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超級愛啃指甲,是不是有什麼怪病?

超級愛啃指甲,是不是有什麼怪病?

從小到大,我不信你從來沒啃過指甲~

據2014年一項針對咬指甲的研究表明,在339名被試中,47.2%的人有過咬指甲的習慣,大概20%左右的人會一直保持這種習慣。[1]據說,朱一龍老師就有咬指甲的習慣,每次採訪時,他的指甲都是短短的(不排除是啃短的,大霧)。

咬指甲是不是什麼怪病?

就算你自己不咬指甲,你身邊也很大概率有咬指甲的人。大部分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頂多算一個壞習慣,其實它……確實不是什麼大問題。

超級愛啃指甲,是不是有什麼怪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是如果咬指甲太過頻繁,使人產生了困擾,它就會搖身一變,改名為:咬指甲癖。它屬於聚焦身體的重複行為(body 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ur, BFRB),這是幾類行為的統稱,包括拔毛癖,挑皮膚,和咬指甲。

這是一種有點像強迫症的心理問題。因為咬指甲癖通常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時期開始[1],孩子們可能會因此受到欺負或是自卑,從而導致社交問題。而大眾對此也缺乏認知,所以咬指甲癖大部分情況下得不到診斷和治療。

接下來,本文將討論人們咬指甲的心理機制和咬指甲癖可行的干預方法。


心理學家怎麼看咬指甲?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咬指甲被認為是一種童年期未解決的衝突產生的行為。弗洛伊德將嬰兒的發展根據嬰兒性慾的來源分為不同的階段。

其中最早的(0-18月)階段是口欲期,嬰兒通過嘴部活動獲得滿足。如果此時口腔活動受到了限制,則成年後容易產生與口腔有關的問題。在這套理論中,吸煙,貪吃,咬指甲等行為都是由口欲期未得到滿足導致的。

然而現代的心理學學術界已經棄用了這套理論,主要原因是它缺乏實踐支持。畢竟,沒有人能證明嬰兒有沒有性慾,也沒有人能證明咬指甲是不是兒時的口腔活動沒有得到滿足導致的。

目前對咬指甲的解釋較為合理的是將它視為一種情緒調節的行為[2]。

超級愛啃指甲,是不是有什麼怪病?

通常大家普遍認為人在焦慮的時候容易咬指甲。一項研究發現咬指甲的人總體來說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和強迫症的傾向 [3],另一項研究還發現在咬完指甲之後,被試的身體更放鬆了[4],這體現了咬指甲在情緒調節上的作用。

除了焦慮,挫敗之類的負面情緒,無聊也是一個咬指甲的重要導火索[5]。在咬指甲時,手指上輕微的疼痛為身體提供了一些刺激,從而減緩了無聊的情緒。


沒事兒啃啃指甲還能啃出病來嗎?

咬指甲看似沒有什麼危害,實則不然。研究發現,咬指甲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咬指甲的人的唾液里有更高的大腸桿菌濃度[6]。偶爾也有新聞報道有人因為咬指甲被細菌感染,不得不接受截肢手術。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研究報道了一個男孩因為咬指甲而產生遠端指骨炎症的案例[7]。雖然這樣的報道相對較少,但還是值得注意。就算不是為了健康著想,出於對美麗的追求,改掉咬指甲的壞習慣也還是很有必要的。

怎麼做才能改掉咬指甲的習慣?

每當你開始咬指甲的時候,就?用紙筆記錄下這種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心態。現在也有 App可以幫助記錄這類行為(Skinpick online)。對於懶人來說,說不定就為了避免做筆記把咬指甲改掉了呢?!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記錄只是改變習慣的第一步,在對壞習慣發生的頻率和場合有了認知之後才能更好地戒掉壞習慣。

前面提到咬指甲是一種調節情緒的方法。根據你的記錄,在那些你容易焦慮的場合,可以試著尋找一些替代行為,比如出去轉一圈之類的,去買點零食吃之類的,讓你轉移注意力。

超級愛啃指甲,是不是有什麼怪病?

或者在你預計到你會無聊的場合,可以找些書看,不要發獃,因為有時候咬指甲可能是下意識的。

還有一種方法比較適合女孩子,就是做美甲!把指甲做好之後再想咬的時候,想想它的價格,可能就不忍心下口了。其實也不一定要用很貴的指甲油,那種能把指甲變硬,口感變差的應該就可以的。

超級愛啃指甲,是不是有什麼怪病?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資料

Pacan, P., Grzesiak, M., Reich, A., Kantorska-Janiec, M., & SzEPIETOWSKI, J. C. (2014). Onychophagia and onychotillomania: prevalence, clinical picture and comorbidities. Acta dermato-venereologica, 94(1), 67-71

Teng, E. J., Woods, D. W., Twohig, M. P., & Marcks, B. A. (2002). 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 problems: prevalence in a nonreferred population and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somatic activity. Behavior Modification, 26(3), 340-360.

Joubert, C. E. (1993).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 manifest anxiety, and obsessive-compulsiveness to personal habi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3(2), 579-583.

Wells, J. H., Haines, J., Williams, C. L., & Brain, K. L. (1999). The self-mutilative nature of severe onychophagia: a comparison with self-cutting.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4(1), 40-47.

Williams, T. I., Rose, R., & Chisholm, S. (2006).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nail biting: An analog assessment stud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5, 989–995.

Bayda?, B., Uslu, H., Yavuz, I., Ceylan, I., & Da?suyu, ?. M. (2007). Effect of a chronic nail‐biting habit on the oral carriage of Enterobacteriaceae. Oral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2(1), 1-4.

Waldman, B. A., & Frieden, I. J. (1990). Osteomyelitis caused by nail biting. Pediatric dermatology, 7(3), 189-190.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