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管理要堅持以生為本

教育管理要堅持以生為本

小學教育中,忽視兒童的主體權利和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看作「管教」對象,無視兒童是學習主體的現象較為常見,其典型表現就是較為普遍的懲罰性、超難度及超數量的作業及過度關注考試成績,還有參加各類輔導班等現象。

小學教育要回歸淡定與從容,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回歸。在這一理念下,教育者不僅要重視學生智力和體力的發展,更要注重學生人格的完善與發展,發掘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塑造學生人格。在這一過程中,不再以單純掌握知識為目的,而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必須改變小學教育中的課程觀念。堅持從傳統的學科中心課程觀轉向學生中心課程觀,不再單純強調學科的知識結構,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能力、興趣和需要,小學教育課程設置要以兒童所能從事的活動為中心,與兒童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

必須徹底改變小學教育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只是學習的接收者的觀念。建立「學生中心」的師生關係,構建一種「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下,學生處於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和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活動組織,教師所扮演的只是一個促進者的角色,這樣的教學過程必將是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拓展素質、激發創造性的過程。

小學教育中的評價標準要實施多元評價體系。學生評價在「素質教育為導向,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前提下,做到評價內容和方式等多元化。在評價內容上除了關注知識掌握,還要注重認知、情感、技能和學習經歷、經驗和方法。評價方式上做到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反思性評價等相結合。(作者系甘肅隴東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11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庫爾班·尼亞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的今天
「不僅解了渴,還指了路」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