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海戰後,日軍發現一份清朝將領的家書,有此將領焉能不敗

甲午海戰後,日軍發現一份清朝將領的家書,有此將領焉能不敗

甲午海戰時的清政府已經十分的腐敗落後了,但是日本在當時的清政府眼中仍舊是一個彈丸小國。再加上李鴻章發展了清朝海軍,購買了國外的先進裝備。這種種的措施當然讓清政府覺得可以打。於是浩浩蕩蕩的中日海戰就打響了,戰爭的結局出乎意料。清朝海軍慘敗,被日本的海軍打的連連敗退。

失敗了以後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清朝政府向日本賠償了巨額賠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這次戰爭失敗的後果由李鴻章承擔了起來。他當時已經年過七十,還要遠赴海外去簽訂這個肯定會遭來國人唾罵的條約。

但是不簽又不行,誰讓清政府無能呢,誰讓清朝軍隊打不過人家呢?那麼大的一個清王朝,在和國家外交時只能派出李鴻章,連一個年輕有為的大臣都找不出來,真是可悲。而且李鴻章用自己身中一槍的後果,為國家減少了一億兩白銀的賠償。偌大一個清王朝落得如此地步,真是可悲之極。

這場戰爭結束後清朝的大臣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他們想知道為什麼失敗了,打不過西方大國也就算了。日本,在古代是經常來中國學習的,如今卻連他都打不過了。當時有的人認為打不過是因為武器沒有日軍先進,有人認為是李鴻章制定的戰鬥策略不當,更有甚者是認為原因在於慈禧,使她挪用國庫,奢侈浪費。致使國家沒有足夠的財力去買好的戰艦,因此才導致這樣的後果。

日軍平壤之戰後發現了清軍遺留一封家書,上面寫著一位妻子對丈夫的叮囑,說他如今已經是個統帥了,家中也不缺錢財,你已經好好保護自己,而且年歲也不小了,千萬不要衝在前面。這封信是清軍海師的一個統領衛大人他的家書。

衛大人顯然聽進去他妻子的話了,在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就遠遁五百里,過了七八天才回到大部隊。清軍的統帥如此怕死畏戰,那還能指望手下人能拚命的打啊?歸根結底,清政府在當時釀成那麼多的慘劇主要原因還是清朝已經把人民的精神給磨沒了,每個人都是麻麻木木,對於國家危難,民族危機無動於衷。思想上已經腐敗了,以這樣的態度與人交戰那能不敗?在清政府的統治下,中國已經沒有了尚武精神,缺少了拼搏的勇氣。

梁啟超對於這一現狀看的很明白,所以寫下了流傳百世的《少年中國說》,把國家的希望寄在了祖國未來的少年之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老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民國一線影星阮玲玉,「世紀葬禮」轟動上海,十二位業界大咖抬棺

TAG:黑老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