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笑傲江湖》中,金庸想要給我們傳遞的醒世哲學,讀懂了一生受用

《笑傲江湖》中,金庸想要給我們傳遞的醒世哲學,讀懂了一生受用

在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五嶽劍派勢力很大,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可以對抗江湖任何大門派。五嶽劍派就是包括了總過五嶽的中嶽嵩山派,南嶽衡山派,北嶽恆山派,東嶽泰山派,西嶽華山派。但是,如今五嶽派幾乎銷聲匿跡了,提到武術,我們想到的似乎只剩下了少林、武當兩大門派,那麼構成了五嶽劍派的五大門派只是金庸小說中虛構的門派呢還是歷史上真實的存在過,五嶽派現在還有嗎?

五嶽劍派的土崩瓦解,不是被外部敵人摧毀的,而是來自內耗。首先嵩山派派掌門左冷禪,野心勃勃,心機和城府很深,一心想做武林盟主,想要稱霸武林。可硬實力終歸是不行,在風扇台上完敗於日月神教的任我行,後來為了擊敗任我行,苦練寒冰真氣,又練習辟邪劍法,墮入魔道,瞎了雙眼,最後慘死 ,而嵩山派也一蹶不振。

然後是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此人空有君子劍之名,確實一個地地道道的「偽君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私慾,不惜自宮,甚至以犧牲女兒幸福為代價,只為得到辟邪劍法。更為讓人厭惡的是,為練辟邪劍法,不惜自宮,還屢次陷害大徒弟令狐沖。最後,岳不群也是落了個眾叛親離,妻子都拋棄了他。而喪心病狂的岳不群最後誤打誤撞被依琳一劍刺死,華山派也就此沒落。

隨後是泰山、衡山、恆山三派。泰山派掌門牛鼻子老道天門道長太固執,最後把泰山派給葬送了。而南嶽衡山莫先生胸無大志,無心江湖紛爭,自己所執掌的衡山一派,痴迷音律,也算是不務正業,一首瀟湘夜雨蹉跎了一生,恆山派也就此沒落。而北嶽恆山則與世無爭,可謂是五嶽劍派中五大門派最後結局最好的,直至今日依然香火鼎盛。

所以,五嶽劍派的土崩瓦解,始於內部,而他們的沒落也印證了道家老子的理念:一個人真正的對手是自己,不是別人,不是天也不是地,與天斗與人斗的精神看似可嘉,但最後都會一敗塗地。而戰勝自己,就要做到老子所提倡的心中「無為」。

「無為」是道家的一個核心思想,老子《道德經》中十二處提到無為,老子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南華經》中有六十八處提到無為,莊子認為「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五嶽劍派中,左冷禪、岳不群都是最好的證明。

而反觀武當和少林,在金庸的小說中,他們從來不去爭什麼武林盟主,江湖霸主,江湖上的事能不管就不管,能少管絕不多管。而結果呢?一心想要稱霸江湖的都沒落了,與世無爭的到現在依然很強大。或許,這才是金庸老先生《笑傲江湖》所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真意。

我們每個人,生在塵世,混跡於江湖,都應該有「笑傲江湖」的心態,不要去爭那麼多,用老子的話講就是「不爭而善勝」。你不去爭,反倒最後可能是得到最多的,你越是去爭,不該是你的你也得不到,反倒是把自己搞的灰頭土臉。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道長蛤蟆功練出「三花聚頂」,不懼拳王,與徐曉東比武要簽生死狀
太康縣聚台崗村,如果不是許家印老家,誰會關注它的璀璨文化史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