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圍孟良崮,為何張靈甫毫不慌張,蔣介石反而轉憂為喜?

被圍孟良崮,為何張靈甫毫不慌張,蔣介石反而轉憂為喜?

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被華野合圍於孟良崮之初,國民黨軍內並沒有太多的悲觀情緒,當整編七十四師退入孟良崮後,蔣介石反而轉憂為喜,其情緒如同快速上升的過山車。

在1947年5月15日的日記中寫道:「辛虧該師於昨日安全撤退,在孟良崮布置陣地,未為匪所算,此次匪果被我強制,其不能不與我決戰形勢之下,如我各部隊能把握此唯一良機,此必可予以之打擊。」

而此時的陳誠和張靈甫更沒有緊張。

蔣介石、陳誠和張靈甫沒有緊張理由很充分,因為當時的態勢是:

華東野戰軍的5個縱隊包圍七十四師,但國民黨軍又以10個整編師準備殲滅包圍七十四師的華野。

鹿死誰手還真說不清楚!

孟良崮及其周圍山頭,方圓不過數里,易守難攻。

5月15日,華野發動進攻後,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居高臨下拚死抵抗,華野仰攻,傷亡很大。

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七十四師居高臨下,附近又有強大的增援兵力,正是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同華野決戰的時機。

華東野戰軍面臨的任務有二:其一是儘快殲滅整編七十四師;其二是阻擊援軍,不讓其向七十四師靠攏。

但是客觀實際和主觀願望在國民黨軍內是達不成一致的,就在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生死存亡關鍵之際,各路援軍卻遲遲不進。

近在咫尺的李天霞整編八十三師距離整編七十四師只有五公里左右,卻只是在沂水兩岸轉悠,應付差事了事。

張靈甫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一個團隊到了如此互相拆台的地步,想不失敗都難。

積重難返,無可救藥,國民黨唯有失敗一條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釗說史 的精彩文章:

四平保衛戰,此人率部殿後,激戰中數次吐血,完成掩護撤退任務
日本為何把第一場大會戰選擇在上海?上海為何沒有中國軍隊駐防

TAG:釗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