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Y/PROJECT還能走多遠?

Y/PROJECT還能走多遠?

在設計越發同質化的今天,想要醒目意味著要有高辨識度。Glenn Martens賦予Y/PRJECT嶄新的時裝語言,使其在時尚漩渦中能夠迅速異軍突起。

Y/PROJECT無疑是近日Pitti Uomo最受矚目的品牌之一。

Pitti Uomo近日於佛羅倫薩舉辦第95屆男裝展,Glenn Martens以客作設計師身份亮相,發布了Y/PROJECT2019秋冬系列。

建築科班出身的GlennMartens將秀場打造成一個幽靈王國,客人們手持手電筒,在黑暗中抵達Santa Maria Novella大教堂。

此前,Glenn Martens在採訪中提到司湯達綜合症,即在藝術品密集的空間,觀賞者受到強烈美感刺激從而引發不適:離經叛道的壁畫,「反時尚」式解構剪裁,好似一場達達主義的反諷,給秀場扔下一枚重磅炸彈,宣告時尚現代化的無限可能。

新一季設計延續GlennMartens入駐Y/PROJECT五年來一直傳遞的【解構-結構】概念,立體式長褲和雙層肩部襯衫依舊是主打設計,「輪廓主義」的概念被Glenn Martens輾轉玩弄於每一處結構變化之間,戲謔而高明。充滿實驗性的混搭,更能感受到跨性別和年齡的高度自由。 此外,Y/Project還將前衛和實用主義完美結合,首次將男裝拓展到鞋履和包袋領域。

《風度》雜誌資深編輯茂盛身在前方Y/PROJECT秀場向門道Fashion表示:

Y/PROJECT本次很多3-D式細節設計看點,也是Martens一直強調的「解構和結構重塑」。本次還加入tailoring式男裝款式,一方面是因為佛羅倫薩Pitti Uomo時尚屬性,另一方面是Martens對於傳統男裝進行了設計思考。很多衣服其實都是在基本款的基礎上做細節延伸,褲裝前口袋做成3D立體效果,牛仔褲添加黑色條紋塗層,看上去像燈芯絨質地。整體而言,Y/PROJECT女裝比男裝更有趣。

彷彿一夜之間,Y/PROJECT迅速刷出時尚圈好評:浮誇又充滿結構主義色彩的設計成為品牌基因,流行元素,古典元素,先鋒前衛風格被Glenn Martens鬼斧神工般融入設計,幾乎每個人都像著魔一樣在誇張的單品中尋找自己的影子。

那麼,Y/PROJECT靠什麼登上注意力金字塔頂端?

鬼才Glenn Martens功不可沒

一個品牌的成功,離不開設計師對品牌理念的把控和敏銳,我們先來分析成就今天Y/PROJECT的最大功臣,是來自比利時的設計師Glenn Martens。

Y/PROJECT創立於2010年,其創立的初衷是一個實驗項目而非時裝品牌, 2013年,創始人Yohan Serfaty不幸離世,首席助手Glenn Martens接過衣缽,2014年Martens推出女裝線,帶領Y/PROJECT迅速躥紅,收穫評論界的讚譽和商業的雙重成功。而Glenn 本人亦在2016年入圍LVMHPrize,並在2017一舉奪得ANDAM時尚大獎。

成長環境對個人審美的影響微妙而不可估量。

從小浸潤在哥特式建築中,Glenn Martens熱愛學習歷史和建築設計,構思偏愛神秘、複雜的結構。布魯日街頭大大小小的教堂,鐘樓,博物館等被時光親吻過的歷史遺迹在Glenn Martens的服裝設計中應運而生。

Glenn Martens的設計以「解構主義」和「無性別主義」著稱,是「反時尚理念」的繼承者,業內人士分析,在商業化主導的世界,Glenn Martens以誇張大膽的形狀和粗曠濃郁的建築風重組服飾,像他的前輩們安特衛普「六君子」,以同樣的方式衝擊傳統時尚行業的認知。

在同質化泛濫的今天,特色意味著高辨識度,Martens賦予Y/PRJECT嶄新的時裝語言,使其在時尚漩渦巴黎異軍突起。

站在街頭風口之上

時尚界講究「伯樂相馬」的寓言故事,再天馬行空的設計,沒有市場青睞也只是曲高和寡。Y/PROJECT能獲得今天的幸運恰恰在於準確擊中了年輕人的痛點。

年輕群體的重要性在奢侈行業被不厭其煩地提及,貝恩諮詢2018最新數據顯示,到2025年,千禧一代對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的貢獻率將達到 55%,增長率則將高達 130%。

