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任應秋輪《黃帝內經》養生: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如何養生?

任應秋輪《黃帝內經》養生: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如何養生?

任應秋輪《黃帝內經》養生: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如何養生?

【原文】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提要】分別列出對衛生之道把握 在不同程度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等,其旨在說明不論哪種人,保真全神、講求衛生對健康長壽都是最重要的。如「真人」之所以「壽敝天地」,仍是由於「道生」,即是因講求衛生之道而獲得長壽,並不是上天的恩賜;又如「賢人」,只要「合同於道」,仍能夠「益壽而有極時。」 【講解】「真人」「聖人」「至人」「賢人」的提法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把他們看成是講究衛生之道的不同程度或不同層次的幾種情況就可以了。

王冰從道家的認識觀出發,對這四種人一一作了解釋,這些解釋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我們不用去計較。

首先談到「真人」。所謂「真人」是掌握衛生之道最徹底的人,這種人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提挈」與「把握」是一個意思,宇宙雖然浩大無邊,但是可以認識的,甚至是可以提挈、掌握的。在《內經》那個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有了這麼高度的認識是很可貴的,換句話說,即天地變化之規律是可以被認識的。「陰陽」是指世間的萬事萬物,如白晝為陽夜晚為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晴為陽雨為陰,等等。

陰陽學說是古人把握世間萬事萬物變化規律的一種認識方法,如中醫的「五運六氣學說」,就是古人為「把握陰陽」而創造的一種預測天氣、物候的方法,儘管不能和現在的科學相提並論,但畢竟是古人高智慧的一種表現,這些方法直到現在也還不能完全否認其存在的價值。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我們的農業在世界上是很有名望的,農民為了能「把握陰陽」,總結出一年四季24個節氣的規律,依靠著對這24節氣的認識,把我國的農業發展得很好。

《靈樞》中有一句話「人為天地之鎮也」,一個「鎮」字表達了人為天地主宰的概念,即人能提挈天地而把握陰陽。這樣的宇宙觀是積極的。 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這是對自然界而言的。對人體內部來說,是要能夠「呼吸精氣,獨立守神」。「呼吸」是人體之氣與天然之氣交換的重要功能,呼吸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的吐故納新,使人獨立於天地之間,不論地處寒帶還是熱帶,不論環境惡劣與否,人類都能健康地生存,並保持旺盛的精力。這句話表達了人要能動地去適應自然,而不是讓自然來適應人類,《內經》在七篇「大論」中表達出不少這樣的宇宙觀。

《素問·五常政大論》中說「根於中者,命曰神機」,「中」就是指人體內在的世界,人體內在的因素是主要的,人的生命能不能夠生存,取決於人體內部,這就叫「根於中」。《素問·五常政大論》中還說「根於外者,名曰氣立」,「外」與「中」相對,是指外界環境,一些低級動物、植物的生命完全取決於自然界的變化,取決於外界環境,這叫做「根於外」;「根於外者」沒有內在的神氣,沒有像人這樣的生命力,只能「因氣而立」,因外界生存的條件而存在。

人之所以能「獨立」於天地之間,是因為人有「神機」。「神機」是種高級的生理功能,認識了人類這種內在的神機功能,人類生命的潛能就會被發掘出來,可以應對一切。

這種人就可以做到「肌肉若一」,所謂「若一」就是如年輕人一般,如嬰孩一般,皮膚潤澤而富有彈性。「故能壽敝天地」,掌握了自然規律,懂得衛生之道,能夠在自然界中獨立生存,這種人的壽命就會「壽敝天地」。

一些考據家認為這個「敝」字是「抵」字的錯文,我同意這種看法。「敝」字怎麼講都不妥當,「抵」是「相當」的意思,「壽抵天地」比較符合文義,是說人的壽數可與天地為抵,就像天地一樣的長久而「無有終時」,當然,這是一種修辭寫法而已,人的生命不可能「無有終時」。

「真人」為什麼會這麼有智慧、有能力、長壽不衰?「此其道生」是關鍵,「真人」掌握了衛生之道,掌握了保養的方法,可見「真人」不是「天生」而是「道生」的,是經過修養得來的。 其次是談「至人」。

