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產量最大的二代機 中國費很大力氣才搞到一架

世界產量最大的二代機 中國費很大力氣才搞到一架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冷戰時期東、西方陣營窮盡各種辦法,搞到對手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圖反制。先有朝鮮戰爭中蘇聯空軍迫降美軍的F-86,後有以色列摩薩德「竊取」伊拉克的米格21,而向來喜歡悶聲發大財的解放軍,當然也不會讓兩大陣營專美於前,咱們不光在越戰期間,獲得了包括M-48坦克、CH-47運輸直升機、F-4戰鬥機在內的,當時最為先進的美軍裝備。解放軍更是憑著「擅長交朋友」的優勢,從其它「友好國家」獲取了大批先進的蘇聯裝備。正如本期的主角,對我國第二代戰鬥機研製起到「鞭撻」作用的「鞭撻者」米格23。

作為一款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第二代戰鬥機,當米格29和蘇27兩型三代機尚在襁褓之中時,米格23可以說是當時蘇聯空軍用來抗衡西方世界最先進的一款戰鬥機,其最吸眼球的地方就是可變後掠翼的氣動設計。機翼可以根據不同的飛行狀態而改變角度以提高飛行性能。在起降階段和高空巡航時,後掠角最小僅有18度,用以縮短起降距離或增大航程、延長續航時間和節省燃料。在亞音速飛行時,後掠角處在47度位置,用以提高飛行的穩定性;超音速飛行時,後掠角達到最大的74度,以圖減小阻力,提高飛行速度。儘管如此,該機還是因為機動性不佳的詬病,被一票華約飛行員評為史上最難駕駛的蘇系戰鬥機。東德飛行員甚至還開玩笑的諷刺道:如果你愛他就讓他駕駛米格23,如果你恨他也讓他駕駛米格23。

世界產量最大的二代機 中國費很大力氣才搞到一架

該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8噸,可以輕鬆攜帶各種武器彈藥,航電設備雖然相比以往進步顯著,然而怎奈蘇聯電子工業水平實在太渣,比起西方同類設備來說還是非常的落後,但是這並不妨礙善於系統整合的蘇聯設計師,將大量電子管和晶體管裝到飛機上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米格23摒棄往日米格戰鬥機抱殘守缺的經典機頭進氣布局,直接參照美國的F-4戰鬥機,採用了機身兩側的進氣設計理念。除了一些基本的改進型外,米格23家族最主要的成員,就是隔壁家三哥經常摔的米格27戰鬥轟炸機。除此之外還有一款可以實現短距起降的艦載版,不過由於技術問題最終停留在了樣機階段。

米格23除了裝備蘇聯空軍之外,還被大量出口到了亞、非、拉國家,並且在多場戰爭中表現搶眼!1982年敘利亞和以色列在貝卡谷地爆發空戰,此次戰鬥中敘利亞的米格23總共擊落了12架以軍飛機,令以空戰著稱的以色列空軍黯然失色。隨後的安哥拉戰爭中由古巴飛行員駕駛的米格23,更是對南非空軍的幻影戰鬥機取得了空戰優勢,奪取了制空權,可見其確實頗有實力。但是由於可變後掠翼設計過於複雜難以維護,因此該機使用年限相對較短,並且再加上日常的消耗和戰損,故而在許多國家空軍中過早的退出戰鬥序列,導致如今該機全球現役數量僅餘數百架。

世界產量最大的二代機 中國費很大力氣才搞到一架

1978年,我國終於從埃及弄到了一架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米格23戰鬥機。該機新穎的氣動外形和可變後掠翼設計,令長期仿製蘇聯戰鬥機的我們著實大吃一驚,蘇聯人究竟是怎樣實現了這種技術上的跳躍,一直令我國航空工業的大佬們疑惑不解。起初我們計劃參照米格23的設計研發一款前線攻擊機強6。但是通過對該機可變後掠翼的設計和氣動摸底試驗後,我們認為相比西方的同類設計,米格23的可變後掠翼存在很大技術缺陷,不值得我們浪費過多的精力,而且隨著國際航空技術的發展,可變後掠翼技術也失去了原有的實用價值,因此中國版的米格23,強6也宣告下馬。取而代之的則是借鑒其先進的機身兩側進氣設計,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兩側進氣道設計的關鍵技術和難題。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架米格23作為樣機進行參考,也許現在解放軍的新型戰機還是「圓頭大腦袋」的機頭進氣呢。

世界產量最大的二代機 中國費很大力氣才搞到一架

由此可見米格23戰鬥機,是我們在那個特殊時期重新認識、吸收國外先進航空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窗口和台階,通過對米格23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們不但看到了國外先進的航空技術,了解了蘇聯人在設計和應用思想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所存在的巨大差距,促進了我國第二代戰鬥機的研製進程,以及航空設計領域的相關研究,進而實現了如今部分技術上的超越。小兵兵深信,未來憑藉近些年我國在戰鬥機研製領域取得的各項重大突破,中國戰鬥機勢必將會成為亞太的上空支配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