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靜,是一種美好-。靜是微笑,是一處流動的風景,是一抹淡淡的雲彩,是一束幽幽的清香,是美的極致!靜,是一種欣賞-。靜是一種修養;是一種人生的徹悟;是一種智慧的清明;擁有瞭然於心的平靜,就會擁有了高品位的人生!-

下面幾首詩詞,是閱盡塵世繁華後寧靜閑淡的生活,希望你也會喜歡。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唐代:王維

夜靜群動息,時聞隔林犬。

卻憶山中時,人家澗西遠。

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春夜的竹亭,清新而靜謐,輕輕掠過的涼風,吹的竹林颯颯作響,遠處偶爾傳來斷斷續續的幾聲犬吠,隔著夜幕中青蔥的林子,劃破這夜的安寧。以動襯靜,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幅悄然靜謐的春夜圖。置身於此情此景之中,詩人的思緒飄飛到了山中隱居時的場景,那山澗西邊的簡陋小屋,那縱情田園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閑自在的生活情致。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春庄

唐代: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幽靜的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葉的小路城外的種桃李的園子,只是沒有人間的清喧囂,沒有聽到鳥兒的啼叫之聲。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入若耶溪

唐代: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岩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余景。

此時,即將沒入西天的夕陽,將一束淡淡的光輝灑落在這縹碧澄清的溪水上,詩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船槳,面對著夕陽,讓全身沐浴在殘餘的陽光之中。詩到這裡,戛然而止。但這一束射到溪中的夕陽光,卻使這蜿蜒曲折的若耶溪,一路上都穿行在林蔭蔽天的山崖之間的清靜幽深境界如在眼前了。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早秋山居

唐代: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

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在如此幽靜絕塵的山林里,詩人手弄素琴,隨著琴曲的旋律,滿懷的私心雜念完全平靜下來,這時透明的心境,伴隨戶外夜泉的清音,進入一種純凈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領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曠懷的恬泊情趣。主觀情志和客觀自然融為一體,不但凈化了詩人的心靈,同時也使讀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初晴游滄浪亭

宋代: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詩人喜愛這「初晴」時的幽靜境界是有緣由的。他以遷客身份退居蘇州,內心愁怨很深。在他看來,最能寄託憂思的莫過於滄浪亭的一片靜境,所謂「靜中情味世無雙」(《滄浪靜吟》)。他所講的「靜中清味」,無非是自己在靜謐境界中感受到的遠禍而自得的生活情趣。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秋徑

宋代:保暹

杉竹清陰合,閑行意有憑。

涼生初過雨,靜極忽歸僧。

蟲跡穿幽穴,苔痕接斷棱。

翻思深隱處,峰頂下層層。

從寫大環境到刻繪細物,可見詩人在這空寂的小徑中留連徘徊了許久。詩寫到第三聯,詩人已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妙在尾聯忽然大筆宕開,不以小徑作結,而是從曲徑通幽的現狀,進而想到那視線不到之處,那層層岩岫下,一定有不少高人在隱居。這樣翻深一層,詩人愛小徑的原因,也就在不言之中了。這樣結,結得很全面,既寫小徑,又把自己的深情和盤托出,富有禪味。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清代: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遊心?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納蘭厭於榮華富貴的貴公子、侍從官的生涯,嚮往清心寡欲。遠離塵囂,像圖畫中的老僧一樣去生活,同對也表達了所願難以求得的矛盾與無奈的心情。

詩詞里的人生,那麼靜,那麼美

靜,是一種理智-。人的一生,不是得到,而是學到,讓心思澄明,讓言行磊落;-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永遠不要去碰;流真誠的淚水,露真誠的微笑;如此以往,便不會內疚,不會抱憾,便能坦然處事,讓生命充滿陽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這首詞是陸遊的愛情絕唱,這世間最毒的葯叫做「情」
做不了決定的時候,讓時間幫你決定 如果還是無法決定,做了再說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