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是覺】經常到寺院次數多了,有法師提醒我們每次來應該要去佛菩薩面前銷假,離開前要去告假,請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如是覺】經常到寺院次數多了,有法師提醒我們每次來應該要去佛菩薩面前銷假,離開前要去告假,請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編輯說明


現在社會信息複雜,價值觀模糊,很多當代問題找不到確切的回答,經常道聽途說,所以上海大覺文化傳播特別推出「如是覺」專欄,針對微友們所提的問題答疑解惑,並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語錄來領航重啟人生模式。



Q


經常到寺院次數多了,有法師提醒我們每次來應該要去佛菩薩面前銷假,離開前要去告假,請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佛弟子離開寺院前,應到大殿向佛菩薩禮佛三拜,向佛菩薩告白,意謂自己將要外出。如子女出門敬告父母,即是告假的意思。反之,則稱為銷假。

佛門中請假、告假、銷假,除了要先在殿堂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或銷假外,應向住持和尚及知客稟告。叢林中,大和尚外出也一定要向知客(客堂)請假,由侍者代勞,向知客師說:「大和尚請假至○○。」知客聞言要立即回道:「給大和尚送駕。」

甚至於某些時節或場合,還須有住持、維那或糾察呼班,讓大眾如法的行禮。例如:團體到寺院道場做正式的參訪時,大眾須進入殿堂銷假,東西單排好班(對面站),由東單班首負責司引磬,恭請當地住持到殿內,接著糾察(或代表者)呼:


(1)大眾一起向上排班,禮佛三拜。


(2)向某某道場住持及常住大眾禮座,頂禮三拜(若住持說一拜,大眾答阿彌陀佛),問訊。


(3)恭請住持○○法師開示(大眾對面站或向佛像皆可)。


(4)禮謝住持慈悲開示,頂禮三拜(一拜或問訊),分班(對面站)。

當要離開寺院時也需到殿堂告假,這時糾察(或代表者)呼:


(1)大眾一起向上排班,禮佛三拜。


(2)向住持及常住大眾告假,頂禮三拜(一拜,問訊)。


(3)恭請住持○○法師開示(大眾對面站或向佛像皆可)。


(4)禮謝住持慈悲開示,頂禮三拜(一拜或問訊),問訊,分班(對面站)。這時如果住持沒有要開示,大眾告假完畢,即可離開。

佛教僧團有著獨特的組織和制度,傳入中國之後,東晉?道安大師制定了中國佛教第一部僧制,也是清規的《僧尼軌範》,到了唐代又有百丈創立《百丈清規》,於是叢林便有了在日常生活、修持、行事準則,與語言表達上,可茲依循的禮儀規範。

總之,佛門語言的藝術,不在花言巧語,能言善道,而在句句皆顯出說話者誠懇、平易、謙虛的胸懷,句句都包含對人的尊重與體貼。這些佛門用語如果能廣而運用至一般社會,相信更能裨益人際的和諧與社會的安泰。


如是解




佛光會員進出寺院,應至佛前禮佛銷假、告假,以示尊敬。



摘錄自

《佛學教科書》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本專欄為微友開放提問通道


有任何問題請記得在留言板留言

我們會有專人為您陸續解答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何謂大學? 星雲大師說明大學的意義
【如是覺】生活中有親友突然患上腦溢血或癌症等重病,當事人往往無法接受,家屬心情也很鬱悶。請問從佛法的角度該如何勸說及開導呢?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