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冬季加濕器用不好易患病!室內太乾燥應該怎麼辦?

冬季加濕器用不好易患病!室內太乾燥應該怎麼辦?

撰文/霍壽喜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皮膚乾裂,口渴、乾咳、聲啞、喉痛……

一到冬季各種小毛病總是讓我們煩躁不已。

這主要是冬季天氣太乾燥引起的,

而很多人都會選擇使用加濕器來改善室內乾燥的環境。

但是,你知道嗎?

加濕器如果使用不當,

也會引發很多問題,

甚至可能患上「加濕性肺炎」!

冬季加濕有必要

眾所周知,冬季空氣比較乾燥,白天的平均相對濕度一般低於50% ,加之氣候寒冷,室內採暖,居室內的濕度常常只有30%左右。較低的空氣濕度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尤其是對呼吸道疾病不利。濕度過低會加快蒸發,乾燥的空氣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人皮膚乾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 出現口渴、乾咳、聲啞、喉痛等癥狀,所以在冬季乾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症。

也正因為如此, 一些城市開始冬季供暖之後,許多市民為了避免室內乾燥,紛紛使用加濕器加濕。但因為加濕過量,也有不少人被空氣中的潮濕「放倒」:有的會咳嗽加重,有的會精神萎靡, 還有一些老年人患上了輕度哮喘,而一些關節炎患者,病情則常常加重……

加濕過量易患病

為什麼加濕過量也會引發或加重病症呢? 這是因為濕度過大時,人體中一種叫松果腺體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處於濕度較大的環境,還容易患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濕痹症。

現代醫學還證實,空氣過於乾燥或潮濕,都有利於一些細菌和病菌的繁殖和傳播。科學家測定,當空氣濕度高於 65% 或低於 38% 時,病菌繁殖滋生最快; 當相對濕度在45%~55% 時,病菌的死亡率較高。使用加濕器時,濕度條件常常有利於病菌的傳播,如果加濕器沒有得到定期清理,其中的黴菌等微生物就會隨著氣霧擴散到空氣中,再進入人的呼吸道,容易引發「加濕性肺炎」。 所以專家建議,加濕器最好每周清洗一次。

實驗表明,50%~60% 的相對濕度對人體最為舒適, 也不容易引起疾病。濕度過低或過高,都不益於人體健康。所以,加濕器的使用,也不宜將空氣濕度提高到 70% 以上。一般來說,冬天的早晚及陰天、雨雪天氣下,空氣濕度一般都在 50% 以上,如果不使用取暖器材,則沒必要使用加濕器。只有在冬季晴日的白天,或者在使用取暖器材時,才可以適當使用加濕器。為了保健起見,加濕器的用水最好使用冷開水。至於空氣濕度的估測,除了可用濕度計和乾濕球溫度表測量外,也可通過目測蒸發的辦法來估計:當蒸發很大時(如濕衣服很快被晾乾), 空氣濕度較小;反之,如果地上的水久久不幹,則表明濕度較大。

冬季居室濕度較小時,可以使用加濕器增濕;濕度偏大時,卻沒有「減濕器」來降低濕度。怎麼辦呢?方法很簡單:一是提高居室溫度(適用於早晚和陰雨雪天時),二是開窗通風(適用于晴日的白天),這兩種辦法都可以有效降低室內濕度。

室內加濕小技巧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些冬季室內加濕的小方法:

1、多養點兒綠色植物

綠色植物是室內天然加濕器,能調節溫度和濕度。建議選擇一些體積小巧、晚上也能釋放氧氣的植物,如吊蘭、蘆薈、虎尾蘭等。卧室里不宜擺放太多綠植,一兩盆就好,可以經常給植物葉片上噴水,或養一些水培植物。

2、地上放一盆水,或者拖拖地

一些特殊人群,如關節炎、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加濕器,可以用一盆水來代替。每晚睡前,可將一盆清水放置在卧室內,讓空氣變得溫潤,避免晨起後口鼻乾燥,還能減少靜電產生。

3、把寶寶的濕手絹放在室內

如果有寶寶的話,可以把寶寶的濕手絹或小衣服之類的放在室內,佔地面積不會很大,也可以緩解空氣的乾燥。

另外,冬天人體也會幹燥缺水,大家要多喝水多吃水果注意補水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一年中最冷的節氣來啦!小寒都有哪些講究?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是「熱帶雨林」?琥珀化石揭秘四千萬年前的故事

TAG:知識就是力量 |