千禧一代,甚至是更年輕的Z世代與父輩們所追求的奢侈概念完全不同,在傳統概念中,稀缺性的打造要依靠於原材料的珍稀度。但在千禧一代這裡,奢侈是非物理性質的,而是感性的,換而言之,能夠與年輕消費者發生情感聯結的產品,即可被定義為奢侈,這一點從Supreme, Off-White等街頭潮牌能夠一躍在奢侈品行業登堂入室可見一斑。

恰巧,Y/PROJECT做對的,其站在流行對立面的反叛姿態,而這種反叛態度是市場稀缺卻又是年輕人買賬的。

GlennMartens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小成長的環境讓他形成挑剔的美學標準,很難對當今的審美妥協。「反叛態度讓Y/PROJECT變得出眾,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大熔爐里,我非常樂意把這種多元性和普適性用服裝的語言翻譯出來。」

趨勢預測公司TobeReport的執行副總裁Leslie Ghize表示:今天的消費者越來越被品牌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吸引。遊離於主流審美之外的Y/PROJECT,得益於這個同樣推崇個性化的時代,受到行業內的認可,也吸引了諸如Rihanna,Bella Hadid在內明星們的追捧。

高級時裝與街頭品牌邊界模糊

除了鬼才GlennMartens個人的藝術造詣和千禧一代的追捧,Y/PROJECT的成功離不開時尚行業大洗牌的背景,即高級時裝和街頭品牌的界限日趨模糊。

潮牌正被消費市場熱寵。Nielsen發布《全球首個潮牌大數據研究趨勢及用戶分析報告》中指出,潮牌消費增速高達62%,非潮牌增速卻停留在17%,兩者相差3.7倍之多。

對於奢侈品牌來說,為爭奪年輕顧客,向街頭文化靠攏是必經之路;而日漸火爆的街頭服飾也不滿於「地下時尚」的定位,藉助奢侈品牌不斷增強奢侈屬性,誓與奢侈品牌分庭抗禮。

奢侈品牌在潮牌化,潮牌在奢侈化,這就是當下時尚界的現狀。

在剛過去的2018,兩者彌合的趨勢愈發明顯:Supreme和德國奢侈箱包RIMOWA推出聯名,Dior Men與街頭藝術大師KAWS展開合作;街頭朋克風的Tisci入駐Burberry, LV更是大膽將潮流領袖Virgi Abloh納入麾下。

儘管二者融合是時尚行業大勢所趨,但合作也飽受質疑,遊走於布魯克林街頭的潮流文化與歐洲貴族的奢侈文化有著截然不同的孕育土壤和成長軌跡,業界普遍質疑二者的合作有損各自文化DNA,且帶來突兀之感。

Y/PROJECT則沒有這一顧慮,時尚人士分析,Martens手下的Y/PROJECT的風格很難被定義,在高級時裝的基因下,流淌著源於街頭的血液。其設計中既有基礎的牛仔布,尼龍以及棉質的運動衫,還有飾有巨大綢秀的天鵝絨外套,絲綢搭配蛇皮,哥特結合嘻哈也是慣用套路。換而言之,Y/PROJECT以一種自洽的方式契合了當下時尚行業最根本的未來變革。

Y/PROJECT還能走多遠?

Y/PROJECT無疑是當下的當紅炸子雞,不過Y/PROJECT的迅速躥紅難免讓人聯想起另一個同樣在巴黎髮際的潮牌Vetements。

2016年是Vetements元年,然而僅僅兩年時間,Vetements在絕大多數門店正以3到6折出售,因缺乏新鮮感的設計和昂貴定價正逐漸失去消費者和零售商的支持。

與Vetements相似,Y/PROJECT的火爆幾乎是一夜之間,同樣與設計師個人的魅力密切相關,同樣以離經叛道的風格席捲時尚圈,也同樣缺乏品牌積澱。此外,時尚的本質終究是寡頭之間的生意經。

缺少資金足夠雄厚的集團背書,品牌發展路途註定艱辛。Y/PROJECT想要一直順利走下去,長遠來看是件有挑戰的事。

這一點從設計師品牌的掙扎可以看出,Stella McCartney、Christopher Kane、Dries Van Noten、Tomas Maier等品牌要麼被拋售,要麼被收購失去獨立性。

是下一個Vetements,還是獨一無二的Y/PROJECT, 行業依舊拭目以待。

騰訊時尚旗下時尚商業評論

《門道Fashion》

(微信號:mendaofashion)

每天5分鐘 秒懂時尚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門道Fashion 的精彩文章:

開雲大中華區推廣可持續時尚,Gosha陷戀童風波
Supreme事件再現鬧劇:三星重新評估山寨合作計劃

TAG:門道Fash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