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臉紅」和「喝酒臉白」,究竟哪個能「千杯不醉」?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一喝完酒就會出現臉部變紅、心跳加快等反應;一旦出現這些反應,朋友總會在身邊和您說:臉紅證明更能喝,酒精代謝更快!但其實,事情的真相併非如此,喝完酒臉紅的人「健康威脅」會更大。
臉紅和酒精代謝有關:
無論您喝的是什麼酒,都會有很大一部分酒精進入身體,酒精進入人體之後需要進行代謝和分解;酒精在身體中的代謝主要需要兩種酶類物質,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外一種叫做乙醛脫氫酶。
酒精(乙醇)在進入肝臟後第一步需要乙醇脫氫酶的作用轉化為乙醛;接下來再經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轉化為乙酸物質,最後乙酸會通過多種途徑變成水分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為何喝完酒會「臉紅」?
如果您的身體中缺乏「乙醛脫氫酶」,那體內的乙醛將不能全部轉化為乙酸,從而這些未轉化的物質將會蓄積在體內;如果乙醛在體內出現蓄積,其表徵現象就是心率加快、血管擴張,產生的外部表徵就是臉紅、噁心、頭暈等問題。
喝酒之後,一般在1-2個小時後「紅色」就會慢慢消去,這個主要是由於肝臟當中的細胞色素P450會慢慢的將乙醛轉化為乙酸,然後乙酸將會被慢慢代謝掉。
言說於此,喝酒臉紅的人並不代表著「能喝」,主要是因為「您的身體缺東西」。
喝酒臉紅的人,危險係數會很高:
乙醛具有較強的細胞毒性,是同等劑量乙醇的30倍,進入身體後會破壞身體的蛋白質和DNA;乙醛本身屬於1類致癌物,含量越高,「難受」的反應就會越大,醉酒的反應也就會越大,另外還會增加高血壓和各類癌症的患病幾率;乙醛脫氫酶的缺乏所導致的最直接危害就是「酒精脂肪肝」和「肝硬化」。
所以,對於這類人群來說,請您最好不喝酒,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特別注意不能多次大量飲酒,避免對於食道黏膜、胃腸粘膜、肝臟、腎臟造成反覆損傷。
有些人喝酒會臉白,什麼情況?
喝酒總是會臉白的人,其實是說明他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不活躍,主要靠肝臟里的細胞色素P450慢慢氧化代謝體外。通常這樣的人會給人很能喝酒的感覺,而且個頭越大感覺越能喝酒。但實際是因為他們靠體液來稀釋酒精速度比較緩慢,一開始沒什麼感覺,只有攝入到一定量之後才能看的出來。這種體質的人大量喝酒後很容易導致急性酒精中毒。
如果非要喝酒,要注意「安全」和「健康」:
飲酒必須要限量:
酒精物質攝入的越多,對於身體的損傷也就越大,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必須要喝酒,請您務必限量;男性單日攝入酒精的劑量不得超過25克,女性攝入酒精的劑量不得超過15克;拿啤酒舉例,男性單日攝入啤酒建議不超過一瓶。
喝酒之前必須要吃東西:
喝酒前吃東西,可以降低酒精物質直接接觸胃腸粘膜的幾率,降低風險。無論是稀粥還是酸奶,再或是新鮮蔬菜、豆類食品,建議飲酒之前必須要吃,降低酒精對於身體造成的傷害。
喝酒時,避免摻加其他碳酸飲料、其他酒品:
很多人喜歡喝酒時摻加碳酸飲料、其他酒品,總覺得喝起來特別「爽」,但其實這樣飲酒對於身體的損傷會更大;也就是說,「單喝」可以,請您拒絕「摻著喝」。
喝酒總是臉紅,並不代表著您很能喝,其實是您缺乏乙醛脫氫酶的表現,請您珍愛自己的生命,科學拒絕酒精。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高血脂可以吃哪種肉?哪類肉絕對不能吃?
※女生貧血吃什麼補的最快?真正能補血的3種食物,醫生都說清楚了
TAG:王思露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