所謂「至人」稍次於「真人」,但也能夠「淳德全道」。「德」「道」之說仍指衛生之道而言。「淳」,「厚」也;「全」,「多」也;「淳」講的是深度,「全」講的是廣度。對衛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得深刻,知道得全面,所以「至人」雖然沒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的本領,但也能夠「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陰陽」「四時」是大自然變化的現象和規律,「至人」根據四季陰陽的氣候變化來調理自己的起居生活,以期很好地適應這些變化,這就是「合」,這就是「調」。

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生活在世俗之間,沒有哪個人可以逃避得掉,但至人卻能做到「去世離俗,積精全神」,能夠遠離世俗間的齷齪和不衛生的行為,這與「出於污而不染」的意思相近。

生存於世俗之中而不為世俗的貪慾所染,而「積精全神」,把天真之氣聚起來,保全精神和精力充沛,於是可以達到「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的境界。當然這也是一種讚美的修辭寫法,意在說明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雜念而專心於衛生之道,就會耳目聰明、頭腦清楚、思維敏銳。所以至人也能夠「益其壽命而強者也」,即長壽而且健康,「亦歸於真人」,亦能夠達到真人一樣的境界。

再其次是談「聖人」。所謂「處天地之和」,意思是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八風」指東南西北和春夏秋冬的各種氣候,「從八風之理」是說能夠適應四方和四季的變化,「從」是「適應」之意;「嗜欲」指社會中存在的各種誘惑,如酒、色、財等,「適嗜欲」是能夠出於污泥而不染的意思,儘管世俗間充滿各種誘惑,都能做到不染指;「無恚嗔之心」,「恚」是「恨」,「嗔」是「怨」,無恚、無嗔就是無恨、無怨,以一種極其平和的心態對待周圍的一切事物;「行不欲離於世」,一切行為不是消極應付而是積極工作;

「被服章」這三個字,應該是衍文,儘管有很多注家作了一些解釋,但都很牽強,這三個字在這裡是多餘的;「舉不欲觀於俗」,「舉」是行動、行為,「觀於俗」就是「同於俗」,意思是一舉一動不去追逐和效仿世俗的行為;「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關鍵是這個「無思想之患」,人就要保持這種心態,有的人往往由於「思想之患」太多而患得患失,所以不要患得患失;「以恬愉為務」,始終保持心境之安恬、平靜、愉快;「以自得為功」,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要捫心自問,要自己對自己滿意,這叫「以自得為功」;於是便可做到「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敝」是「衰老」之意,因為沒有雜念,一心在工作上、事業上,這種人也能保持形體的健壯,精神的愉悅,也可以活到百歲。

最後是談「賢人」。所謂「法則天地」,是說要以天地為法則;這裡是無私的意思,「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嘛,要以天地為法則,如天地之無私。「象似日月」,古人從自然界悟到,最光明磊落的就是日月,「日月無私照」嘛,人做事要像日月那樣光明磊落。「辨列星辰」,「星辰」比喻「規律」「秩序」,「辰」是中國天文學的概念,泛指星球,天上星辰的方位是有規律的,有秩序的,所以這裡用「星辰」來比喻人的行為要與星辰一樣有規律、有秩序,如星辰之紀律。「逆從陰陽,分別四時」,世界上陰陽變化是複雜的,對那些反常者要「逆」,對那些正常者要從」,這叫「逆從陰陽」;「四時」是春夏秋冬,要認識四季變化的規律,能夠很好地適應它,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是講這個問題的,講「逆從陰陽,分別四時」。人有了這種境界,也能夠「將從上古」,也能夠和上古時候的真人一樣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合同於道」,講求的衛生之道也可以達到真人的水平;因此這種人「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活到壽命的極限,活到應該活到的壽命。

以上這四種人,或曰四等人,不管是真人、至人、聖人還是賢人,長壽都不會是上天恩賜的,只能講求衛生之道,所以一直強調一個「道」字。 綜上所述,「上古天真論」全篇的主要精神就是講求衛生之道,只有講求衛生之道才能夠保全天真,才可以活得健康而高壽。王冰之所以把「上古天真論」放在第一篇,也就是強調講求衛生之道對人類是有重要意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