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從五運六氣辨治心移熱小腸案

從五運六氣辨治心移熱小腸案

從五運六氣辨治心移熱小腸案

□ 郭香雲 山東兗礦集團總醫院

筆者2016年拜師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學習五運六氣,對中醫藏象學說與五運六氣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茲舉運用五運六氣理論治療心合小腸病案兩則,按語為顧植山老師的批註。

血尿案

李某,女,1954年6月25日出生。2018年4月25日初診。患者晨起如廁時突然出現大量血尿,並伴有尿痛、尿熱,尿常規示有大量細菌感染,隱血(3+),尿蛋白(2+),西醫診為嚴重泌尿系感染。刻下症見:口乾咽干,腰痛,腰以下怕冷,醒後汗出,大便干,夜眠多夢,手足心熱,舌淡,苔白略膩,脈左沉弱,右寸細弱。方選麥冬湯合導赤散。

處方:剖麥冬30g,桑白皮15g,潞党參15g,炙紫菀12g,香白芷10g,清半夏10g,淡竹葉15g,生地黃15g,川木通6g,炒甘草6g。5劑。

2018年5月2日二診。患者服用上方一次後,次日晨起血尿消失,尿頻、尿急癥狀減輕,服用5劑後尿頻尿急癥狀已無,夜眠多夢癥狀明顯改善,大便正常。複查尿常規示:隱血(+),余正常。上方增剖麥冬40g,去生地黃、木通,加炒車前子20g(包煎),生地榆12g,6劑。患者服後,諸症皆愈。

按:中醫認為心合小腸,心為手少陰,心火可移熱於小腸。五運六氣中太陽與少陰相表裡,手太陽小腸聯繫手少陰心,足太陽膀胱聯繫足少陰腎。該患者出現尿赤、小便熱痛等癥狀,中醫稱小腸火,認為是心火移於小腸所至。患者甲午歲三之氣少陰君火主令時出生,稟賦火性偏強,值戊戌火運太過之歲,心火發於小腸而患尿血症,故以針對火運太過的司天麥冬湯合瀉心火的導赤散獲效迅捷。今人所編教材大多從西醫解剖學的小腸去解釋中醫小腸的功能,對小腸的手太陽屬性及其與手少陰心的表裡關係基本不作討論,忽略了小腸火的發生與五運六氣的火運及少陰君火的關係。

頑固性汗證案

韓某,女,1952年10月出生。初診2018年10月17日初診。主訴嚴重汗出8年余。白天頭髮常被汗浸濕,需備吹風機及毛巾以隨時拭汗,夜晚每被過多汗出浸濕頭髮而醒,一夜需3~4次用吹風機吹乾頭髮,痛苦不堪,迭經中西藥治療多年無效。2018年9月末患者因發熱伴小便不適以泌尿系感染在我院腎內科檢查治療,泌尿道感染癥狀趨於緩解,後因其嚴重汗出不止求診。刻下症見:低熱,汗出明顯,伴胃脘脹滿,小便略頻,澀痛,納谷可,大便可,舌紅,苔薄黃膩,脈左細沉,右脈弱。既往糖尿病史。方選司天麥冬湯。

處方:剖麥冬20g,桑白皮12g,鐘乳石10g,党參15g,紫菀10g,白芷10g,清半夏10g,淡竹葉10g,炙甘草10g,焦神曲10g,通草3g,生地黃10g,生薑片6g。5劑。

2018年10月22日二診。患者訴服藥1劑半後,汗大減,已無發熱,服藥5劑汗漸止,自覺歡喜。後在上方基礎上又加減續服12劑。2018年11月8日隨訪,患者未再有汗出,自述多年「哇涼」的痛苦消失,幸福感倍增。後改為膏方繼續調理。

按:中醫認為「汗為心液」。患者壬辰年10月出生,壬年木運太過,風從火化,又值五之氣少陰君火加臨,火氣傷心,心氣傷則易得汗證;心合小腸,今年戊戌歲火運太過,9月下旬又逢五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心火發於小腸而患尿路感染,兩病皆由火起,病機一也。故以司天麥冬湯加導赤散清心降火,使火從小腸而泄,多年的嚴重汗證竟同時獲得痊癒。

汗證與少陰心火及太陽小腸的關係,是中醫學傳承中一個被嚴重忽略而需要深入發掘的內容。(郭香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溫煦升發少陽治療慢性肝炎
慢性疲勞綜合征15個針灸治療處方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