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以接受、平等的心面對生活,我們就有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以接受、平等的心面對生活,我們就有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關於因果,我想請問師父,如果這個果已經出現了,怎麼辦?

不好的果出現了,我們要高興

這就好像一個毒瘤

終於化膿成熟了

我們就快痊癒了

所以首先歡喜地去接受

而不是抗拒或者逃避

事物正在不斷變化

別輕易下結論

如果我們懂得因門六義,就會看到剎那滅,現在所謂的果出現了。實際上,我們不了解,生命中有很多種因緣在同時產生。比如說有些人覺得自己身體不好,但是他忘記了,在這麼一個呼吸之間三十億個細胞死亡,一彈指三十億個細胞產生。

現在身體好不好這是客觀的,但在身體不好的時候,這三十億個細胞也在產生,身體也在變化。換句話講,在動態的事物當中,我們怎麼能夠一定對它充滿自信、樂觀,或者對它很失望、絕望呢?這是因為我們對於結果過於看重了。

逃避會更痛苦

中國人講,無論得意抑或失意,心都是可以做主的。有的人得意的時候就忘乎所以,這是一種心。但有的人得意時心很平淡,這也是一種心。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忘了,心是自己說了算的!當我們對於生命有平等的心,面對生命當中的起起伏伏,不要擴大它,這就是智慧。你去感受它,不要逃避。

有時候我們想逃避或者想擁有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會更苦。對一切變化,用放下的心,清清楚楚地去看,這就是智慧。智慧會給已經產生的善果加分,已經產生的惡果因為我們的接受會快速地了結。

我們要相信,這一切都是生命的經歷,對抗或者逃避都在加重它,讓問題變得更複雜。我們要用平常的心、放鬆的心,即禪者的心去看。

可能有些事在當下的體會的確很嚴重,可我們不會想到,人生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生老病死。人類一直認為生老病死為大問題,卻忘了生老病死之後,下一期生命如何重組的問題,這才是可怕的。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生老病死,但我們還要對生命充滿希望。這個希望不是自我安慰,而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真實。

以平等的智慧觀察生活

當我們做善業,卻出現一個不樂意的果時:

一個態度:受了就了,接受它、學習它、認識它,提升我們認識生命的能力。

一個方法:懺悔,並且要思維:我現在遭受這種不樂意的結果,感受到很多痛苦,不希望別人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是一種祝福、平等的智慧。

遇到好的事情,我們也要懂得一切法都在變化,不用太執著,不必害怕失去,這樣我們才是真正幸福的。如果對快樂的境界一直抱著不放,會發現這個開心的事情已經限制了我們,快樂的本質已經在改變。實際上,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選擇性接受讓這個快樂變味了。如果以平等的智慧去觀察生活,我們就擁有了可控的生命。

我們需要放鬆,放鬆就是禪。放鬆的心脫離了主觀的自我評價,既是解脫也是自我優化。如果我們這樣去做,就會發現人生還有第三條路——平等之路。如果沒有這條平等之路,我們的痛苦會加倍,快樂會馬上消失,好像一支箭一樣跑掉。這種情況可能每個人都會有。

生活是什麼?生活是感受。感受是什麼?感受就像車軲轆般打轉。為什麼?我們只有三種感受: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不好不壞的感受——麻木的感受。我們心中所有的感受,最後都會落入這三種。

如果我們自己能夠產生法喜和平等,不依賴外境就能夠擁有最好的感受,那外境對於我們來說就沒有什麼,也沒有被動的生命,我們的一切都是主動的。

這不是樂觀主義者所能發現的,樂觀主義是不成熟的表現,而悲觀主義又過於現實,我們需要真實地掌握自我的生命。當你明白感受是平等一味時,生活就變得很簡單。

照片拍攝:法吉 / 法上

編輯:法地 / 法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讀懂《心經》,你會明白人生再難也有希望
如何在新的一年積累福報?祝你2019福報多多,幸福美滿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