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耐量異常人群,如何預防2型糖尿病?

糖耐量異常人群,如何預防2型糖尿病?

糖耐量異常人群,如何預防2型糖尿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葡萄糖耐量Glucose tolerance是指機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正常人在進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後,幾乎全被腸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輸出減少,體內組織對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飯後最高血糖不超過10.0mmol/L,且進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範圍內。這說明正常人對葡萄糖有很強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後2小時可超過7.8mmol/L,可等於或大於11.1mmol/L,說明此人對葡萄糖耐量已降低。糖耐量受損(IGT)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進展為糖尿病。

1、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受損(IFG):6.1≤空腹血糖<7.0mmol/L,且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mmol/L。

糖耐量異常(IGT):空腹血糖<7.0mmol/L,且7.8mmol/L≤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受損(IFG)和糖耐量異常(IGT),統稱為糖調節受損,也稱糖尿病前期。

2、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

我國對656人的隨訪發現: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異常(IGT)、IFG+IGT糖尿病年轉變率分別為:5.1%、11.5%和20.2%。

其中,IFG+IGT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最高。

值得提醒的是:越來多的研究證實,早在糖尿病前期階段就可出現輕微的腎、視網膜和神經等血管病變。

3、糖尿病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預

糖耐量異常人群,如何預防2型糖尿病?

三個具體目標:

(1)超重或肥胖者BMI達到或接近24,或體重至少下降7%;

(2)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至少保持在150分鐘/周;

(3)減少飲食總熱量和脂肪的攝入。

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鐘(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時有點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運動。

研究發現:即使一次進行短時的體育運動(如10分鐘),累計30分鐘/天,也是有益的。

薈萃分析多個國家研究的43萬人群,高畜肉攝入增加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20%。每天攝入48~80g全穀物,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26%。

4、糖尿病前期的藥物干預

降糖藥物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製劑、噻唑烷二酮類藥物(TZDs)、GLP-1受體激動劑以及減肥藥奧利司他等藥物治療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

其中,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長期應用的安全性證據較為充分。

糖耐量異常人群,如何預防2型糖尿病?

5、二甲雙胍如何預防糖尿病

二甲雙胍是第一個被證明能預防糖尿病或延緩糖尿病發生的藥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長期的有效性。

DPP(美國的一項預防糖尿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強化生活方式干預和二甲雙胍(850mg,2次/天)治療,3年內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分別降低58%和31%。

國內研究顯示,糖耐量異常(IGT)人群每年糖尿病自然發病率為11.6%,一般生活方式干預治療每年糖尿病發病率為8.2%,二甲雙胍干預治療每年糖尿病發病率為4.1%。

國內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前期的常用劑量為:一次,250~500mg,每日3次。

特別提醒

在我國預防糖尿病尚不是二甲雙胍的適應證。接受二甲雙胍干預的患者應限於有預防糖尿病意願、有很好的治療依從性並有條件按照醫囑定期接受糖代謝評估的糖尿病前期個體。

參考文獻: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揭開系統性紅斑狼瘡致病機制的面紗
十大長壽習慣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