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的4個妙招,巧妙不傷感情!
「笨蛋,這都不會!」
「我說不行就不行!」
「看你這個樣子就知道你以後肯定沒出息!」
這幾句話挺耳熟?是不是自己也對孩子說過?
批評孩子是一門藝術。孩子是小樹,恰當的批評是給小樹修枝剪葉,讓其能夠更茁壯成長,而不當的批評無異於伐木。
不要在這些時候批評孩子
古人云,教育孩子有七不責:
「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
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
1 「對眾不責」
//
大人要面子,小孩子也要面子的
不分場合、地點
犯了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通斥責
忽視了孩子的自尊心
可以把孩子帶到沒有外人的角落教導
//
2 「愧悔不責」
//
批評孩子的目的就是想讓ta認識並改正錯誤
當孩子已經明白自己錯了
本來就很難過後悔自責
此時批評好比補刀
//
3 「愧悔不責」
//
很多家庭選擇在吃飯的時候批評教育
久而久之會帶來孩子的心理負擔
甚至對正常的飲食消化都產生影響
不要用這些方式批評孩子
//
1 不講道理式批評
//
「我說不行就不行」
「你要是覺得不好你去找別人當你爸爸」
用這種蠻不講理的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不但不會接受,還會產生抵觸心理
//
2 對比式批評
//
「你看xxx做的多好,你怎麼就不行」
這種「捧一踩一」的方式
成年人都會不開心,何況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還是就事論事深究錯誤根源才是最好的方法
//
3 威脅式批評
//
「再犯錯就不要你了」
長此以往,孩子會誤以為父母不愛自己
或者愛自己是有條件的
孩子會變得敏感沮喪、甚至導致心理疾病
正確的懲罰方式
//
1 自然懲罰
//
有時候讓孩子吃點苦頭並不是壞事
比如孩子不肯洗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弄髒了
下次他就記得要洗手才能玩玩具
這種方式是通過孩子自己的感受力明白的
比大人的說教灌輸批評有用得多
以後他也願意自覺遵守
//
2 沒收玩具
//
這種方式是讓孩子知道做錯事要承擔後果
為了拿回心愛的玩具
孩子會乖乖的遵守規則,反省自己的錯誤
有利於培養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孩子
//
3與集體隔離
//
幼兒教室可以設置一個反思區
犯了錯誤的小朋友要跟別的小朋友隔離開
自己在反思區內認真思考自己的錯誤
能夠起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作用
//
4取消遊戲權利
//
當幼兒在玩遊戲時發生衝突
教師提醒過後還是不能正常遊戲
那就有必要及時取消其活動的權利
將幼兒帶到安靜的角落
平靜地交流
讓幼兒重新準備好再參加遊戲
//
最後的話
//
孩子還小犯錯都是難免的
一定要保持對孩子信任
一定要做到對事不對人
要注意講話的方式
盡量照顧到孩子的情緒
讓孩子自己領悟到問題所在
才會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