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對付家裡的「破壞大王」,就用這幾招!

對付家裡的「破壞大王」,就用這幾招!

不知道父母是否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稍不注意家裡就要遭殃,玩具被孩子拆得七零八落,牆壁被畫得面目全非;越不讓玩的東西孩子越要想方設法弄到手;明令禁止爬高,一眨眼的工夫孩子就爬到沙發背上要往下跳……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

每個孩子都會搞破壞,父母必須面對孩子會隨時搞破壞的事實。為什麼有些孩子喜歡當「破壞大王」呢?

1好奇心的驅使

好奇心是兒童心理的主要特徵之一,對於不理解的事物,孩子有著很強烈的探究慾望,總想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比如很多孩子喜歡拆卸玩具、亂按電器開關等,其實是想弄清楚那裡面到底有什麼。

2模仿他人

孩子天生愛模仿,覺得別人能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有的孩子在家會模仿媽媽洗衣服,結果弄得滿屋都是水,洗衣液也全都(部)灑完。這樣的行為其實算不上「壞」,只是當下造成了不好的結果,讓父母很生氣,認為他是在「搞破壞」。

對付家裡的「破壞大王」,就用這幾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3引起家長的關注

如果你稍加留心就會發現,當孩子處於安靜狀態時,家長經常不會過多關注;而當孩子表現頑皮時,卻立馬會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是很聰明的,當他們發現這一點時,就開始用搗亂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所以,「破壞大王」不等於「壞小孩」。就算孩子愛「搞破壞」,也不要輕易給孩子貼「壞小孩」「不聽話」等標籤,而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和關注。具體來說,父母應注重以下幾點: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當孩子正在搗亂時,只要不存在安全隱患,家長不必急於制止或者責備他。可以告訴孩子「搗亂」需要承擔的後果:顏料可以灑得到處都是,但是要自己清理乾淨;玩具拆了要還原,壞了就不再買新的。

對付家裡的「破壞大王」,就用這幾招!

陪孩子一起去探索

比如孩子想學大人做事,那就請他來當我們的小幫手,給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想要攀爬、蹦跳,那就帶孩子去戶外,讓他盡情地撒歡;喜歡拆東西,就準備一些拼插、組合玩具,讓孩子在拆裝的活動中體會探索的樂趣。當然,父母還必須告訴孩子哪些行為很危險,逐步幫助孩子建立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意識。

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其疏解情緒

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父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當孩子通過負面行為發泄情緒的時候,聰明的父母會找到恰當的方法安撫孩子,引導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當孩子在牆壁上亂畫時,其實是孩子的塗鴉敏感期到了。家長不應苛責孩子,而是應為孩子準備合適的塗鴉工具,引導孩子在畫紙上畫畫。同時,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裡的重要位置,知道自己是被重視、被愛的,從而內心平和,不會輕易去搞破壞。

通過這樣由內到外的引導,每個「破壞大王」都能變成父母的「小天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親子成長 的精彩文章:

同一所幼兒園,同樣的老師,為什麼孩子學到的卻有天壤之別?
冬季寶寶感冒,咳嗽,有這5種癥狀,要趕緊去醫院!

TAG:兒童親子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