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賀名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後被一和尚對出下句,經典至極

李賀名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後被一和尚對出下句,經典至極

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盛世,天才詩人燦若繁星,經典佳作不可勝數。在唐朝有名可考的的詩人之中,李賀是非常特殊的一位。李賀有「詩鬼」之稱,他的詩別出機杼,形象鮮明、奇瑰豐富,是唐詩中一朵瑰麗的奇葩,值得你去慢慢品讀,慢慢感悟。

李賀的一生可謂是為寫詩而生,七八歲就有拿手作品,驚動文壇大佬韓愈等人。李賀為搜集寫詩素材,每天早早出門,騎著驢子,帶著童僕,每逢想到佳句,則書於紙條放在錦囊里。李賀的母親知道後,非常心疼,即怒曰:「是兒要嘔心乃已耳!」

因父親的名字跟科舉犯諱,導致李賀無法參加科舉,所以在他的詩歌中,多是感慨人生短促,訴說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如他的代表作《金銅仙人辭歌》,詩中有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大意是凡是有情之物都會有衰老了結的一天。別看無所不覆的蒼天,假若它有情的話,也一樣會衰老。

這一句設想奇偉,被司馬光稱為「奇絕無對」。它有力地烘託了金銅仙人(實即作者自己)艱難的處境和凄苦的情懷,意境遼闊高遠,感情執著深沉,實為是千古名句。這句詩自古至今都非常有名,被引用的次數也非常多。宋代的孫洙亦在《何滿子·秋怨》里用過: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歐陽修《減字木蘭花》開篇即云: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近代那位老人家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情懷,書寫新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除了在詩詞中被引用,這句詩也是不錯的對聯素材,很多文人雅士以此為上聯來做對子。一千多年後的清末,有「情僧」之稱的蘇曼殊,與南社友人在一次文會上對出下聯「月如無恨月長圓」,一語既出,四座皆驚,眾人無不五體投地。這下聯無需多解釋,一解釋就破壞了美感,慢慢吟詠這七字,自有一番別樣的情愫在心底。

其實,蘇曼殊的一生與「月如無恨月長圓」這則下聯太相似了。他出生於廣東一個富商之家,但是身份比較特殊,是一個私生子,從小不受待見。15歲時,留學日本與一位日本姑娘兩情相悅,但是遭到了雙方家長的反對,姑娘投海而死,蘇曼殊萬念俱灰,遁入空門。按說遁入空門之人,早已拋卻紅塵,一心向佛。

但是在蘇曼殊身上,他身上有太多的標籤與傳奇,他除了是僧人外,還是詩人、畫家、小說家、翻譯家、革命者,多重身份集於一身。他性情剛烈,甚至曾打算刺殺康有為、袁世凱等人。

蘇曼殊能詩善畫,一代宗師黃賓虹晚年曾說:「曼殊一生,只留下幾十幅畫,可惜他早死了,但就是那幾十幅畫,其分量也夠抵得過我一輩子的多少幅畫!」一批民國大腕。如柳亞子、章太炎、陳獨秀、魯迅等人對蘇曼殊也是讚歎有加,心折傾服。

蘇曼殊一生充滿傳奇,情路坎坷,無人解會,彌留之際,留下八個字「一切有情,都無掛礙。」是否真的無掛礙,或許只有他心中才有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10個有趣的冷知識,長期用嘴巴呼吸會慢慢變醜?
若無趙構十二道金牌,岳飛能直搗黃龍,滅掉金國嗎?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