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現實版的九層妖塔,專家挖了兩層就停了:馬上封好

現實版的九層妖塔,專家挖了兩層就停了:馬上封好

許多人都會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我國是從事什麼時候開始考古挖掘的呢?若是自古以來就有考古這種說法的話,為什麼我國目前會有這麼多的古墓呢?其實最早在我國提出考古這一說法的人是郭沫若,只不過郭沫若在挖掘陵墓的時候造成了許多不可挽回的損失。

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郭沫若所挖掘的定陵,眾所周知清朝能夠建立的原因就是它是打著幫助明朝平亂的名義入關的。所以在其入關之後對十三陵非但不敢破壞,反而還要精心的保護起來。所以明十三陵從建立至挖掘開始,可以說都是在精密的保護之下的。

按照常理來說,在這樣的保護之下定陵中的物品不會有絲毫的損傷。事實也正是如此,定陵在挖掘之前墓中一切如新。但是就在發掘開的一瞬間,因為知識的不足導致定陵中的物品迅速氧化了大半,其中就有最為珍貴的史書。所以我們如今對明朝的歷史並不是真正特別的了解。

之後郭沫若認為是定陵所特有的原因,所以立刻準備挖掘秦始皇陵和武則天墓,而且是一種勢在必行的態度。但是當時所有人都知道這樣挖下去的結果不會有絲毫的改變,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有了一個百年內不得挖掘帝王陵的命令。

也正因如此,我國對於陵墓的態度幾乎一樣,那就是只進行保護式或者搶救式的挖掘。對於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墓一般都是不進行挖掘的,這也是我國考古業與國外考古業最大的不同。這點在吐谷渾墓葬上有著完美的詮釋。

吐谷渾的墓葬方式形似埃及的金字塔,但其實內部與金字塔相差甚遠,更像是一座塔。再加上其特殊的構造,所以在大風天氣下經常發出怪音,所以當地居民將其稱為「有妖怪的塔」。可以說與小說中的九層妖塔非常相像了。

最初對九層妖塔也就是吐谷渾一號墓葬進行發掘是因為該墓已經被盜,所以此次進行的發掘也稱之為搶救式。不過在考古者進入第二層之後,發現盜墓賊僅僅只是挖進了第一層,第二層並沒有盜墓賊進入的痕迹,所以挖掘工作也緊急叫停了。

盜墓賊落網後據其交代,只是對第一層進行了偷盜,起他的地方他們並沒有涉足。所以考古者將前兩層保護好後,便將整個塔重新封了起來,而非是繼續挖掘,畢竟現在對於文物的保護最好的做法就是長眠於墓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陳說史 的精彩文章:

被盜八次的唐朝古墓,仍發掘出82件唐三彩,專家表示史無前例
陝西發現唐朝公主墓葬,盜墓賊盜墓不成做了陪葬,專家:死得其所

TAG:老陳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