小的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越強。一旦這種依戀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表現出哭鬧,焦慮不安等現象。

所以,媽媽一旦出門,孩子的不安情緒會隨之表現得愈加強烈。而不同的出門方式,在孩子心裡往往產生不同的感受。

就像表妹,自以為偷偷溜走是最好的出門方式,但她不知道的是,孩子起床後跑遍了各個房間,滿屋子找媽媽,找不到就只能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眼神里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美國作家霍妮指出:兒童在早期有兩種最基本的需求,即安全感和滿足的需要。

當父母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兒童就會產生焦慮。

所以,媽媽出門前偷偷溜走,在孩子心裡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媽媽丟了,不見了。

時間越久,次數越多,孩子心裡累積的不安全感也就越多,導致孩子在媽媽出門時變得更加敏感和不安。

有些父母不明白這一點,出門前害怕孩子哭鬧,走不開,於是偷偷摸摸地消失,殊不知,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反而直接加劇了孩子心裡的不安。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那麼,有了孩子之後,媽媽就不敢輕易出門了嗎?

其實不然。只要方法正確,出門也可以變輕鬆!

出門,也可以擁有儀式感

童年的安全感是孩子以後一生的幸福密碼。

而孩子從小安全感的建立,來源於他如何被對待。

出門這件小事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對孩子來說,媽媽偷偷溜走,意味著「媽媽丟了,不要我了」;媽媽告訴我「馬上回來」,但卻好久好久都還沒回來,意味著「媽媽是騙子」;而媽媽如果沒有任何告別儀式就離開,更是意味著「媽媽不夠愛我」。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孩子的世界太小,小到心裡只裝得下一兩個最親近的人。

所以平時照顧他最多,給他最多依賴的人就成了他的全世界。

一旦這種依賴暫時被擱置,孩子心裡的安全感便瞬間喪失一大截。

所以,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讓他在媽媽出門前後產生太大的心理落差,媽媽們在出門之前不妨這樣做:

擁抱或親吻孩子

孩子之所以會在媽媽出門前哭鬧,大多是由於「被愛」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無助和委屈。

因此走之前滿足一下孩子,抱抱他、親親他,讓他覺得媽媽是愛自己的,媽媽只是暫時離開一下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孩子心裡的失落感。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約定回家時間

媽媽要出門,孩子的內心最容易產生恐慌情緒,時間一久,不免有種被媽媽拋棄的心理。

所以,媽媽在出門前可以如實告訴孩子自己要去哪裡,去做什麼,然後跟孩子約定回家時間,增加他的安全感。

為孩子找最靠譜的監護人

離開之前,媽媽可以用平和的語氣,告訴孩子自己上班後會由誰來照顧他,讓孩子明白雖然媽媽暫時離開了,但還有其他親近的人陪自己,這樣孩子的心裡會踏實很多。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回家跟孩子打招呼

回家後第一時間給孩子一個開心的笑臉和大大的擁抱,問問他今天在家表現乖不乖,玩得快不快樂等,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重視。

無論媽媽們用哪一種方式出門,都需要經過長期的堅持才能產生一定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我們在出門前如何對待孩子。

只要我們不偷偷溜走,不欺騙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和重視,心裡有足夠的安全感,那出門這場硬仗,也可以是小菜一碟。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有一種安心叫「媽媽走了我還有爸爸」

心理學家指出:


2歲以前,是孩子的第一個心理發展期,在這一階段,孩子與母親之間會形成一種最親密的依戀關係。而2歲以後,父親就要進入孩子的內心成為重要的人。不過,在孩子一歲半左右,就鼓勵孩子走出對母親的依戀依然是可取的。

也就是說,孩子爸爸,也可以是年幼的孩子最靠譜的監護人。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兒子自從生下來,老公就在換尿布,沖奶粉,給孩子洗衣服這些事情上從來沒有偷懶過。

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老公也是從來沒有疏忽過,一有空閑,就抱著孩子親親抱抱舉高高。陪孩子玩,逗孩子笑,比我還積極。

因為跟我一樣同樣給予了兒子足夠的愛和陪伴,所以兒子從小既黏媽媽,也黏爸爸。在我們家,也就不存在大人出門孩子扯著衣服哭哭啼啼不肯放這種事情。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無論是誰要出去,兒子都可以笑著說「媽媽再見」,「爸爸拜拜」。

在兒子心裡,爸爸出去了,有媽媽陪我。媽媽出去了,可是有爸爸在,如果爸爸媽媽同時出去了,還有奶奶陪我。

無論是誰出門了,他都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在電影《少年時代》里,有這樣一個片段:

母親對正收拾行李準備離家的兒子,歇斯底里地說:「這是我生命中最糟的一天。我知道這一天總會來的,但我沒想到你會這麼喜氣洋洋地離開。你知道我意識到什麼了嗎?我的生命就要這麼結束了……」

這是一位母親,面對即將告別的兒子,最真實的情緒寫照:擔憂,焦慮和不安。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大人尚且如此,孩子自是不用多說。

有兒童教育專家指出:對孩子而言,在生命早期,撒潑打滾,哭鬧不止,是對媽媽出門最本能的反應。

如果這種本能的反應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和回應,在孩子心裡很容易積壓更多的恐懼感,甚至會讓孩子變得內向和自卑。

所以,出門前,你還在偷偷摸摸溜走嗎?

這種錯誤的出門方式千萬別做

打開手機淘寶,搜索"涵妮媽媽發紅包",領限時紅包福利,領到的小夥伴記得使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當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請這樣做
0-1歲寶寶的智力開發參照表,趕快關注!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