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清朝140次文字獄,都拿明朝人開刀?都是一位明朝人惹的禍

為何清朝140次文字獄,都拿明朝人開刀?都是一位明朝人惹的禍

文字獄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特的現象,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在清朝雍正年間達到頂峰,文字獄是統治者用來控制人民思想、控制輿論走向的手段,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早期的文字獄規模不大,涉案人數也比較小,是一種特殊的手段,不會輕易使用。

但是到了北宋年間,文字獄開始大規模、大面積的出現,許多文人墨客都受到文字獄的迫害,其中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詩人蘇軾,烏台詩案就是一樁典型的「文字獄」。當時朝堂上守舊派和革新派衝突激烈,而蘇軾哪一方都不願加入,也因此,兩方的臣子都看不慣他,所以,有人故意曲解他的詩文,羅織罪名將他流放。

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有文字獄的出現,畢竟這是一種統治手段,但是,唯有在清朝,文字獄對社會才造成較大的傷害,清朝將文字獄這一種非常規手段發展到了頂峰。自順治皇帝開始,一共經歷了四個朝代,大約140多年,共興文字獄160餘次,而乾隆年間更是文字獄的頂峰時期,共興文字獄130多次。

順治年間開始實行文字獄後,順治皇帝更是專門設立了負責言論出版審查的言論檢察官,這些人專門負責盯著朝堂上和民間的書籍、時隔以及聊天內容,隨時報告給皇帝。清朝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清朝統治者對漢人的控制極其嚴格。為了鎮壓他們的反抗,曲解他們的話語,將他們處死,甚至有些已死之人都會被拖出來砍頭。

清朝有個人叫做莊廷鑨,他是浙江地區的一名財主,他花大價錢買到看一部明朝學者編纂的書籍,並請人將之完善,改名為《明史》。因為這本書最開始是明朝學者編纂的,所以全書的視角也是站在明朝的角度,所以很多用詞用句都讓清朝的統治者非常惱火。庄廷鑨死後,這件事被其他人告發,康熙帝認為這是謀逆大罪,要嚴格處罰。

已死的庄廷鑨被從棺材裡拖出來殺掉,死後也不得安眠,他的家人被殺,賣書、買書、看書的人,還有一些被指責辦事不利的官員要麼充軍要麼流放,死了大約七十餘人。像庄廷鑨這樣死後被人告發,整個家族都被殺光的事件不在少數。

清朝多次大興「文字獄」,為何要拿明朝人開刀?這其中是否有什麼特殊的原因?這個人叫做袁可立,是明朝的一位官員,他做了什麼事情,居然讓清王朝如此「另眼相待」呢?清朝討厭袁可立到什麼程度呢,他們在修《明史》的時候,甚至直接將他的存在從史書上抹去。到了光緒年間都不放過他,他們甚至強行拆毀了董其昌書寫的「袁尚書大石坊」。

袁可立是明末一位著名抗金將領,曾任蘇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兵部尚書等職,後世人稱他為「後金粉碎機」。他是明末遼東三袁之一,為抗擊清王朝的入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民族英雄。他是明朝四朝元老,也是唯一一個能與白居易、司馬光、文天祥、林則徐等人,並立於蘇州名宦祠的明朝人。

袁可立曾經為明朝收服了許多被金軍佔領的失地,包括旅順、望海堡和紅河堡等戰略要地,遼南數百里的土地得以重新回到明朝的懷抱。當時,遼陽和瀋陽地區以及被後金佔領,整個遼西地區都被後金收入囊中,遼東地區也岌岌可危。天啟皇帝著急了,於是便派袁可立去遼東地區,讓他想辦法守住遼東,奪回遼西。

袁可立也沒有辜負天啟皇帝的期望,他訓練了一支五萬人的精兵,並且積極備戰,準備了四千多艘戰船,建立了一支戰鬥力卓越的水師陸戰隊。袁可立的一系列行為大大阻礙了努爾哈赤進攻明朝,清朝人非常討厭他,但同時又不得不承認他的軍事才能。

清朝的文字獄本質上還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滿清貴族畢竟是外族,就算他們將自己包裝成一個無害的樣子,聲稱自己站在正義的立場上,也堵不住悠悠眾口。所以,只能借用文字獄的形式,試圖控制人民的思想,讓輿論有利於自己這一方。

參考文獻:《明史》、《文字獄紀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荒之使 的精彩文章:

TAG:洪荒之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