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胡適在清華大學的一次「艱難」演講

胡適在清華大學的一次「艱難」演講

1934年6月22日上午,胡適先生有清華大學之行,日記中做了這樣的記載:「到清華大學作畢業演講,汗透了一身衣服。在清華午餐。」6月22日這一天是清華大學一九三四屆學生的畢業典禮活動,胡適作為校方邀請的「嘉賓」,前往該校作畢業典禮上的來賓致辭。往常,胡適在日記中記錄有關演講內容都會很豐富,為什麼這一次卻用簡單的十多個字呢,特別是他在日記中寫了「汗透了一身衣服」?從中我們可以推測,此次演講過程中胡適面臨的「艱難」。他沒有詳細記錄自己的演講,各種原因有待查考。

不過,剛好此時朱自清先生也在清華大學任教,任中文系系主任。朱自清這天也參加了清華學生的畢業典禮,他的日記剛好為研究界側面觀察胡適的「演講」提供了便利,當天的日記中有如下記載:

早行畢業禮,甚隆重。唯同人服飾不齊一,又行列亦欠肅靜,為遺憾耳。適之先生演辭,舉三事:1.當有一二問題研究,以存求知慾,2.當有一業餘活動(Hobby),3.當有確信(Conviction),引紐曼(Newman)翻《伊利亞特》(Iliad)中二語:我們回來了,你看便不同了。其中第二項稍有牽強處,余發揮極透徹。

朱自清認為,一九三四屆清華學生的畢業典禮「甚隆重」。不過,他站在系主任的角度看待同事的時候,語氣就顯得很不客氣,認為同事們在這種隆重的場合中服飾不整齊,行列頗為雜亂,所以他感到很「遺憾」。由此可看出朱自清的「性格」,他非常注重社會交往活動中的端莊與謙和。對於胡適的「演講」,朱自清記錄了三點內容:「1.當有一二問題研究,以存求知慾,2.當有一業餘活動,3.當有確信。」他認為演講的第二點「稍有牽強處」,其餘部分「發揮極透徹」。但是,這次畢業典禮的演講題目到底是什麼,我們並不確切知道。

這一年,時為清華大學歷史系學生的夏鼐(後成為著名的史學家、考古學家)剛好畢業,作為學生,他參加了這天的畢業典禮。翻閱《夏鼐日記·卷一》,可以看到在1934年6月22日的日記中,夏鼐也記載了胡適此次演講的內容:

上午10時行畢業禮。來賓演講是胡適。4年前在光華時曾聽過他在畢業禮中的致詞。這次也不外那套陳話。說「自己有三張藥方,好比觀音賜予孫行者的三根毫毛,可以給你們將來救急用:(1)多找出幾個問題,以作研究;(2)多弄點業餘的玩意兒,在職業外發展自己的天才;(3)要有自信心,自強不息,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實則根據自己這幾天的經驗,畢業即同失業,什麼都談不到。胡適所說的,依舊是局外人的風涼話而已。

夏鼐在日記中對胡適的演講進行了點評,「這次也不外那套陳話」。原來1930年6月胡適有上海光華大學附屬中學之行,為光華附中畢業生進行畢業典禮演講,那一次夏鼐作為中學畢業生去聆聽了胡適的演講。這兩次演講的「對比」,讓夏鼐有如此的觀點,覺得胡適的話是「陳話」。夏鼐日記中記錄的胡適演講的三點內容,正好與朱自清日記中所記三點形成對照。不過,夏鼐對胡適提出的「三張藥方」抱著嚴厲的批評語氣,他根據自己的經驗觀察,「畢業即同失業,什麼都談不到」,所以他認為「胡適所說的,依舊是局外人的風涼話而已」。臨近畢業的一學期,夏鼐為自己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這年6月19日(畢業典禮前三天)日記里就透露了自己的落魄,「寧君(指寧有瀾)已決定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陳君(指陳鳳書)下學期畢業後擬赴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劉君(指劉古諦)擬赴日本慶應大學,張君(指張宗燧)正在預備考留美,反顧自己的前途,頓生渺茫之感」。

演講人胡適自己記載的演講內容、題目均沒有,演講的感受倒很生動,說自己「汗透了一身衣服」。身為清華教師的朱自清則認為胡適的演講第二點有點牽強,演講過程中出現了瑕疵。站在台下的畢業生夏鼐則認為胡適的演講是「局外人的風涼話」。那麼,這次演講到底是什麼題目呢?

1934年6月23日上午9點,胡適有匯文中學畢業演說,下午4點,還到輔仁大學作畢業演講。其實,胡適這兩天的演講面對的都是一九三四屆各校畢業生。而在22日的日記中他寫道,「回家寫《大公報》星期論文,《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兩點寫成。」清華大學演講之後在日記中記下寫作《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依照的正是在該校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內容。

不過,這篇文章恰如夏鼐所說,是一篇「陳話」的演講文字。查《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這篇文章,早在1932年6月27日,胡適就寫過同題文章,此文原載《獨立評論》第七號(1932年7月3日)。寫作此文的時間正是在日本覬覦華北地區的時期,胡適顯得語重心長,「在這個國難最緊急的年頭」,他覺得學生們的「擔子真不輕」,「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贈與他們幾句送行的贈言——雖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許做個防身的錦囊」。胡適說這番言論的目的,是鑒於學生有走兩條墮落的、危險的道路:一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求知識的慾望」,二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他給學生開了「三個藥方子」:第一個方子只有一句話:「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第二個方子也只有一句話:「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第三個方子也只有一句話:「你總得有一點信心。」

這三個方子,雖然在胡適的日記中從未透露,不過我們從朱自清的日記、夏鼐的日記中可以清楚窺見,原來:胡適1934年在清華大學的畢業演講詞,是他兩年前寫過的文章的主體內容。難怪作為畢業生的夏鼐聽後會發出如此的感慨:「這次也不外那套陳話。」至於胡適的演講詞是否與1930年光華大學附屬中學的畢業典禮致詞有相同性,就有待研究界進一步考證了

往期回顧

來源:天津日報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陳芳允與中關村北二街
陶林:推進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宣言書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