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子時不斷命,是子虛烏有,還是另有秘密?

子時不斷命,是子虛烏有,還是另有秘密?

子時不斷命,是子虛烏有,還是另有秘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民間流傳"命不運算元"或"子時不佔"之說。子時生人的命很難算準,在子時占測諸事也難測准。這關係到子時應隸屬哪一天的問題。歸屬的日子不同,推命結論當然大不一樣。不僅八字學如此,凡以日、時辰為原始信息輸入的術數,如紫微斗數、六壬、奇門等,都存在由於子時歸屬不確定而導致測不準的問題。

子不問卜,自惹禍殃

"子不問卜,自惹禍殃"說的是子時的時候不能求神問卦,這是很忌諱的,會遭來禍事和噩運。

這句話出自中國傳統的"彭祖百忌"。彭祖百忌是說某些日子的宜忌,在一天中的某時不要做某事否則會發生某事,適合或不適合做什麼事情。

彭祖百忌凝聚的都是祖先們對諸事宜忌的經驗總結,是有一定的規律性和科學性。

為什麼古代命理家不願給子時出生的人算命呢?

因為真的時常算不準。

子時不斷命,是子虛烏有,還是另有秘密?

為什麼會算不準呢?

原因有二:

一是,子時是指23:00-01:00,中間的24時為二天之間的分界,於是,子時便被分成了前子時和後子時,前後子時各為一小時。

前子時在上一天,後子時在下一天,但前後子時的天干相同。中國古代只有"時辰"的概念,而小時的概念是近代才由西方引入我國。由於沒有區分前後子時,導致子時出生的人中約半數人的生日發生錯誤,而日干支一錯,八字必然出現顛覆性的錯誤,很可能算錯了會影響你的一生。

二是,若在一天中論,也分早子時(0時至1時)和晚子時(23時至24時),雖同為子時,但它們的天干卻不相同,如不加以區分,一概用早子時來取時干,必然也會造成錯誤。

子時不斷命,是子虛烏有,還是另有秘密?

一年之始的兩種看法

對於何時換年柱,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一年始於立春,這是傳統的說法,另一種認為始於冬至。冬至點換年的道理跟"正子時換日"一樣;冬至點並非"立節"而是"中氣",是冬季的中心,冬季始於立冬,中於冬至,終於立春,共三個月,從立冬到冬至的前一個半月屬當年所轄,從冬至到立春的後一個半月屬次年所轄。這如同子時的前半時辰屬次日所管一樣。因此,如果年柱的更換以冬至點為準,日柱的更換便應該以0點為準。

有人認為,千餘年來的命書以立春點為年柱更換點,這是算命不準的重要原因。干支創設早在四千多年前,以後歷代的曆法皆有不同,正月有時建亥,有時建子,有時建丑,有時建寅,這是行政上的法令,只能使一般人四時作業與氣候適應,而不能改變太陽和地球的運行。年柱應該自冬至點開始更換,但六十甲子按序代表逐月的干支規律並沒有改變,因此冬至前後半個月(合計為一個月)的干支仍是同一個。

也有人認為,李虛中、徐樂吾創八字祿命法,他們是整個理論體系的創始人,其理論自有固定的推演模式,這個模式是獨立的。李徐師徒早已把類似的差異考慮在內。因此,不論黃帝以後歷代如何建寅,只要他們認為正月是寅,後人就得以寅為正月。同理,他們當初設計年柱起於立春,就必須使用立春交換年柱。


有問題請私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